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邵逸轩(1886—1954),谱名贵福,名锡濂、馥堂,号亦仙,别署浙东外史、紫溪外史、浙东画丐、木瓜老人。字逸轩,以字行。浙江东阳紫溪人。1912年毕业于浙江官立第一中学堂(下年即改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长居北平、杭州。曾在政府部门供职。担任过《京报》记者、编辑,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教员,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山水教员,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花鸟教员,北京务本女子大学图画专修科主任等,是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早期会员。20世纪30年代创办“逸轩国画研究所”,开门授徒,弟子众多。与齐白石、张大干、溥儒等交情甚笃。1952年加入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七七事变”后回东阳,任东阳民教馆馆长。其作品被捷克布拉格国立美术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等机构收藏。个人简历载入《民国书画家汇传》、《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宋元明清书画家名表》(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等。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邵逸轩的人生故事以及他的绘画艺术。 作者简介 张扬明,浙江东阳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东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东阳市美术馆。 目录 第一章 南北履痕 一、1907—1921杭州 二、1921—1937北平 三、1937—1945东阳 四、1945—1953杭州 五、1953—1954北京 第二章 交游往来 一、与齐白石 二、与张大干 三、与溥儒 四、与方地山、袁克文 五、与杭城诸家 六、与其他名家 七、弟子门生 第三章 艺苑菁华 一、画学溯源 二、风格探析 三、众家评说 四、长安声望 第四章 一门风雅 一、邵飘萍 二、邵一萍 三、邵少逸 四、邵幼轩 第五章 作品选辑 结语 附编 1.邵逸轩用印选辑 2.邵逸轩年表简编 3.紫溪邵氏书画家谱系 后记 序言 处于中国近百年历史转 型中的民国时期,距离我们 并不遥远,但却是最容易被 人遗忘的一个时代。从 1912年到1949年,短短38 年,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 文化等领域,我们都疏于深 层次的关注和研究,这也是 学术界许多研究者的共识。 民国时期,一方面是社会的 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另一 方面则是各个领域的俊杰辈 出,成就斐然。文化界的名 贤更是灿若繁星,但是随着 时代的滚滚车轮,很多在当 时颇负盛名的文化俊贤却被 历史的尘埃覆盖,并逐渐淡 出人们的视线,终或被遗忘 。 邵逸轩就是这样一位被 人遗忘的民国时期著名画家 。邵逸轩主要活跃于民国时 期的中国画坛,在京津一带 享有声望。他曾担任北平艺 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教员、国 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山水教 员、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花鸟 教员、北京务本女子大学图 画专修科主任等,是北京中 国画研究会早期会员、中国 美术家协会早期会员。他于 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 ,弟子众多,齐白石、张大 干、溥儒等大家皆与其有深 交,并对他的艺术造诣有着 高度评价。作品被中国美术 馆、北京画院等文化机构收 藏。但就是这样一位中国画 大家,多年来却被历史的尘 埃遮蔽,后人知之甚少,甚 或遗忘。随着文化的逐渐繁 荣,邵逸轩及其作品正慢慢 重回人们的视野,重要文化 机构的展览开始出现了邵逸 轩作品,各大拍卖会时有邵 逸轩作品上拍,民间收藏家 开始青睐邵逸轩作品……如 今正逢清明盛世,我们有必 要回顾先贤,重新挖掘、整 理、展示他的人生事迹和艺 术成就。吹尽狂沙始到金, 让我们抹去历史的尘埃,相 信他的艺术会让世人有新的 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