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奇人奇地奇书(玄奘与大唐西域记)(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邦维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玄奘西天求法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但那是神话。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从印度归来后写成过一部奇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他一路的见闻,讲了许多奇异的故事。本书选取其中一些故事,有龙马,有仙人,也有观音,还有东国的公主和海岛上的罗刹女,结合古代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细加解说,既是“故事新编”,又是历史重现。
作者简介
王邦维,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肄业,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92年迄今任北京大学教授,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方系、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自1985年起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德国、法国、印度、日本、瑞典、爱沙尼亚、荷兰、尼泊尔出版或发表有多种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佛教语言、文献、文学,印度和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
目录
历史篇
碎叶与素叶:沧桑千年何处寻?
飒秣建:一座有“中国门”的城市
怀念巴米扬大佛
质子、质子宝藏与汉天子
“西天”之名:古代中国人怎么称呼印度?
桃和梨的故事:印度的中国物产
那烂陀与最早的中国留学生
文化篇
“人主之地”与“象主之国”:古代亚洲人文地理的一种构想
佛影窟与《佛影铭》:从“佛影”引出的故事
黄金布地给孤独:祗园的故事
鸡足山与大迦叶:从摩揭陀到云南
灵鹫远自天竺来
雁塔传奇:从印度到中国
布咀洛迦山与普陀山:关于观音的故事
佛牙的故事
传说篇
香山与无热恼池:大河之水何处来?
大树仙人与国王的女儿们:曲女城的传说
一个梦的穿越:烈士故事与唐代传奇
三兽之塔:玉兔何事居月宫
书生的花树奇缘:一座古城的传说
狮子王与他的儿子:斯里兰卡的建国传说
僧伽罗与罗刹女:一个佛教的本生故事
龙驹、龙马与金花王
汉女子与太阳神:神话故事中的历史
东国公主与蚕种西传: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千年传说
鼠王传奇:古代和田的鼠神崇拜
龙女与大臣:一个“求夫”的故事
序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
古至今的典籍浩如烟海。在
历代典籍中,唐代玄奘的《
大唐西域记》,可以说是一
部奇书。
说《大唐西域记》是一
部奇书,有三条理由:一、
作者玄奘,是一位奇人;二
、书中讲到的西域包括印度
,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片奇
地;三、无论是书的内容,
还是叙述的方式,在古代的
各类书中,它显得很奇特。
《大唐西域记》为什么
奇特?也可以举出三条理由
:首先,书在中国写成,讲
的却是外国的事。在中国古
代,同样性质的书不多见。
其次,玄奘的叙述,大部分
是亲眼所见,也有一些是耳
闻或者来自佛教的传说。这
些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信仰
佛教的人固然可以接受,但
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是半信
半疑,或者根本不相信。但
玄奘的记载,到了近代,很
多又被考古和历史研究证实
是事实。最后还有一条,《
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人的书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知道
的人并不多,重视更谈不上
,但在国外,尤其是在国际
上研究东方的学术圈子里,
却久负盛名。
在古今中外无数的书中
,能够称得上奇书的,数量
不多。《大唐西域记》是一
部奇书,在中国可以这样说
,在世界上也可以这样说。
以下就逐一说明它的奇特之
处。
一、奇人玄奘:一个真
实的“西游”故事
玄奘在今天的中国几乎
家喻户晓。玄奘有名,主要
是因为明代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高僧玄奘到印度
取经的经历,在小说中成为
一个神话故事。故事中无论
玄奘,还是玄奘的三位徒弟
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都性格生动,其中的孙悟空
最让人喜欢。即便是师徒“
西天取经”路途中遇见的许
多神仙和妖怪,也大多有自
己的性格。“九九八十一难’
,的故事,曲折有致,更让
人津津乐道。时至今日,把
“西游”故事作为话头,“恶
搞”或者并非“恶搞”的“西游
”故事,更是层出不穷。
这是神话故事中的玄奘
。与此相关的,历史上还有
一位真实的玄奘。他西行求
法的经历,其间有许多故事
,虽然不同于《西游记》,
不是神话,但一样曲折而奇
特,而且真实。
这位真实的玄奘,姓陈
,名□,唐代洛州缑氏县(今
河南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
人。玄奘幼年出家,天资聪
慧,又很努力,年轻时就很
有学问。可是在学习佛教的
过程中他也有很多疑问。他
各处求教,得不到解决,最
后决定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去,学习佛法,也就是到“
西天”求法。为此玄奘向朝
廷上表,请求批准,朝廷没
有理会。直到唐太宗贞观元
年(627),也有人说是贞观
三年(629)秋天,长安一带
庄稼歉收,官府同意老百姓
出城“随丰就食”。玄奘见是
机会,便混入饥民的队伍,
出长安城,开始了他的万里
之行。
从长安出发,玄奘往西
,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
兰州,到达凉州(今甘肃武
威)。凉州都督听说他要出
国,命令他立即返回长安。
他赶紧前行到瓜州(今甘肃
瓜州)。这时凉州方面要求
抓捕他的公文也到了瓜州。
幸亏瓜州刺史独孤达和州吏
同情玄奘,不仅没有抓捕他
,还嘱咐他早日继续律西去

……
编纂《四库全书》的馆
臣们,几乎代表了当时中国
学问或学术的最高水准。他
们认为“此书侈陈灵异”,虽
然不能说毫无理由,但他们
对于《大唐西域记》在学术
研究方面诸多的重要价值,
可以说一无所知。馆臣们依
照自己的思维,以皇上“钦
定”的书为准,由此写出这
样的评语,只能表明,这个
时候的中国人,从皇帝到大
臣,都极少了解中国以外世
界的情况以及当时世界大势
的变化。这样的情形,直到
清朝末年在西方列强的冲击
下才有所改变。这一定程度
上不能不说是当时中国的悲
哀。
在中国,一直到清朝已
经快结束,民国的初年,才
有人对《大唐西域记》做研
究。这中间最早有丁谦,后
来又有陈寅恪、向达等人。
不过,真正比较完整同时有
影响的研究成果,是1985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北京
大学季羡林先生为首,一共
十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唐
西域记校注》一书。
一部中国人写的书,其
价值最早却是外国人所发现
、所利用,这岂不是《大唐
西域记》的又一奇特之处?
今天研究印度和中亚历史、
地理、宗教、考古,《大唐
西域记》早已成为最基本、
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可以这
样说,一千三百年前,在整
个世界的范围内,没有一部
著作能够像《大唐西域记》
这样,对一个幅员极为广大
的地区——中亚和南亚——
做过这样详细,许多地方也
可以说是有实际根据的记载
。用一位印度历史学家的话
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
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
是完全不可能的”。研究佛
教史,尤其是印度和中亚的
佛教史,《大唐西域记》的
记载更是不可缺少,书中的
许多记载不仅丰富,而且往
往具有唯一性。与《大唐西
域记》可以相比的,只有其
他两位中国求法僧,东晋时
代的法显和比玄奘稍晚四十
年的义净的著作,不过三位
高僧的著作各有特点,互相
之间不可以替代。
以今天的眼光看,玄奘
的《大唐西域记》已经成为
经典,它不仅是对中国文化
导语
本书为《大唐西域记》记载故事的考评与解说。在《大唐西域记》里,玄奘讲了很多神奇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佛教有关,但不仅限于佛教,所有这些故事,无一不体现出印度宗教和文化的特色。本书以《大唐西域记》一书中的人、事、物、历史等为切入点,以此扩展生发开去,介绍与梳理与此有关的中印之间、中国与中亚其他国家之间的历史往来、民间传说、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等。
后记
这本小书,集合了我前
些年写的二十八篇文章,文
章不长,都以《大唐西域记
》中的某一章节、某一故事
或某些事物为题,介绍与《
大唐西域记》有关的一些历
史文化知识,同时也加进了
我自己的一些研究意见。这
些文章能够写出来,我首先
想到的,是季羡林先生。如
果说,我与玄奘的《大唐西
域记》有缘,这个缘分,追
本溯源,来自季先生。四十
多年前——1979年的秋天,
我到北京大学跟随季先生念
研究生。季先生研究印度古
代语言、文学和历史,也研
究中印文化交流史,这些研
究,都离不开一本书,那就
是《大唐西域记》。我到北
京大学的时候,季先生正带
领一个学者的团队,研究《
大唐西域记》,为《大唐西
域记》做校注。1982年6月
,我研究生毕业,成为当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
合办的南亚研究所的研究人
员,季先生为我安排的第一
项工作任务,是让我参加这
项工作,因为我此前完成的
硕士论文,虽然不是直接研
究《大唐西域记》,却与《
大唐西域记》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季先生要我做的事,
是协助他整理和修改已经大
致完成的初稿。这项工作最
后的结果,就是1985年中
华书局出版,后来多次重印
的《大唐西域记校注》。
现在想来,当年我能跟
季先生学习,是我一生的幸
运。没有季先生,我怎么会
有今天?又怎么会有三十多
年来与《大唐西域记》密切
的交道昵?也就是从跟季先
生学习开始,一直到现在,
《大唐西域记》成了我的案
头之书。如果用一句老话解
释,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缘分
吧。季先生去世,到今年已
经过去了十二年。此时想到
季先生,心中依然是无限的
感念和感激。
玄奘在中国是一位家喻
户晓的人物。人们都知道玄
奘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但
知道历史上其实有一位真实
的玄奘的人却有限,知道玄
奘回国后还写过一部伟大的
著作《大唐西域记》的人更
有限。真实的玄奘,是中国
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高僧,
他当年奇特的经历,让他写
成了这部奇特的书。从最早
读《大唐西域记》,几十年
过去,自己的年岁愈增长,
就愈佩服和崇敬玄奘,对《
大唐西域记》,也有了更多
的体认和理解。
书中的文章,大多曾刊
载于2013年至2016年间中
华书局出版的《文史知识》
。写这些文章,部分起因于
《文史知识》的刘淑丽女士
的建议。我谢谢她当时的建
议。这些文章,加上一篇未
发表的,后来集合在一起,
在2019年曾经以《丝路朝
圣》作为书名,由中华书局
出版。但由于工作中的失误
,书中的图片没有依约彩印
,同时还出现其他的一些错
误。现在书稿交给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重新出版,趁
此机会,我对书的结构重新
做了编排,所有的文章,也
都做了多少不等的修改。中
华版原来的书名不是很切题
,这次出版,改用了新的书
名。
书中的图片,多数是我
自己拍摄的,少数是采集的
。上海的丁和先生也提供了
部分图片。2006年10月到
11月间,我们曾经一起从中
国出发,沿玄奘当年西行的
路线,穿越今天的吉尔吉斯
、乌兹别克、阿富汗、巴基
斯坦,一直到达印度的那烂
陀,也就是玄奘当年留学的
地方。二十多天的旅行,使
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对
他表示感谢。
2016年8月到9月间,我
参加过“丝绸之路昆仑·河源
道综合科考”。考察中我们
到达了塔什库尔干的公主堡
。考察活动的领队是中国社
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
生。书中公主堡的航拍照片
,是他提供的。为此我也要
感谢巫新华先生。
书稿的撰写,也是我数
年前在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
究中心的一个有关《大唐西
域记》的研究项目工作的一
部分。
最后,我还要感谢北京
师范大学的董晓萍教授和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郭银
星女士,是她们二位促成了
这部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出版。其中郭银星女士
尤其出力甚多,这一点也需
要说明一下。
王邦维
2021年6月7日于龙背村
精彩页
碎叶对于中国人不算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提到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往往就会提到碎叶,因为传说李白诞生在碎叶。这件事,虽说有过一些争议,但只要认真想一想,其实不难做出判断:如果李白不是出生在碎叶,却把他与碎叶联系在一起,做这样的编造,编造的人能有什么好处或者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呢?要是找不出特别的动机,那就不得不承认,李白出生在碎叶这件事应该可信,其他的细节其实都不重要。
历史上碎叶不是一个寻常的地名,但在碎叶这个名字广为人知之前,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素叶。素叶这个名字,实际上出现得比碎叶还早。最早提到素叶的,就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求法,素叶是他行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了“大清池”,即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接下来就讲到素叶:
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素叶已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素叶水城就是素叶城。城附近有河,称作素叶水,所以玄奘以此名相称。素叶水又称素叶河,今天则称作楚河。素叶和碎叶,在汉语中稍有差别,都是素叶河的河名,突厥语的Suyab的翻译。
依照玄奘的记载,当玄奘到达这里时,素叶城城周六七里,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城中的居民来自各国,很多是所谓的“商胡”,也就是从事商业贸易的胡人。这些“商胡”,当时往来于这一地区与中国之间,人数众多。玄奘还说了,素叶以及素叶以西的几十座小城市,各自独立,但都处在突厥人的控制之下。
在素叶水城,玄奘见到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这次见面,对于玄奘继续西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玄奘的传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对此做了详细而生动的叙述:
循海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游,戎马甚盛。可汗身着绿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后垂。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编发,围绕左右。自余军众皆裘氍毳毛,槊纛端弓,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
突厥人在隋代初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大部。这位叶护可汗,统领的是西突厥。玄奘见到他,《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用了一个“逢”字,这很微妙。以当时的情势设想,玄奘与叶护可汗在素叶水城相遇,并不是出于偶然。一年前,玄奘离开高昌,身边就带着高昌国王麴文泰专门写给叶护可汗的信和礼物,请求可汗支持和帮助玄奘去印度求法。麴文泰的妹妹,嫁给了叶护可汗的儿子,他们是姻亲。玄奘往西一路走来,一直在寻找叶护可汗,希望能见到他。
从南北朝后期到唐初,一百多年间,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地区,地域延伸到中亚,由突厥人作为主体组成的部落联盟一直是最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势力。突厥人控制着从中国到西域的所有通道。突厥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后,从中亚到印度,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之内。《旧唐书.突厥传》讲,“(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厨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西戎之盛,未之有也”。统叶护可汗就是叶护可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讲到叶护可汗“戎马甚盛”,随从的“达官二百余人”,“槊纛端弓,驼马之骑,极目不知其表”,既是对西突厥军队人数之众和军威之盛的生动描述,也印证了《旧唐书》的记载。
玄奘见到叶护可汗的时候,可汗正要外出打猎。可汗很高兴,要玄奘等他两三天,他要在自己的“衙所”正式接待玄奘:
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令达官答摩支引送安置。至衙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帐以金华装之,烂眩人目。诸达官于前,列长筵两行侍坐,皆锦服赫然,余仗卫立于后。观之,虽穹庐之君,亦为尊美矣。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传语慰问讫,入坐。
突厥人这时还是游牧民族。西突厥虽然势力强大,但没有固定的王都,可汗到哪里,哪里就是突厥的中心。三天之后,可汗回到素叶城的“衙所”,在大帐中接待玄奘。大帐以金花装饰,绚烂夺目,扈从仪仗,俨然可观:
突厥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但地敷重茵而已。仍为法师设一铁交床,敷褥请坐。须臾,更引汉使及高昌使人入: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可汗共诸臣使人饮,别索蒲桃浆奉法师。于是恣相酬劝,率浑钟碗之器,交错递倾;僚□兜离之音,铿锵互举。虽蕃俗之曲,亦甚娱耳目、乐心意也。少时,更有食至,皆烹鲜羔犊之质,盈积于前。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