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灯精舍随笔/厦门社科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何丙仲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广泛记述了厦门著名文史学家何丙仲先生的所见所闻,有史料、有轶闻、有经历、有见识,有感受,有真情,是他数十年来积累丰厚的读书札记的精选结集。“一灯精舍”为作者书斋名。全书共562篇(则),卷帙浩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以乡邦文史为主体,以见闻杂记、诗文辑录和考订辨证为重点。无论是辑存零星史料的短章片语,还是展开学术考辨的长篇宏论,都显示作者的问题意识和文史功力。其中不少系针对厦门文史研究中的空白、争议和难题而作,曾发挥过补缺、解惑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何丙仲,福建省惠安人,1946年生于湖北恩施,居厦门鼓浪屿至今六十余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原任厦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副馆长。文博研究员。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厦门碑志汇编》等专著多部,发表有关明清史和闽南文化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稽古篇 华安仙字潭摩崖 闽南的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陈黯卒年考 说“南陈”之人厦 陈元通墓志献疑 再说陈元通夫妇的墓志 南普陀肇基于晚唐大中年间 韩僵身后的箱笥 同安朱文公石刻 厦门出土宋吕大奎所撰圹志年代考 鼓浪屿整理宋墓小记 明代厦门建城的时间 《明史·地理志》所载之厦门 明代同安教谕(训导)署理邑篆 万寿岩的游仙诗 南太武摩崖题刻 南太武明季诸将诗刻 南太武万历年款诗刻 明丁一中在厦门的题刻 丁一中金门诗刻 “俞戚诗壁”献疑 蔡复一与中国南方长城 望洋阡与望洋庵 闲话明代厦门池家 明代清官池浴德的一首诗 林希元文集作序者小考 明代泉州名宦周伯瑾小考 董香光行书长卷浅析 明陆治《山斋客话图》 镇北关 海沧船 深青驿 “打石字”石刻文字 明清时期同安的“老爷”与“太老爷” 杏林前场曾名为钱塘 厦门古文献最早出现的“资本”二字 郑成功部属在鼓岛之遗迹 咏怀郑成功遗迹诗 强渡鹿耳门一日之差 夕阳寮 南明人物题“汉影云根”诗刻 高泉性敦水墨兰石图 陈永华在台湾居憩园 清代之浙闽总督、福建总督与闽浙总督 清代道咸两朝厦门职官补遗 清初南普陀寺杂考 清代南普陀之寺名 碧泉岩寺之讹称 …… 蠡测篇 昔贤篇 铎音篇 诗话篇 风物篇 附录 后记 序言 谢泳 丙仲先生是我非常尊敬 的学术前辈。厦门地方史研 究专家中,洪卜仁、彭一万 等先生虽学术会议中有见面 之缘,但多无深交。编辑“ 同文书库·厦门文献系列”时 ,初识丙仲先生风采,便觉 吐属不凡,雅人深致。 厦门地方史研究能有今 天这样的成绩,如厦门历代 古籍整理、近代文献搜集及 鼓浪屿史料的保存等,与诸 位先生的学术选择有极大关 系。几位先生虽不在大学, 但因专注地方史,在自己熟 悉的领域均成就斐然。说实 话,今天在大学历史系教书 的人,多年以后,再看自己 的学术成绩,多数可能会感 到惭愧。因为大学的学术评 价体系导致多数研究工作是 为考核而做,为课题而做, 时过境迁,极少再为人提起 ,而厦门几位地方史研究前 辈,研究完全出于学术兴趣 ,毫无功利目的,学术生命 得以永续。 历史研究,看似容易, 但做好了很难,其间学术方 向的选择极为关键,如非天 分和才情足够,历史研究的 工作多难有长久生命力,所 谓成绩不过教书吃饭而已。 地方史研究则不同,只要持 之以恒,最后总会有可观业 绩,因其小反能成其大。就 一般历史研究方向而言,专 注地方史研究,其实是最聪 明的学术选择,可惜多数喜 欢历史的人还不明白这个道 理。许多大学历史系的教员 ,退休之日即结束自己的学 术生涯,而厦门几位前辈, 却保持了旺盛的学术生命, 像洪卜仁老先生,可说是将 学术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 刻,时时想起,都令人心生 敬意! 几位前辈的著作,我偶 有涉猎,感觉丙仲先生最有 才情,最具文人气质。当代 学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一般说来,随年龄而下降, 而丙仲先生例外,他在琴棋 书画、诗艺辞章上,都有很 好的修养;在研究著述、翻 译介绍上,也极见功力。在 同代学者中,有如此全面学 养的人,真是很稀见了。丙 仲先生兴趣广泛,知识渊博 。他早年做《厦门摩崖石刻 》《厦门碑志汇编》《厦门 石刻撷珍》等,虽是地方金 石汇集,但足见传统文人趣 味。这些学术工作,时间愈 长愈见其学术生命力。 本书是丙仲先生的一部 笔记专书,今天选用传统笔 记体写作的人极少。这部笔 记,放在近世著名笔记中, 亦属上乘之作。丙仲先生的 全部著述中,我最喜欢这一 部。这部笔记是信史,更是 好读的美文,丙仲先生的其 他著述多有专业性,但这部 笔记却是学术和文学兼顾, 在厦门地方史研究中是一部 个性鲜明的著作。 笔记是中国传统文体, 篇幅短小,随笔而记,但对 作者的要求极高,不仅要知 识积累,更须阅历丰富,见 多识广,博闻强识。文笔要 松闲简洁,内容需结实有趣 。丙仲先生自幼读书,熟悉 中国经史及各类野史笔记, 整理过李禧先生的《紫燕金 鱼室笔记》,谙熟笔记体例 ,晚年撰稿,文笔古雅,生 动有趣,深得中国传统笔记 妙谛。有史料、有轶闻、有 经历、有见识,有感受,有 真情。可当厦门掌故读,也 可当丙仲先生自传看,因其 中广泛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友朋论学,朋辈交游,闽 南烟霞,厦门耆旧,尽在书 中,洵为一部厦门掌故全书 。 瞿兑之早年为《一士类 稿》作序时曾说:“通掌故 之学者,是能透彻历史上各 时期之政治内容,与夫政治 社会各种制度之原委因果, 以及其实际运用情状。要达 到这种目的,则必须对于各 时期之活动人物,熟知其世 系渊源,师友亲族的各种关 系,与其活动之事实经过。 而又有最重要之先决条件, 就是对于许多重复参错之屑 琐资料具有综核之能力,存 真去伪,由伪得真。”瞿兑 之认为:“掌故学者殊不容 易养成,这种学问凭实物研 究是不行的,凭书本的知识 是不够的,不是有特殊修养 ,必至于事倍功半。”丙仲 先生选择这种文体,既是自 信,更是全部学养的体现。 以后难得再见这样的掌 故笔记,我们应当格外珍惜 ;一生心血成就此书,丙仲 先生无愧于厦门文史研究! 2021年9月23日于山西太 原南华门东四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