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来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白荣敏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来处》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寻找感悟,以朴实的写作手法,结合地域文化对当地进行考察,把发掘和书写历史文化、乡土民俗中的人文情怀融合进了本书。
作者简介
白荣敏,青年作家,大学本科毕业,1972年2月7日生于浙江省苍南县。
主要作品:散文随笔集《走过乡间》、《太姥记忆》等。
作者长期在新闻部门工作,足迹遍及福鼎各个角落,田野考察准备充分,并对福鼎有很深入的现实把握;再加上长期从事福鼎市政协文史资料的编纂工作(任《福鼎文史》副主编,被聘为宁德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对地方文史用功深,用情专,有独到的见解,曾于《炎黄纵横》、《福建文史》、《福建乡土》等杂志发表相关文章,2009年出版福鼎历史文化漫笔《太姥记忆》,2012年始在《福鼎周刊》连载“福鼎史话”。
目录
Chapter 1 时光之山
时光之山
此地争传太姥家
兹山合是神灵都
太姥的诗意和风骨 。
太姥山间.大师们流连的身影
明末太姥之约
太姥三人行
应与名山旧有缘
太姥山:白茶山
绿雪芽:一株伟大植物的传奇
太姥品茶
当我们读太姥石刻,我们读什么
太姥山观星记
Chapter 2 湖底的书香
梦一样的马栏山
时光深处的闽越国
福鼎山
莲花屿记
大厝的声音
石兰,老去的时光
椟林半日
御屏山记
双髻山记
玉塘珍重
松树冈的茶香
湖底的书香
东狮山雪韵
南阳石刻
半岭看云
在霍童古镇遇见
火红的身影
梅雨潭
那一潭深深的绿
玉苍山记
厚庄
一杯荼的背后
来处
魂归何处
Chapter 3 一杯茶的背后
魂牵梦萦的爱恋
一片云遥望故乡
乡愁是一坛老酒
错过了许先生
舌尖上的鱼
福鼎鱼片
番薯时光
童年的蚕豆
鼎边糊
世间冷暖一杯羹
跋:把乡土表现为具有灵魂
导语
本书中的文章除了有生养作者的浙水闽山,还有一些近年来旅游各地、领略东南西北不同的人情风物的感悟。并且在本书中将太姥山称为时光之山,不仅呈现出了地质变化的鬼斧神工,也渲染出了海上仙都的人文气质,还烘托出了方外名山的诗意情怀,并挖掘出太姥山身上无可替代的母性。
后记
跋:把乡土表现为具有
灵魂
拙作《福鼎史话》(商
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4年版)出版后,朋友
们帮助我在北京举办了一
个研讨会,会上,我提出
了一个愿望:坚守文史和
乡土题材而又能让散文写
作走得更远一些。鲁院的
王彬老师鼓励了我的想法
,对我试图将文史与散文
嫁接的努力表示赞赏。他
后来特别写了一篇文章,
对我的散文写作提出了希
望,文章题目借用黑格尔
在《美学》中称颂波斯诗
人的话:“把玫瑰表现为具
有灵魂。”
会上,许多人肯定了《
福鼎史话》存在的意义,
对福鼎而言,需要这样一
本介绍乡土历史文化的专
门书籍;但我很清楚,对
我而言,它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文学散文的写作。我
在写作《福鼎史话》的过
程中,没办法介入太多个
人主观的感受,因为狭义
的文学散文的写作,过程
必定充满了主观色彩。王
彬老师很委婉地指出《福
鼎史话》在文学散文写作
上的局限,他做了一个比
喻,同样是写酒,文史家
是以酒为主体,文为载体
;而散文家则是以文为主
体,酒为载体。文史体与
散文体,非文学与文学的
区别就在于此。《福鼎史
话》的特点就在于前者,
此书首先必须向读者充分
介绍福鼎的“史”,在此基础
上,才见缝插针说几句属
于自己的“话”。
评论家指出,一种有精
神根据地的写作,才是值
得信任的写作,我的精神
根据地就是我生活着的这
块土地。闽浙边区这块土
地提供给我源源不断的厚
实情感、生命体验、创作
题材,让我找到了个体生
命价值的所在,就如一滴
水在大海之中,享用无边
的快乐和幸福。我心怀感
恩,愿意继续深情注视这
块目前还缺少关注但依然
有其独特文化蕴藉的乡土
。这是我的情结,也是我
的优势,这个乡土情结的
优势是我散文写作过程中
不断溢出的乡土气息,我
的精神敬意和情感眷恋。
我一定要从脚下出发。结
合我所感兴趣并且正在努
力的地域文化考察,把发
掘和抒写历史文化、乡土
民俗中的人世悲欢、人生
境遇、人文情怀作为散文
创作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
。我要用手中的这支笔,
重新对这块土地的乡土人
文进行文学化重构,创造
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心灵
景致和文学景象,套用王
彬老师的标题(黑格尔语
),我要“把乡土表现为具
有灵魂”。
当然,这乡土本身一定
已经具有灵魂!
白荣敏
2015年11月29日。写于
福鼎桐城石湖居
书评(媒体评论)
在荣敏的文字中,我起
码读到了他的三个“来处”,
也就是灵魂故乡。
读这类文字,真的会读
出水气,读出力气来。那
些气全在地垄一样的文字
里。文字不一定诗意盎然
或气宇轩昂,却有田园牧
歌般的清新与舒畅。
荣敏是一个性情中人,
但又有着含蓄深沉的特质
。他读了大量的书,知识
面很广。读他的文字,我
们能够感到他在文学的海
洋里徜徉很久。我们甚至
能看到孙犁的影子、汪曾
祺的影子。我们觉得这些
文字已经同他的认知融在
了一起。
——王剑冰
精彩页
想不到上到山上,接待我们的,就是作者白荣敏,而且是太姥山管委会的副主任。这让人大为惊讶又甚感高兴。旅游景区.如此富有学养又富有文字表现的管理者委实不多。我们说,太姥山是一座低调的山,它把自己的沉厚与幽默,挥洒在了东海边。荣敏何尝不如是?
一个文化人,一个心怀澄明的文化人,来到一个名山圣地.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使得一个人与一座山亲切起来。荣敏可以说是太姥山的发言人。
一路上与荣敏交谈,获益匪浅。荣敏始终把太姥山看成一座具有典型人文情怀的山,他长期地关爱这座山,研究这座山,经营这座山,为这座山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太姥山将自身安在大海边,一定注重汲取大海的养分与灵感。而荣敏要想获得文化的真谛、文学的奥妙,也要向太姥山寻找答案。他每天都与太姥山互换情愫。他们长久地对视,长久地交谈,长久地互相提示。由此我觉得,太姥山对于荣敏是一种幸运,荣敏对于太姥山亦然。
荣敏的气质里,藏着他的经历、他的经验以及他的学养与认知。荣敏说过:“一种有精神根据地的写作,才是值得信任的写作,我的精神根据地就是我生活着的这块土地。闽浙边区这块土地提供给我源源不断的厚实情感、生命体验、创作题材,让我找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所在,就如一滴水在大海之中,享用无边的快乐和幸褐。”在荣敏的文字中,我起码读到了他的三个“来处”,也就是灵魂故乡。
一个是他现在工作的地方,他在这里十数年,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热情,所有的关注,所有的投入,都放在了太姥山,实际上把太姥山当作他的第二故乡。荣敏的叙述也表明了他人生中的某种渊源:“我幼时居住的小山村在沙埕港北岸的一个山腰里,放眼西望,太姥山巍峨挺拔的轮廓在夕阳的霞光中依稀可见,--19神秘的美艳就这样嵌进了一个少年的审美里,一个人和一座山的缘分因此在冥冥之中被悄然约定。”
人的故乡有两个,一个是生养自己的地方,还有一个是他长期生活的地方、受到滋养的地方。这第二故乡,对他更加重要。此可从《时光之山》《此地争传太姥家》《兹山合是神灵都》《太姥的诗意和风骨》《太姥山间,大师们流连的身影》《太姥山:自茶山》等一系列文字中得到佐证。
他以“一亿年天造地设,五千年人文渊薮,干百年诗意蕴藉”,详尽地铺排出一个广阔的时光概念与人文气象。他这样称颂太姥山:“她既是一部自然经典,又是一册人文巨著,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魅力,值得我们一辈子体悟和领略。”
他喜欢太姥山的花岗岩洞群,以一种感念来抒情:“是时光给她的一颗七窍玲珑心。穿行在明暗光影之间,迂回在逼仄与幽深之间.仿佛是环环相扣的章回小说,脉络时隐时现,情节迥然不同。令人痴迷沉醉。”(《时光之山》)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