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07年,蒙台梭利在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把那些普通、怯懦的儿童,培养成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 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 1909年,蒙台梭利将自己关于“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汇编成书,著作一经出版,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 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1948年,《有吸收力的心灵》出版。这本书集蒙台梭利整个教育思想和方法之大成,完整记录了蒙台梭利观察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在全世界引起了“理解儿童、科学引导”的教育新风潮。 儿童的内心蕴藏着的巨大能量,能够帮助成人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蒙台梭利看重的,也是我们忽视的东西:儿童对人类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同时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 蒙台梭利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基础。她的多部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目录 第一章 儿童与世界的重建 第二章 生命教育 第三章 成长的阶段 第四章 一个新的方向 第五章 创造的奇迹 第六章 一项计划,一种方法 第七章 成人大学 第八章 心理胚胎的生命 第九章 征服独立 第十章 生命初期的用心对待 第十一章 关于语言 第十二章 语言的呼唤 第十三章 障碍和后果 第十四章 运动和整体的发展 第十五章 智慧和手 第十六章 发展和模仿 第十七章 从无意识创造到有意识工作 第十八章 新教师 第十九章 基于文化和想象力的创造 第二十章 幼儿的个性和不足 第二十一章 儿童的社会贡献:标准化 第二十二章 性格:征服而非防御 第二十三章 自制力的升华 第二十四章 社会化发展 第二十五章 社会凝聚力 第二十六章 错误及其控制 第二十七章 服从的三个级别 第二十八章 蒙台梭利教师 第二十九章 儿童:爱的源泉 序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曾 在印度一直待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这本《有吸收力 的心灵》是根据玛利亚·蒙 台梭利博士在印度艾哈迈德 巴德第一期培训时的讲稿撰 写而成的。 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 强调幼儿的独特心灵力量, 幼儿借助这股力量可以在短 短几年内,在没有教师及任 何成人的教育帮助下,能够 建构、稳定地形成那些曾经 放弃的以及重建所有人类性 格的特征。 刚出生的婴儿处于非常 柔弱的身体状态,也看不出 心灵天生所受到的影响,可 以称为是一张白纸的状态, 但也就是这样的婴儿,他们 自出生便拥有了巨大的潜能 ,仅仅在六年以后,就超越 了所有其他生物,这样巨大 的变化是人类生命最伟大的 奥秘。 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 细致、深入地阐述了她是如 何对婴幼儿最早的、也是最 关键的人生阶段进行密切观 察的,同时也强调了成人在 这一阶段的重要责任。事实 上,她为现在普遍认为比较 必要的“教育自出生即开始” 给予了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定 义。但这种教育仅仅满足于 以下情况:可以成为“生命 的助力”,可以超越教育自 身的局限性,优于直接传递 知识、观点的形式。 蒙台梭利教育法最广为 知晓的一个原则就是“环境 的准备”,这一原则成为“自 出生即开始”的教育的最重 要原则,这是在孩子上学之 前进行早教培养的关键。 有吸收力的心灵力量具 有科学基础的阐释,是可以 帮助全世界观察儿童的群体 、解释儿童的天性、阐明儿 童心灵的宏伟力量。与人类 所展示的力量形成鲜明的对 比,它可以消除早期阶段的 影响,成长为自己人生最强 大的动力。 导语 《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内容丰富、有启发性。首先,全书有着明确的教育理念,即“为生命而教育”。作者认为对于幼儿的教育,目的在于辅助其自身发展,使其能够将自然赋予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应做过多干涉。其次,幼儿阶段是整个儿童成长的一部分,相应地,作者的论述也与她整个的儿童教育体系相契合。作者论述了幼儿阶段与6岁之后,乃至到18岁的青年阶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在整个人生中的意义与作用,让儿童更好地在这样一阶段完成应有的发展。 精彩页 第一章 儿童与世界的重建 本书是我们捍卫儿童力量运动的一部分。如今,我们的世界四分五裂,到处都在宣传未来重建的计划,而重建的手段之一就是教育。然而,我认为在这场消除战争,建设和平、和谐的社会进程中,热情的人类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人类并不能靠所受的教育控制这些事件,反而成为这些事件的受害者。尽管教育被认为是人类提升的手段之一,但它仅仅是一种心灵教育,一些更优越的普世教育尚未被设计出来。 据说哲学家做出了贡献,这或许是真的,但在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还有多少哲学家,以前有多少哲学家,将来又会有多少哲学家?高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一直存在,也一直在传递着,但战争从未停止。如果教育一直只是作为传递知识的手段,那么问题永远都不会被解决。事实上,整个世界都看不到希望。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知识的传递,只有考虑人类的个性,才能带领我们走向救赎。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到心灵实体、社会个性、强大的人群、世界的力量。如果拯救和帮助可以实现,那也是通过儿童实现的,因为儿童是人类的建构者。 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未知的力量,也正是这股未知的力量能够带领我们走向璀璨的未来。教育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另辟蹊径。考虑到人格,教育的核心应当是激发潜能。何时开始这样的教育? 人类自出生便拥有了伟大的人格,这是被充分证实的事实,但同时也是如此令人震惊。但是,实际上,如何给刚出生的甚至一两岁的婴儿上课?这真是无法想象!他自己甚至都不能移动,不能理解我们的讲话内容,那么他该如何学习?难道我们所说的对幼儿的教育只是卫生意义上的?当然不是!婴儿的精神生活如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许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刚出生3小时到5天的婴儿进行了观察。另外,一些人经过对婴儿细致地研究,认为婴儿出生后的最初两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必须是帮助婴儿发展他们天生所具有的心灵力量,而这并不能通过讲授实现,因为婴儿并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 未被开发的资源 广泛的研究显示,儿童出生即拥有了特殊的心灵力量。这提示我们实施教育需要开发新的形式,而这样的形式需考虑之前一直被忽视的人类自身。几千年以来,儿童充满活力的、具有建设性的能量一直不为大家所知。就像人类踏上地球后,只是开发地球的表面,却不知道或不关心蕴藏在地球深处的巨大能量一样,即便现在文明发展了,但就像几千年以前人类刚诞生时一样,人类依然不知道蕴藏在儿童心灵世界深处的能量,甚至还在持续压制、忽视这股能量。直到今天,才有一些人开始注意到这股能量。人类开始意识到这些从未被开发的比金子还更具价值的人类心灵的重要性。 人类生命的最初两年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心灵建构的基本法则,而这些法则迄今为止都是不为大家所知的。通过儿童的表达,我们知道了这些心灵建构法则的存在,而这些法则与成人的心灵建构法则完全不同。故此,产生了新的路径。并非是教师将心理技能应用于儿童,而是儿童将心理呈现给教师。这看起来很难,但如果我们更详细地探讨,这将变得非常清晰:儿童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心智,并能进行自我指导。这一点通过简单的观察就能发现。两岁的婴儿讲着他们父母的语言。语言的学习是一项重大的智力成就。那么,是谁教给了两岁孩子这门语言?是教师?所有人都知道不是。而且儿童还会准确地说出每样东西的名称,掌握了动词、形容词等。任何研究这一现象的人都知道,跟随语言的发展是相当了不起的。 所有经历了语言发展过程的人都认可儿童到了一定的阶段会使用名字和词语,就好像他们有专门的发展时间表。事实上,儿童确实严格遵循着天性制订的大纲在发展,即便是最严格的学校,相比较而言都不能如此精确。调查显示,儿童遵循这样的时间表,掌握了语言的所有不同的、不规则的语法结构。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