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傅雷、傅聪、傅敏三人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讲述鱼潭傅氏家风的传承与发扬,尤其重视傅雷一族正直勉学、笃信爱国精神的传承和传播,有积极的社会教育意义。
全书分六章,分别讲述鱼潭傅氏的流传、傅雷的一生、傅聪的人生经历、傅敏的人生经历、傅氏父子的家书和傅雷家书的影响。向读者展现了傅氏家族的价值观、人生观、艺术观和拳拳赤子之心。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家风建设有相当的启发借鉴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纸家书教泽深--傅雷与傅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王晓璇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傅雷、傅聪、傅敏三人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讲述鱼潭傅氏家风的传承与发扬,尤其重视傅雷一族正直勉学、笃信爱国精神的传承和传播,有积极的社会教育意义。 全书分六章,分别讲述鱼潭傅氏的流传、傅雷的一生、傅聪的人生经历、傅敏的人生经历、傅氏父子的家书和傅雷家书的影响。向读者展现了傅氏家族的价值观、人生观、艺术观和拳拳赤子之心。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家风建设有相当的启发借鉴意义。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渔潭自古有家风 第一节 傅氏源流 第二节 父冤入狱愤离世,寡母严教出高杰 第二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傅雷一生 第一节 傅雷的童年 第二节 远赴法国求学 第三节 文章 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第四节 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第五节 急如燃眉,纯如水晶 第六节 一身傲骨,不屈不挠 第三章 外物安能乱本真,不失初来赤子心:傅聪沉浮 第一节 天才出于勤奋 第二节 肖邦灵魂的钢琴诗人 第三节 出走者,离乡人 第四节 艺术家归队 第五节 穿梭于海峡两岸 第四章 历经风雨心不灭,三尺讲台存日月:傅敏坎途 第一节 心愿已碎梦成空,身教言传喜教书 第二节 双亲弃世哭无泪,欲死未成五味陈 第三节 进修英国与兄聚,归国不忘赤子心 第四节 投身教育淡名利,太阳底下最光辉 第五章 字字如珠玑,句句是箴言:家书中的父与子 第一节 “先做人,后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是钢琴家” 第二节 “中国人气质,中国人灵魂” 第三节 “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 第四节 “学问第一,爱情第二” 第六章 纪念高傲而率直的灵魂:《傅雷家书》 第一节 《傅雷家书》的出版 第二节 《傅雷家书》的社会影响 结语 参考书目 序言 总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 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 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 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 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 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 陛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 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 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 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 这就是家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 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 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 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 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 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 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 家风诗》。在这首诗中, 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 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 “家风”又称“门风”,这个 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 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 “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 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 。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 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 ,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 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 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 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 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 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 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 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 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 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 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 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 之初,“家风”就往往和“门 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 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 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 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 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 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 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 ,就形成不了传统。在( 《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 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 ,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 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 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 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 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 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 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 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 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 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 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 ,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 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 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 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 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 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 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 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 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 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 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 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 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 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 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 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 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 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 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 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 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 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 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 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 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 ,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 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 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 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 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 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 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 、游荡为非、跋扈凶横。 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 的风习我们称之为校风、 班风,而校风有好坏之分 ,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 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 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 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 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 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 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 、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 、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 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 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 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 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 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 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 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 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 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 ,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 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 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 ,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 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 、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 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 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 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 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 存在。在社会结构和家庭 结构者I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 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 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 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 ,不健讼,何等安宁”这样 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 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 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 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 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 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 ,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 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 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 。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 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 质的差异。 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 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 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 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 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 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 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 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 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 训、家诫、家仪、家教、 家法、家约、家矩、家则 、家政、家制等名义,有 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 、慎婚嫁、务本业、励勤 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 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 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 书 导语 本书紧紧围绕“一纸家书教泽深”这一主题,结父子的家书呈现每个人的生活,进而展露家风。楔子中总括了傅雷的家风和家人风范。第一章讲述傅氏源流和鱼潭傅氏的流传,以及傅雷父母的遭遇。第二章讲傅雷的一生,童年际遇、法国留学、爱情生活和事业成就,刻画出傅雷急如燃眉、纯如水晶的性格和正直顽强的形象。第三章讲傅聪,从他幼时萌发兴趣,青年疏忽,到幡然醒悟留学学琴,再到离国数十年再归乡,拳拳赤子之心,令人动容,傅雷的言传身教感人至深。第四章讲傅敏的人生坎坷,梦碎之后,他站在三尺讲台,以傅雷教育他们时的教学方法育人,卓有成绩。第五章以傅雷与傅聪、傅敏的信为主要内容,讲述了傅氏的教育观、艺术观、爱情观和爱国精神、赤子之心。第六章介绍了《傅雷家书》成书的过程和当今之影响。结语中,以“赤子”为关键词,描绘了傅雷父子和傅氏家族的精神。 精彩页 傅家算得上当地的第一大姓,西傅家宅向南不到20米的张家湾,河面虽不怎么开阔,但它西折北弯,可通向号称“小上海”的周浦镇,再北弯西折向前流去,就能抵达舂申江畔的大上海滩。 渔潭傅氏久居海角,以诗礼传家,继承了先祖才华横溢、安邦定国的优良传统。一世庆公,原籍海盐(今浙江嘉兴)。明永乐年间,倭寇屡犯浙江边境,为躲避祸乱,举家迁至海邑四团(今上海奉贤)之滨。传闻庆公家庐依傍大树,故称之“大树傅”。庆公之后在此居住数世,傅家枝繁叶茂,人口不断增加。传至高祖显公,有一天他突然幡然意识到,海滨虽是鱼盐之地,物产丰饶,但是各种事务纷纷扰扰,终究不适合傅氏子孙久居,于是重新择地修建居所,于沈庄之东、四灶之北,建了一栋全由茅草覆盖的房子,故有“草楼”之名。过了数十年,一王姓村民多次烦扰傅家,还烧了草楼,显公之后昌公,遂迁居“草楼”之西。此地地势较低,故称之“田肚傅”。 从此,傅氏以“耕读相延”,传家十二世。随着傅家枝繁叶茂,后世子孙出现分家的现象。一世庆公至三世昌公,傅家皆是一脉单传。昌公生四子,傅铖、傅镒、傅镗和傅鲸。傅铖生七子。早期的渔潭傅氏大部分还是族人生活在一起,东郊、西墅、泊父瞻天公三兄弟时分了家,有的分迁了出去。他们分家后的居所仍围绕着六灶四团。当时六灶四团附近姓傅的人家,都属于同族。 傅氏对后世子孙要求严格,有凡“吸毒、嫖娼、出家者”等均属触犯族规,其人不得列人家谱。傅氏家规有二十字箴言: 广德志善彰,忠良万世昌。 圣贤仁义学,恭敬信乃祥。诚如二十字箴言的要求,傅氏家规从房屋、衣服、饮食、田产、奴仆、佃户、钱漕、取租、账目、待人、处事、嫁娶、祭祀、承祧、择业等多个方面,对族人进行约束。例如,房屋要常清扫,保持整洁;衣物贵在洁争,毋华丽;饮食要节俭,勿豪奢;等等。在待人接物上,针对不同性格的人,傅氏家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对待宗族乡党,宜“和”;对待亲戚朋友,宜“义”;对待蜜饯砒霜之人,宜“疏”;对待嫖赌者,宜“绝”;对待讼师、打手之流,宜“貌敬而心远”;对待奴仆婢女,宜“庄临而蓄”。总之,要以平静谦恭之心对待他人。在处事上,面对难以解决的困难,要与家族朋友中有见识且正直之士帽商,以求万全。娶妻嫁女宜选品行端方者,年龄不宜太早,因为年幼,兴趣志向未定,不能担负责任。傅氏子弟成家立业,牢记“起家由于勤劳,而败业伏于惰游”。倘若子孙幼年不教导而骄纵之,那么长大之后必定不思进取。傅家子弟五六岁开蒙,学至十四五岁,如果孺子可教,那么对其严格教导,精进仕途,其他的或教其务农耕种,或教其工商执业,因防施教,随其志力而为之。晚清鸦片流人中国,对中国戕害严重。傅氏家规明确规定,家中父兄立注意教导子弟识别和远离坊间或镇上吸食毒品的游手好闲之徒。面对嫖蝎、赌博的后辈,家中父兄叔伯,要将他们拖至祠堂教责,邀族中长辈当面训斥之。教导那些沾染恶习的子弟,吃烟嫖赌决不可沾。在祠堂中跪罚洲斥,是为了激其羞耻愧疚之心,教导他们明辨是非。除了惩戒,子孙不肖入匪类或为人仆者,要削除其名,以儆效尤。 P8-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