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出懂规矩的孩子
分类
作者 (美)凯文·莱曼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孩子是否不尊重你,不把你的话当回事?
教育孩子是否和打仗一样令人疲累?
孩子是否会撒谎、打人、顶嘴、摔门?
孩子是否缺乏责任感,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本书教你如何快速改变孩子的态度、行为与品格解决从幼儿到青春期,最让父母头疼的难题做既有爱又有威信的父母培养懂规矩、负责任的孩子
作者简介
凯文·莱曼,美国心理学家、广播电视长邀嘉宾、演讲家、《纽约时报》获奖作家。著有关于婚姻和家庭的30本书,包括《五天拥有一个全新的孩子》《要让孩子明事理,不对孩子发脾气》等。
参加了数百个广播电视节目,包括芭芭拉·沃尔斯特的《观点》、CBS的《早间秀》、詹姆斯·罗宾逊的《今日生活》等。
目录
序言
孩子们在联合行动,而且力量越来越壮大
第一部分 莱曼博士的五天育儿挑战赛
星期一:了解孩子的心理
当孩子说“我恨你”,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调皮捣蛋后能轻松逃脱?
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事出有因
在权力斗争中,你永远不会获胜
孩子都是“习惯动物”
如何树立你的威信?
星期二:改变孩子的态度
态度意味着一切
态度是耳濡目染得来的
态度是藏不住的
想让孩子改变,你必须先改变自己
品格是第一位的
三大成功策略
星期三:培养孩子的品格
为孩子设立长远的目标
你是什么类型的父母?
有了情感联系,才能和孩子讲规则
你们拥有的可能并不多,但已经足够了
星期四:树立孩子的自我价值
期望最高,才能得到最好
自尊和自我价值是不同的东西
自我价值的三大支柱
把赞美变成鼓励
星期五:制订战略方针和通盘计划
你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对家里的问题进行诊断
始终如一才是制胜关键
成功的十大要诀
准备好,启动你的计划吧
第二部分 向莱曼博士提问
嘘!这是个秘密!
性格问题
害羞
固执
懒惰/ 无责任心
过分小心谨慎
胆小害怕
迷迷糊糊
健忘
爱炫耀
爱发牢骚
爱生气
爱尖叫
爱拖延
爱打岔
习惯问题
吮吸拇指
尿床
如厕练习
不肯洗澡
不肯刷牙
不肯睡觉
赖床
挑食
暴饮暴食
房间脏乱
吐痰
态度问题
翻白眼
发脾气
故意做蠢事
故意唱反调
在商店里哭闹
用拳头捶打墙壁
跺着脚冲出房间
顶嘴
自以为是
拒绝沟通
对父母不理不睬
摔门
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品行问题
自私
撒谎
说脏话
偷东西
出言不逊
骂人
动手打人
礼貌问题
学习讲礼貌
日常礼节
表示感谢
索要礼物而不知感恩
电话礼仪
责任问题
不想做家务
忘了做家务
总想让大人代劳
不愿与家人合作
想养宠物
学校问题
校园霸凌
遇见不公平的事
破坏课堂秩序
作弊
迟到
家庭作业
体育运动
学乐器
留级
人际关系问题
尊重他人
懂得分享
互相抱怨
互相谩骂
打小报告
待人不友善
权力游戏
在车上争吵
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
同龄人/ 朋友的影响
金钱问题
零花钱
对金钱粗心大意
过生日大操大办
电子产品问题
想拥有自己的手机
喜欢网络社交
沉迷电视或电子游戏
青春期问题
晚上几点回家
想打耳洞
奇装异服
文身和穿环
过分关注身材
吸烟
看色情内容
开车
听奇怪的音乐
其他常见疑问
该不该打孩子?
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
如何带孩子外出就餐?
孩子能不能在外过夜?
后记:快乐日
凯文·莱曼博士的十大育儿准则
序言
实话告诉你吧,从一开
始,孩子们就已经联合起来
了。他们制订了计划,步步
为营,让你暴跳如雷。
不信吗?环顾四周,告
诉我你在商场、小店、餐馆
,甚至自己家的客厅看到了
什么——
蹒跚学步的小女孩坐了
一次旋转马车还不够,还一
个劲地大哭,把妈妈闹得疲
惫不堪,只好让她一连坐了
三次。
3岁的小不点整天尖叫,
好让爸妈满足他每一个心血
来潮的想法。
7岁的小男孩一边把西蓝
花从盘子里拨出去,弄到饭
店的地板上,一边狠狠地瞪
着妈妈,意思是“谅你也不
敢在这儿动我一下”。
12岁的小胖墩让爸爸买
了满满一购物车的夹心面包
、奥利奥、可口可乐和黄油
饼干,就在柜台结账的那一
会儿工夫,他已经消灭了两
袋夹心面包,而爸爸只是无
奈地耸了耸肩。
14岁的小姑娘穿着一身
黑,浑身写满了“态度”二字
,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走正道

16岁的女孩因为爸爸没
给她看电影的钱,就无法无
天地朝他竖起中指,到了晚
上又死皮赖脸地来讨车钥匙

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冲着
爸爸骂道“去你的!”然后扬
长而去。
种种迹象表明,如今个
子还没有桌腿高的孩子都已
经开始发号施令了。他们似
乎成了特权阶级,觉得什么
事都能称心如意,可以理所
当然地不劳而获。在他们看
来,整个世界都欠他们的,
欠的还不只一星半点。这些
小不点贪图享乐的本事炉火
纯青,比青春期的孩子有过
之而无不及。还有很多已经
成年的孩子依然要回到父母
舒适的家里,甚至赖着不走
了。
其实这些事你都明白。
既然你拿起了这本书,想必
是出于某种原因的。你已经
受够了孩子的胡闹吧?是希
望看到家里的状况或多或少
有所转变吧?让你筋疲力尽
的不一定是大事,而是孩子
翻白眼、顶嘴、互相吵架、
对你不理不睬、摔门等各种
不恰当的态度和行为。作为
父母,你不得不和他们持续
做斗争。还有些时候是因为
孩子动不动就跑回自己房间
,对着你气急败坏地喊道:
“你不能逼我!”和“我恨你
!”每天从孩子一起床就得
和他们斗智斗勇,那种疲惫
和压力让你心力交瘁。
也许是孩子的行为让你
难堪不已。例如儿子在商场
里大发脾气,或者是你在家
招待同事的时候,女儿戴着
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打的脐
环和鼻环粉墨登场。或许是
由于孩子的行为而让你没办
法参加某些活动(“哎,亲
爱的,我们还是不要和奥尔
桑一家出去吃饭了吧,你知
道孩子们会是什么样。’’)
又或许你看到了孩子目无尊
长和叛逆的迹象,担心他会
不会愈演愈烈,你知道是时
候该采取措施了。
在书里我会直言不讳。
你任重道远,并且时间紧迫
。我知道这个状况,是因为
我和我的妻子桑德一共养育
了四女一男五个孩子。转过
头看,光阴似箭啊。
作为父母,如果你认为
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
威信,那么这本书会很适合
你。如果你不这么认为,那
么现在就把书放下,去买本
别的书吧。因为我接下来要
讲的东西你可能不喜欢,也
不会去实践,说不定还会跟
朋友吐槽一番。
但是让我先问问你:为
了孩子早上能赶上校车,你
花了一个小时喊他起床,此
时你是什么感觉?有没有更
好的方法?
如果换一种方法呢?要
是你今天早上不叫醒他呢?
假如你什么也不做,会怎么
样?
“但是,莱曼博士,”你
说,“可我不能这么做啊。
他们上学会迟到的,我上班
也会迟到。”
现在你可算是有点头绪
了。
……
我凭什么能保证你和孩
子的关系在短短五天里就能
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
数十万家庭在采取我的策略
后,都毫无例外地发生了以
上转变!
《教出懂规矩的孩子》
不是老生常谈,它是真正有
效的计划。更棒的是,它并
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每个
人都可以做到。想拥有一个
好孩子吗?想成为好父母吗
?那就参加五天的挑战赛吧

星期一,我将揭示孩子
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心理.
以及为什么他总是做那些让
你抓狂的事情;
星期二,我们将讨论父
母都希望孩子明白的三件最
重要的事,以及如何教导孩
子才能让他们永远记在心里

星期三,我们将放眼未
来,你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
的人?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
父母?只要学会我久经考验
的“三大成功策略”,你就能
实现目标;
星期四,我们将一起探
寻自我价值的三大支柱,并
学习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这
些品质;
星期五,你需要扮演心
理医生,我们将回顾一周以
来的教育原则和行动计划,
并准备运用到毫不知情的孩
子身上。
最后,“向莱曼博士提问
”部分提供了对于近百个家
庭教育热门话题的回答,你
可以在这里找到实用的建议

最后就到了我称之为“快
乐日”的那天,也是我最喜
欢的部分。启动计划后,你
就可以坐下来享受成功的快
乐了。
如果你没有半途而废,
我保证你终将获得回报。我
之所以能确保这一点,是因
为我在自己孩子身上取得了
成功。我的几个孩子无论是
学业还是生活方面都很出色
。更可贵的是,
导语
撒谎、顶嘴、摔门、懒惰、不负责任……说了一百遍,孩子也不听?别急,这个心理学家爸爸有办法!
这是美国畅销了十余年的经典家教育儿书,一上市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美国亚马逊家教类图书榜,目前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文字。
本书专治孩子“不懂规矩”“说了不听”,全书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立竿见影的方法和建议!
后记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一
套全新的战略战术,并做好
了准备来应对让你头疼的亲
子关系问题。事实上,你完
全可以坐下来,放轻松,面
带微笑地等着孩子的下一步
行动。因为你已经清楚地知
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
们吼叫的音量和持续的时间
与你有何关系,与你过去是
个什么样的家长有何关系。
而这个小秘密让你能获得主
动,在自家的战场上大获全
胜。
除此之外,你还是个聪
明人(比孩子认为的要聪明
得多)。你比以往任何时候
都更深信,态度、行为和品
格是三个最重要的品质。你
的孩子不仅需要学会这些品
质,而且要在他们的人生中
坚决实行。你需要把这些教
给孩子,并时刻在孩子面前
做表率,在这方面,你对孩
子的意义是和全天下的任何
人都不一样的。就像我曾经
看到过的一张汽车保险杠上
的幽默贴纸:“为人父母就
是步步惊心。”说得很对。
孩子的价值观是从父母身上
潜移默化得来的,而不是教
出来的。孩子在各种年龄阶
段——从蹒跚学步的孩提时
代到惹人恼怒的前青春期,
从不服管教的少年到质疑一
切的青年——你的孩子都是
通过观察你来学习怎么生活
的:
学习你如何应对愤怒、
悲伤和失望:
你如何认可成就、庆祝
喜悦;
你把什么放在优先的位
置;
你如何对待别人和你自
己。
有时这也会让人害怕,
对吗?但同时这也是个非常
刺激的过程,如果你知道如
何利用人类的本能来观察别
人的话。实事求是地说,我
们都爱窥探别人,所以你可
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孩子。
邻居或同事的经历让你
大开眼界,也让你决定了不
重蹈他们的覆辙。你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坚决地认为,
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对于你们中的一些人来
说,使用本书中的方法来激
发这种变化可能并不费力。
你在短短五天里就拿回了主
导权,而这一变化会让孩子
一头雾水,惊讶得下巴都快
掉了。他们会想:以前我这
样做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现在这么做没用了

对于你们中的另一些人
而言,本书将为你们家新的
管理模式搭建舞台,但你的
孩子可能会变得更加抗拒、
更加固执。我们之前讨论过
,孩子就像湿水泥一样——
年龄小,塑造他就越容易;
年龄越大,就越难塑造他,
因为态度、行为和品格的印
记已经慢慢凝固了。
而你们中的另一些人,
可能长年累月和叛逆的孩子
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他
们操碎了心,以至于很多个
晚上都彻夜难眠,但最后柳
暗花明,你的孩子终于改变
了。我要在这儿提醒你几句
:不要自鸣得意,也不要盲
目乐观,自以为掌握了人生
的全部答案。别总是跟孩子
翻旧账,别揭孩子的伤疤。
要为你和孩子对生活有了新
的方向而心怀感恩。
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个《
圣经》中的故事,这个故事
是给家里曾经有(或者现在
就有)浪子的父母看的。故
事中的浪子对整个家感到厌
倦。他焦躁不安,来到父亲
跟前说:“告诉你吧,这个
家实在是无聊透顶。我要走
了,去找到属于我的地方。
这里将成为历史,我走了。

孩子果然就这么做了。
他离开家,过着他想要的生
活。他把钱都花在了花天酒
地和女人身上,挥霍殆尽。
但最后,他幡然醒悟,意识
到连他父亲手下的农夫都比
他强,好歹他们还有口吃的
。于是他回到了父亲家。
整个故事中最感人的一
幕就是,当父亲看到他的儿
子从远方回家的时候,立刻
跑了过去拥抱了他,为儿子
能回家感到欣喜若狂。
我需要向你指出这位父
亲没有说出来的话——他没
有说:“看看这个狼狈回家
的人是谁!独立的生活过够
了吗?”或者“我想你现在应
该得到教训了吧。”这样的
话他一句也没说。
我赞赏并感谢你的诚实
。你展现了自己人性的一面
,用“愤怒”和“尴尬”这样的
词来形容自己。这些可能是
你丈夫决定在餐馆里打克里
斯托弗一巴掌的好理由。
你需要了解的是,孩子
希望获得关注,他们会以积
极或消极的方式得到。在船
上的时候,你们和儿子之间
进行了一场权力斗争,他下
定了决心要让你关注他。毕
竟,你很难对一个4岁孩子
在船上调皮捣蛋的行为视而
不见。
然而,如果你当时按照
我的原则来行事的话——在
湖上,你4岁的孩子开始不
听话,你可以问船长,是否
介意把船停到码头上,让你
和孩子下船。你不需要威胁
孩子不带他去游乐园。你的
孩子将会吃不到午餐,所以
这对你和你儿子都是要承受
的后果——希望你们将来都
会记住。不要发生权力斗争
,因为你平静地掌控了局面
,你的儿子马上就尝到了后
果。
如果你一以贯之地使用
这些原则,并且始终言出必
行,那么到星期五,你就会
有一个焕然一新的孩子。并
在大部分时间里,你的脸上
会挂上微笑。我保证!
我们行动计划的关键是
:始终如一,贯彻到底。我
采访过很多父母,他们说自
己什么办法都用了——打屁
股、停发零花钱、取消特权
等。他们看了各种书,咨询
了一堆专家,但什么用也没
有。他们就像青蛙,从一片
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
书评(媒体评论)
莱曼博士创造的这套方
法,用五天时间,让每个父
母的愿望成真,让做父母变
得更高效、更快乐。
——《纽约时报》
一套把握孩子心理、有
效与孩子沟通、改变孩子性
格与品格的操作方法,一种
独到而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模
式,一本十分优秀的家庭教
育图书。
——《华盛顿邮报》
精彩页
4岁的马修心情很糟,妈妈刚把他从幼儿园接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开车回家的路上,他坐在车的后排,不断地想和妈妈吵架斗嘴。最后,他爆发了,情绪激烈地大喊:“我恨你!’’
假如你是他的家长,你会作何反应?
你或许会:
1.狠狠斥责他一顿。
2.不理不睬,假装他不存在。
3.尝试一种别出心裁的办法,把这种行为彻彻底底掐灭在萌芽状态。
你倾向于哪种选择?
要是你痛骂了孩子一顿,下车时你们两个人都会觉得情绪不佳,浑身不舒服。而且长期来看,这样能解决问题吗?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你都会感到怏怏不快,孩子还会跑到房间里去生闷气。到最后,你们总有一个会道歉,这个人多半是你,因为作为家长,一种内疚感会支配你这么做。你会对自己发脾气感到后悔,很可能还会不惜重金给孩子买礼物来补偿。
如果你不理他,假装他不存在,可能短时间内有用——直到他有求于你。对一个4岁的孩子而言,这大概也就能持续4.9秒钟吧,因为他有太多事情需要你帮忙了,他没办法够到屋子里的大多数东西(比如放在冰箱上层的牛奶)。而问题在于如果你不纠正他的行为,你这一天都会暗自郁闷,还会通过别的事情出气。
马修的妈妈决定这次不走寻常路,尝试一下新办法。她很紧张,不知道会不会管用。她看过太多育儿书,但书里面那么多方法没一个奏效过。马修这孩子都快变成小恶魔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评价孩子,但事实就是如此。
她叹了口气。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手段。她听说这个新办法很行得通,她的三个闺蜜用了以后都说管用。她们说她得强硬一点,拿出家长的样子来,一以贯之地管教孩子,还得坚持不退缩。她明白最后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一看到马修她就狠不下心来。当马修睁着泪汪汪的蓝色大眼睛望着她时,他提出的一切要求都会得到满足。
不过今天不能这样了,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努力尝试新方法。必须得采取行动了,马修已经快把她逼疯。光是上周就发生了好几件事,他不仅在商场里大发脾气,还咬了邻居家的小女孩,因为人家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他。更过分的是幼儿园老师告状说他欺负班里的同学,让她想办法管管自己的孩子。
到家之后,她什么也没说,只管忙着收拾从车上取下来的购物袋。过了几分钟,马修晃到厨房来了。平时厨房里都会有巧克力曲奇饼和牛奶等着他,这是他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吃的。
“妈妈,我的饼干和牛奶呢?”他一边问,一边往厨房平时放这些东西的台面看。
“今天没有饼干和牛奶了。”妈妈郑重其事地说。然后她扭头走进了一个房间,不再理这个她遭了11个半小时的罪才辛苦生出来的孩子。
那么马修呢?他会就这么善罢甘休吗?不会。因为孩子都是习惯动物。马修接下来做了什么?他跟着妈妈也进了那个房间。
“妈妈,我不明白,我每天放学都有饼干和牛奶的啊。”
此刻,马修还是一门心思想得到他要的东西,就像一名职业球员在比赛最后关头还在拼命想要进球。他又跟着妈妈走进另一个房间,说:“妈妈,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恐慌,他开始发抖,“这是怎么回事呀?”
还没走出三步,马修就彻底崩溃了。他跑着去抱住妈妈的大腿(毕竟他还是个小不点),号啕大哭起来:“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说。”
又一个绝佳的机会到来了。妈妈接受了马修的道歉,抱了抱他,对他说妈妈爱他。她还告诉马修他在车上说的话给她什么感觉。三分钟以后,孩子平静了下来,她放开了他,继续做自己的事。
之后马修又说了什么呢?他说:“妈妈,我现在能吃牛奶和饼干了吗?”
马修惊呆了,他张开嘴想再争辩,最终还是伤心地走开了。
那么你认为:下次马修要开口跟妈妈吵架前,会不会先想想呢?
为什么孩子调皮捣蛋后能轻松逃脱?
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孩子不尊重家长,蛮横无理?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威胁利诱、软硬兼施,却不起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P11-1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9: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