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国立戏剧学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1935年创立于南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疏散至长沙,后迁至重庆、江安等地,1940年改名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本书论述了国立戏剧学校的创立背景、办学理念和机构设置等,重点探讨了1935年到1939年该校的演剧情况,分别从演剧的规范化和演剧的艺术追求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对剧校的戏剧理论进行了深刻分析。本书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上立论,填补了我国早期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一项空白。 作者简介 段绪懿,女,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戏剧戏曲学教学、研究十余年,在各类戏剧戏曲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3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剧校创立、办学理念与学校设置 第一节 剧校的创立 一 与剧校创立有关的话剧发展现象 二 剧校创立概况 三 剧校办学理念 第二节 剧校组织系统 一 各种委员会 二 行政管理机构 第三节 剧校课程设置与师资情况 一 二年制招生、课程设置与师资情况 二 三年制课程设置与师资情况 第二章 剧校演剧(上):演剧的规范化 第一节 剧校演剧类型的规范化 一 历届大公演 二 旅行公演 三 募捐慰劳及宣传公演 四 示范公演 五 五分公演 六 “凭物看戏”公演 第二节 排演、演出的规范化 一 排演的规范化 二 演出的规范化 第三节 演剧宣传策略 一 《狄四娘》演出宣传 二 《群鸦》演出宣传 第三章 剧校演剧(下):演剧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剧校演剧剧本的选用 一 剧校剧本选用的制度与措施 二 剧校演剧剧本选用总体特征 三 剧校改译剧剧本的选用 四 剧校翻译剧本的选用 五 剧校本土话剧剧本的选用 第二节 舞台实践的多种探索 一 剧校表演实践探索 二 剧校导演实践探索 三 剧校舞美实践探索 第四章 剧校戏剧理论研究 第一节 剧校剧本与剧作家研究 一 剧校剧本、剧作家研究概况 二 剧校剧本、剧作家研究特点 第二节 剧校表演理论研究 一 剧校表演理论研究概况 二 剧校表演理论研究特点 第三节 剧校导演理论研究 一 导演素质的要求 二 导演的舞台动作设计 三 导演步骤的设计与实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也是一本戏剧戏曲学研究成果,为了体现出本书对话剧艺术本体的关注,也为了展现研究对象的话剧演剧价值,在使用历史研究方法的同时,本书还特别梳理出历史文献里与舞台艺术有关的部分,以期展现剧校在话剧舞台表现上的独特之处,将历史文献与话剧舞台结合起来,利用历史文献,还原剧校话剧导演、表演、舞美等排演、演出过程,呈现剧校排演、演出细节,以详细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对剧校演剧规范化、演剧的艺术追求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归纳,肯定剧校的话剧演剧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