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书随笔(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灵凤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叶灵凤爱书几十年而写下的随笔。本集收录文集《读书随笔》《文艺随笔》《北窗读书录》《晚清杂记》中的文章,爱书而爱读书,“读书之乐乐何如?”叶灵凤一生是因此乐在其中了。 目录 前记 序一:凤兮,凤兮 序二:叶灵凤的后半生 读书随笔 重读之书 作家传记 作家和友情 巴比尼的《但丁传》 关于短篇小说 身后之名 《米丹夜会集》 《摩西山的四十日》 可爱的斯蒂芬逊 谈普洛斯特 法朗士的小说 莫泊桑与福楼拜 爱伦·坡 天才与悲剧 《猎人日记》 亚剌伯的劳伦斯 海涅画像的故事 略谈皮蓝得娄 歌德自传 文艺当店 屠格涅夫论写作 《死的跳舞》 割耳朵的画家 一篇小说题材 歌德的教训 左拉的技巧 乔治摩亚和三卷体小说 《大钱》 关于纪德自传 被禁的书 古书与“英科勒布拉” 《奥贝曼》 《黑暗与黎明》 路德维喜的《歌德传》 叔本华的《妇人论》 乔伊斯佳话 莎士比亚先生 屋顶上的牛 谈翻版书 回忆《幻洲》及其他 记蒙娜丽莎 书痴 书斋趣味 旧书店 藏书票与藏书印 冬天来了 文艺随笔 关于《伊索寓言》 褒顿与《天方夜谭》 《十日谈》《七日谈》和《五日谈》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巴尔札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左拉和他的《鲁贡·马尔加家传》 斯蒂芬逊和他的《金银岛》 霍桑和动人的《红字》故事 莫泊桑的短篇杰作 可爱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苏格兰农民诗人彭斯 诗人小说家爱伦·坡 巴尔札克的《诙谐故事集》 拉封丹的寓言 乔治·吉辛和他的散文集 淮德的《塞尔彭自然史》 品托的《远东旅行记》 《猴爪》和三个愿望的故事 纪德关于王尔德的回忆 《赝币犯》和《赝币犯日记》 潘的性格和故事 歌德和席勒的友情166 艾克曼的《歌德谈话录》 171 达尔文和赫胥黎173 迦撒诺伐和他的《回忆录》 177 王尔德《狱中记》的全文180 小仲马和他的《茶花女》 185 《茶花女》和“茶花女”型的 故事189 比亚斯莱、王尔德与《黄 面志》 194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 北窗读书录 笔记和杂学 笔记的重印工作 乡邦文献 座右书 朱氏的《金陵古迹图考》 关于“喜咏轩丛书” 张维屏的《花甲闲谈》 张仙槎的《泛槎图》 改七芗的《红楼梦人物图》 读方信孺《南海百咏》 《南海百咏续编》 顾恺之画的《列女传》 李龙眠的《圣贤图》石刻 郁达夫先生的《黄面志》和比亚斯莱 外国人新写的《中国医学史》 卡夫卡的《中国长城》 画家果庚的札记 画家的书翰和日记 日本新出版的几种中国美术图录 费萨利的《画家传》 纪伯伦与梅的情书 龚果尔兄弟日记 读延平王户官杨英的《从征实录》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日记 许地山校录的《达衷集》 《天方夜谭》里的中国 《蝴蝶梦》与风流寡妇的故事 《红楼梦》与南京的关系 印度古代的《五卷书》 月天的《故事海》 美丽的佛经故事 寓言家伊索的故事 伊索的像貌和他的画像 明译本的《伊索寓言》 伊索本人的逸事 晚晴杂记 我的读书 写文章的习惯和时间 我的藏书的长成 读少作 旧作 今年的读书愿望 《A11》的故事 记《洪水》和创造社出版部的诞生 读郑伯奇先生的《忆创造社》 胡适与我们的《小物件》 郁氏兄弟 达夫先生二三事 达夫先生的身后是非 书店街之忆 敬隐渔与罗曼·罗兰的一 封信 “丸善”和《万引》 关于麦绥莱勒的木刻故事集 从一幅画像想起的事 原稿纸的掌故 关于写作的老话 金祖同与中国书店 郭老归国琐忆 《六十年的变迁》所描写的一幕 关于内山完造 附录:译名对照表 序言 叶灵凤是画家、作家,也是藏书家。 他是从美术学校出来的,似乎还没有登上画 坛就转入了文坛,还来不及真正做一个画家就已 经成为作家,老的说法,是画名为文名所掩了。 三十年代后期他就不再画画。许多认识他的人都 没有见过他的画,除了早年的一二封面设计,他 手头也许还藏有当年的一二作品,却总是秘不示 人,虽然他这样做并不是“悔其少作”。 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写小说,但后来,至少 是进入四十年代以后,也就几乎不再写小说,却 不是搁笔不写文章,不仅写,还写得很勤,写的 多是散文、随笔,而其中绝大多数是读书随笔。 这因为他首先是一位“真正的爱书家和藏书家” ,喜欢书也喜欢读书;又因为更是一位作家,这 就注定要有大量的读书随笔生产出来了。 爱书家,这一般很少听到的称呼在他笔底下 却常常可以看到,猜想他更愿意被人称为爱书家 而不是藏书家。 他早年在上海虽藏书万卷,抗日战争中都散 失了。定居香港后他又从无到有地买书、藏书, 估计不应该少于上海这个“上卷”之数,但他身 后家人把藏书送给香港中文大学,整理后说是六 千多册,这个“下卷”的数字倒是有些出人意外 的。论时间,这“下卷”的时间是长多了。 遗书未上万,遗文却过百万。 在他一九七五年离开人世的时候,仅仅是遗 留下读书随笔之类的文字,就不少于一百万言, 包括已出书和未出书的。 在这《读书随笔》中,《读书随笔》《文艺 随笔》《北窗读书录》和《晚晴杂记》都是有过 单行本的。《读书随笔》出版于四十年前的上海 。《文艺随笔》和《北窗读书录》分别印行于六 十年代初期和末期,《晚晴杂记》是七十年代之 初问世的(其中大部分是一般的散文、小品文, 碍于体例,本书只选入了和读书有关的文章), 它们都是香港的出版物。未结集成册的《霜红室 随笔》《香港书录》《书鱼闲话》和一些有关的 译文,只是在香港的报刊上发表过。总的来看, 最早的文章写于二三十年代,最晚的作品成于七 十年代初期,前后差不多有半个世纪。它们发表 时,除了叶灵凤这个名字外,还用过林丰、叶林 丰、任诃和霜崖这些笔名。 这些随笔为他自己的话作了证明:读书很杂 ,古今中外,线装洋装,正经的和“不正经”的 书,他都爱读。杂之中,却也自有重点:文学的 、美术的和香港的——前两类显出他作家和画家 的本色,后一类就正是他下半生生活所在的地方 特色。有所读而有所写,就是这里几十万字的文 章了。 这里有一篇《书痴》,记的是一幅版画:藏 书室,四壁都是直接天花板的书,一位白发老者 站在高高的梯顶,胁下夹了一本书,两腿之间又 夹了一本书,左手拿了一本书在读,右手又伸手 从架上抽出一本书,一缕阳光从头顶的天窗上斜 斜地射在老人的书上,老人的身上。作者说,他 深深的迷恋着这幅画上所表现的一切,当然也包 括那位白发爱书家。而他写这篇文章时,却还是 鲁迅先生笔下“唇红齿白”的年轻人呢。 他在这篇短文中说:“读书是件乐事,藏书 更是一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 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招来即是的。学问家的读书 ,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一个 字的价值而定取舍,这是在购物,而不是读书。 版本家的藏书,斤斤较量善版本的格式,藏家印 章的有无,他是在收古董,并不是在藏书。至于 暴发户和大腹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旦夕之间便 坐拥百城,那更是书的敌人了。”这说得很有意 思,不过,他所说的“购物”式的“不是读书” 的读书,也还是不可避免的,他自己就在《今年 的读书愿望》中说过,时时要看一些本来不想看 的书,而被占去了许多时间,不言而喻,其中肯 定不少是为了临时“购 物”而翻阅的书本,他虽引以为苦,但翻阅 而有所得,也还是一定要感到不亦快哉的,这恐 怕是不少做学问,写文章的人都有过的感受吧。 这本书包含着八个部分:《读书随笔》《文 艺随笔》《北窗读书录》《晚晴杂记》《霜红室 随笔》《香港书录》《书鱼闲话》和《译文附录 》。最早的写作于二三十年代,最晚的是七十年 代,前后近五十年。前四部分出过书,后四部分 的文章只在报刊上发表过,除第一部分《读书随 笔》是在上海印行的外,其余都是在香港写作发 表的,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无异于前所未见的“ 新作”。它们发表时,除了用叶灵凤这个名字, 还用过林丰、叶林丰或霜崖这些笔名。 《晚晴杂记》原书中有一半以上不是读书随 笔,而是一般的散文小品,虽然隽永有味,碍于 体例,都删去了。像这样的小品文章,发表在报 刊上而没有编印成书的还有不少,如果一有机会 出书,对于爱书家来说,当是喜见乐闻的事吧。 在《文艺随笔》的后记中作者说,由于写作 时间前后相隔十几年,不免有重复或歧异的地方 。现在集中在一起的这些文章,前后更是相隔几 十年了,这样的情况就更是难免,尽管已经在注 意避免。 作家和爱书家,这本书就是一位作家爱书几 十年而写下的随 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