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工程理论就不能建立结构,从最早的建筑希腊神庙、罗马渡槽和哥特式大教堂,到后来的钢结构摩天大楼和飞机框架,设计规则已经存在。然而,本书关心的不是对历史成就的描述,而是结构工程师对有关专业问题的处理方式。
在17世纪,伽利略首先将现代意义的科学引入结构计算,确定梁的破坏强度。在18世纪,工程师抛弃了“极限荷载”方法,并在19世纪初建立了一个正式的设计原则——结构应保持弹性,并对分析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这个原则主导了一个多世纪,直到第一个实际结构的试验证明,被设计师们肯定的计算应力在实践中不能直接被测量。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结构工程已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塑性分析回到了伽利略的极限强度计算,现在强大的新定理为结构工程师的活动提供了支持。
本书涉及的是一个专业论题,但完全采用非数学方式表达。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建筑师和阅读爱好者了解结构设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