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潮起珠江红帆立潮头(广船集装箱分厂引外资求发展实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钟玉权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广船集装箱分厂是六机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早期的改革开放窗口,得到了上级政府部门,包括省、市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本书引用了部分相关历史文件,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各部门,包括经贸、海关、工商、税务、口岸、银行、外汇管理部门等对引进项目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本书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广船集装箱分厂,从1981年正式投产后至1992年,各个时间节点的经营财务数据,以及工厂为发展集装箱生产所作的努力。 作者简介 钟玉权,1943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造船系,经分配进入广州造船厂工作。 1978年11月至1981年8月,参与广州造船厂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建设集装箱分厂的工作。 1981年8月至1983年5月,任广船集装箱分厂副厂长。 1983年5月至1993年6月,任广船集装箱分厂厂长。经历了广船集装箱分厂建设和经营的全过程。 目录 第一章 合作起步(1978.10—1979.2) 第一节 三方携手谋划未来 第二节 珠江岸边选址建厂 第三节 框架协议蓝图绘就 第四节 沐浴春风项目获准 第二章 新厂投产(1979.2—1982.9) 第一节 引资建厂合同签订 第二节 新厂筹建多快好省 第三节 工程竣工验收试产 第四节 中外来宾开工同庆 第五节 合作三方初尝胜果 第六节 国家政策给力支持 第三章 红帆出海(1981.1—1982.12) 第一节 优质高产一年达标 第二节 优化设计产能提升 第三节 合同修改红帆出海 第四节 正式大单合同范本 第四章 市场急变(1982.1—1983.5) 第一节 供销一统关税全免 第二节 还债安排材料转让 第三节 超额计奖增产增收 第四节 市场急变陷入低谷 第五章 走出低谷(1983.5—1987.12) 第一节 山重水复共克时艰 第二节 面向市场寻求生机 第三节 开放窗口改革先锋 第四节 走出困境迎来曙光 第六章 抓好机遇(1988.1—1993.4) 第一节 自营出口操守诚信 第二节 以人为本和衷共济 第三节 抓好机遇再接再厉 第四节 市场乱象居安思危 附录 附录一 补偿贸易引进主要设备表 附录二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三 船公司名称中英文对照及简称 附录四 20世纪80年代主要租箱公司简称 附录五 集装箱材料主要供应商(部分) 序言 今天,中国是世界集装 箱的主要生产国。传统的运 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集装箱运输,因其安全、可 靠、节约、高效,已成为普 遍采用的运输方式。它给国 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动力 和效益,路通财通! 但是,20世纪70年代, 除中国香港和台湾之外,我 国内地(大陆)的集装箱生 产和集装箱运输市场,仍是 一片空白。铁路、公路、桥 梁都不适宜满载货物的集装 箱车辆行驶。国际标准集装 箱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1978年,美国国际集装 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美国 CTI公司)看好中国内地的 租箱市场,主动通过中国香 港寻求在广州合作建厂生产 集装箱的机会,得到内地企 业的支持和响应。 1979年2月,经国家计划 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批 准,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广 东省分公司、广州造船厂与 西域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签订补偿贸易合同,引进美 国CTI公司的集装箱生产技 术和工艺装备,在广州造船 厂东部工地建设了年产1万 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生产厂 ——广州造船厂集装箱分厂 (简称广船集装箱分厂), 并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生产 美国CTI公司的集装箱,5年 5万个,全部由美国CTI公司 包销。 广船集装箱分厂是中国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利用外 资、引进外国技术建立的集 装箱厂。 美国CTI公司是中美建交 后,第一家经中国香港进入 中国内地市场的美国大企业 。 广船集装箱分厂,这个 三方合作推动建成的生产厂 ,于1981年1月正式投产。 美国《财富杂志》曾刊载文 章《一个美国公司无风险的 中国买卖》,报道了广船集 装箱分厂的谈判和合作建厂 过程。 广船集装箱分厂的建立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相 当引人注目。它意味着我国 集装箱制造业实现了零的突 破,开始步人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努力,集装 箱运输逐步被人们认识,它 的好处逐步深入人心。我国 水路、公路、铁路集装箱联 运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长足 进步,大大推进了我国运输 行业集装箱化的进程。我国 在货物运输方面发生了革命 性的大变化。集装箱产业链 逐年得到完善和提高。 集装箱制造、租赁、维 修,以及集装箱原材料、配 件的生产和供给,已成规模 ,成行成市。 集装箱堆放的场地和设 施,集装箱专用的装卸机械 ,集装箱专用的卡车和拖卡 ,已形成专业系统和生产规 模。 大型集装箱班轮,中欧 集装箱班列、中亚集装箱班 列,已成为我国外贸运输主 力军。 我国的集装箱港口和专 用码头规模宏大。世界吞吐 量最大的十大集装箱港口, 中国占了7个。中国已成为 全球集装箱制造和运输行业 的核心。 这些就是当年引进外资 、引进技术生产集装箱的目 的和理想! 回顾40年前广州造船厂 走出的第一步,虽然很微小 ,却是艰难的一步、勇敢的 一步。当时的广州造船厂既 没有专业技术,又没有外汇 资金,但全体职工解放思想 、勇于担当,按照国家的部 署利用外资,实现了集装箱 制造业的起步和发展。 广船集装箱分厂的补偿 贸易外债的浮动利率曾一度 高达23%,正式开展生产活 动后实干一年的利润只够偿 还总投资的利息。从第三年 开始,合作方美国CTI公司 又以市场不好为由,放弃了 包销广船集装箱的承诺。广 船集装箱分厂在没有固定订 单的形势下,走过了四年的 低谷期。广船集装箱分厂依 靠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依 靠职工的吃苦耐劳、艰苦奋 斗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 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 于在1988年偿还了建厂投 资的全部债务。 1987年国际航运业开始 复苏,在此后的五年中,广 船集装箱分厂是中国船舶工 业总公司的机电产品出口基 地企业。面对集装箱需求旺 盛的国际市场,工厂抓住机 遇,多造箱、造好箱,连续 多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1992年,广船 集装箱分厂被海关总署授予 “信得过企业”称号,实现了 国家计划委员会1979年批 文的要求:多创汇,多创利 。 广船集装箱分厂是六机 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早期的改革开放窗口,得到 了上级政府部门,包括省、 市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本书 引用了部分相关历史文件, 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各部门, 包括经贸、海关、工商、税 务、口岸、银行、外汇管理 部门等对引进项目的政策支 持和业务指导。本书比较详 细地记述了广船集装箱分厂 ,从1981年正式投产后至 1992年,各个时间节点的 经营财务数据,以及工厂为 发展集装箱生产所作的努力 。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篇 幅有限,笔者的分析不一定 到位,欢迎指正。 作者 2020年12月于广州 导语 广船集装箱分厂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与外商进行合作的厂家之一。本书记录了广船集装箱分厂从1978年到1993年,引进外资谋求发展的企业创新之路。该厂是由广州造船厂、美国CTI公司、西域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三资企业,全厂职工上下一心,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该厂的成立和发展,弥补了中国现代集装箱制造业的空白,为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十几年的发展中,该厂不仅掌握了先进的集装箱制造技术,而且了解了国际集装箱市场的渠道和需求,还学习了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广船集装箱分厂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本书所记录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全厂职工的拼搏精神,都值得后人了解和学习。 精彩页 第一节 三方携手谋划未来 集装箱,又名货柜、货箱,是汽车、火车、轮船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装货设备。包装传统且存放货物的纸箱、木箱、托架等,集中放在集装箱内,装卸方便,防雨防盗,安全可靠。 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上的巨大变革,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运输体系。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优越性。 结构国际标准化之后,集装箱广泛地应用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水陆联运。对集装箱的装卸和堆放,都是机械化操作,方便、高效。 国际货运中,在起运点,集装箱所装货物由发货人出具包装清单和发票,由海关封箱,“门到门”运输,一票到底;在收货点,收货人按单验货收货。其中,海关全程监管。 集装箱结构牢固,防止货品被日晒雨淋,避免货损货差,操作方便。仓库存储环节减少,简便快捷,降低运输费用,节约商品流通成本。 国际标准集装箱,种类繁多,用途不同,可以用多种材料制浩。 从外形尺寸分,集装箱分为1CC型20英尺集装箱(长20英尺,宽8英尺,高8.5英尺)和1AA型40英尺集装箱(长40英尺,宽8英尺,高8.5英尺)。这两种型号的集装箱是当时最流行的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集装箱。 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是国际统计集装箱的单位,1个20英尺的集装箱是1TEU,1个40英尺的集装箱是2TEU。 从材质分,集装箱主要分为钢质集装箱和铝质集装箱两类。 从用途和结构上分,集装箱可分为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和各种专用集装箱。 营运的国际标准集装箱,必须符合并满足下列有关规定,并取得证书。 首先,集装箱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ISO国际标准。隶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属下集装箱技术委员会TC104,20世纪80年代共有55个成员国,其中“P”成员国(积极成员国)有33个,“O”成员国(观察成员国)有22个,中国属P成员国。委员会下设两个分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制定通用集装箱的国际标准;第二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专用集装箱的国际标准。 其次,国际标准集装箱还必须满足下列有关当局的规定,并取得证书。这些规定包括国际铁路协会(简称UTC)的规定、《1975年国际公路运输公约》(简称TIR)、《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简称CSC)、澳大利亚卫生和运输部门对木地板进行化学处理的规定、船级社检验系统的规定、箱主的技术条件和试验大纲。 全球集装箱化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基本要求和安全保障。 据资料记载,集装箱的制造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为了保密和安全,始创并使用集装箱运输军事物资。20世纪50年代,集装箱开始用于民用,首先以陆运为主,继而发展到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国际集装箱运输兴起,到70年代在欧美已逐步形成科学管理的集装箱标准化运输体系。 经济利益是推动世界集装箱运输不断发展的动力。一批拥有集装箱的世界级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相继出现,包括船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美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国CTI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CTI公司就从事租箱生意,将集装箱租给运输公司以从中获利。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CTI公司已经拥有30万TEU,在世界45个国家都设有办公室,并拥有200多个集装箱堆场和维修点,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租箱公司。该公司在太平洋沿岸远东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都发展了租箱生意,且发展得比较兴旺。但此时,中国内地(大陆)的经济还相对欠发达,既没有集装箱港口,也不存在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国际标准集装箱制造业仍是一片空白。 据美国杂志《运输2000》1981年的报道,美国CTI公司总裁福克斯先生认为,中国领导人毛泽东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了历史性峰会,并在1972年2月28日会后联合发表了《上海公报》,这足以表明中国内地正计划进入世界市场,成为全面贸易伙伴。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