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是1933~1937年连载于《柏林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战后才得以结集出版。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取材于卜劳恩与爱子克里斯蒂安的日常生活,凝聚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意,感人至深。
本书不仅收录了原著《父与子》的全部作品,还精选了卜劳恩未经公开发表的部分漫画作品。全书精心上色,用准确规范的拼音搭配简短易懂的文字,是一部让人感受到快乐、爱与温暖的作品。
埃·奥·卜劳恩,原名埃里西,德国幽默大师,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的翁特盖腾格林村,童年搬到了卜劳恩市。年少时的卜劳恩当过钳工,后来又求学于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同学的女儿玛丽结婚。1931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克里斯蒂安出生。《父与子》中的父子形象,就是取材于作者本人与儿子克里斯蒂安。1934年,卜劳恩接受《柏林画报》邀请,以卜劳恩为笔名,开始《父与子》的专栏漫画的创作。《父与子》是卜劳恩的经典之作,也是不朽的杰作,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智慧之光,流露出纯真的父子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至今仍誉满全球、风靡世界。作品至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曾受到了鲁迅、丰子恺等人的高度评价,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漫画。
《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卜劳恩的经典之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父与子》里面的父亲体型微胖,性格乐观、善良,非常的普通平凡,很喜爱他的儿子;儿子虽调皮捣蛋,但善解人意,让父亲成为了自己最好的“玩伴”。书中一幅幅小巧精湛的图画,一段段简洁诙谐的对话,都流淌着纯真的父子之情,平淡又欢乐,温馨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