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以历史为纲,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20世纪上半叶,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三是改革开放至今。每一历史阶段的阐述方式也不尽相同,先期主要以作曲家为基本组织单位,后期主要是以时间线为主轴。在此基础上再以题材或者作曲家为基本组织单位,每章最后都有简短的小结,总结这一历史阶段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在每一节中,作者尽量以一些代表性强,同时又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为例,对其进行音乐学和作曲技术的综合分析。这样的体例安排既有宏观鸟瞰,也有微观审视,从而使得本书既有鲜明而突出的筋骨,又充满了有温度的血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艺术歌曲概述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赵元任 教我如何不想她 萧友梅 问 廖尚果 大江东去 我住长江头 黄自 玫瑰三愿 春思曲 思乡 花非花 洗星海 夜半歌声 忆秦娥 黄河大合唱 聂耳 塞外村女 张寒晖 松花江上 贺绿汀 嘉陵江上 刘雪庵 红豆词 小结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优秀作品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爱国歌曲 歌唱祖国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我是一个兵 劳动歌曲 岩口滴水 爱情歌曲 小河淌水 茶山新歌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唱支山歌给党听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作品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歌颂新中国美好生活的艺术歌曲 清晰的记忆 多情的土地 伊犁河,我的母亲河 祖国,慈祥的母亲 大森林的早晨 军营飞来一只百灵 桥 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风圆舞曲 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 涉江采芙蓉 枫桥夜泊 钗头凤 阳关三叠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杏花天影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小背篓 我像雪花天上来 春江花月夜 西部放歌 青藏高原 五星红旗 火把节的火把 第三节 21世纪初期艺术歌曲的发展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 我爱这土地 梅花引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华信学兄的专著《中国 艺术歌曲发展史》即将付梓 ,他嘱托我为此书写序。我 诚惶诚恐,难以推辞又恐不 能胜任。几经催促之下仓皇 下笔,其中皆为一人独言, 望读者甄鉴。 我与华信学兄在山东艺 术学院本科期间都修习作曲 专业。学兄才华横溢,勤于 钻研,本科毕业已有《中国 道教音乐研究》这样分量厚 重的学术成果问世,难能可 贵。本科毕业后,华信学兄 又师从我国音乐学名师管建 华,得其真传,并有创新性 论述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 《中国音乐学》,为中国音 乐学的学理建设添砖加瓦。 之后学兄在从事繁重的教学 工作的同时,仍不辍研学, 成果斐然,值得我辈同行赞 叹。 学术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 产物,是以短小精致的形式 ,表现音乐者内心之浪漫精 神,其艺术之高,意境之大 ,就连大型交响乐也难与其 分出伯仲。20世纪初传入我 国之时,与中国文人奉为圭 臬的“诗言志”之情操相结合 ,由一代大师如赵元任、黄 自等,开启了中国艺术歌曲 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艺术 歌曲更是担负了表现时代精 神和人文风貌之责,突破了 小我之境。其表现能力之强 、主题内容之广、风格流派 之众,已与西方19世纪之艺 术歌曲相媲美,足以体现中 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文化之 既有包容又有创造力的特性 。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 》以历史为纲,将中国艺术 歌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部 分,一是20世纪上半叶,二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 革开放之前,三是改革开放 至今。每一历史阶段的阐述 方式也不尽相同,先期主要 以作曲家为基本组织单位, 后期主要是以时间线为主轴 。在此基础上再以题材或者 作曲家为基本组织单位,每 章最后都有简短的小结,总 结这一历史阶段中国艺术歌 曲的风格特征。在每一节中 ,作者尽量以一些代表性强 ,同时又耳熟能详的艺术歌 曲为例,对其进行音乐学和 作曲技术的综合分析。这样 的体例安排既有宏观鸟瞰, 也有微观审视,从而使得本 书既有鲜明而突出的筋骨, 又充满了有温度的血肉。 此书结构严谨、行文通 俗流畅,既有细致的技术分 析,也有翔实的背景资料。 作为专史类的论著,它的出 版定能填补我国在近现代艺 术歌曲研究领域中的某些缺 憾,给予同行学者以某种程 度的学术启发和思维启迪。 同时,该书也可以作为音乐 爱好者的业余读物,扩展其 专业视野。 是为序。 孙志鸿 2022年于山艺文东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