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随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依托网络环境的众包市场正迅速发展。本书针对众包市场信任机制展开研究。第一,以快速信任和基于了解的信任为基础,构建众包市场的买方供应方交易过程模型。第二,构建了众包市场供应方选择因素模型并加以验证。第三,基于正式控制和关系治理理论,构建了众包市场买方对供应方的未来合作意愿实证模型并加以验证。第四,通过案例研究,对研发众包市场的三方信任机制构建提供了理论建议,发展了信任理论在研发众包市场的应用。第五,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众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了相应政策建议。总之,本书以信任理论及其相关构念关系为基础,以众包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众包市场供应方选择和合作关系维系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创新。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众包的研究综述 2.1.1 众包的定义 2.1.2 互联网众包的模式特征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关于信任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信任的定义和维度 2.2.2 快速信任 2.2.3 信任转移和基于制度的信任 2.3 正式控制 2.3.1 合同治理 2.3.2 网站制度 2.3.3 关系治理 2.3.4 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众包平台过程模型的信任分类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过程模型 3.2.2 信任的阶段性 3.3 互联网众包服务平台交易过程模型构建 本章小结 第4章 众包平台中的供应方选择机制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基础 4.2.1 维度一:胜任力 4.2.2 维度二:声誉 4.2.3 维度三:任务一供应方匹配 4.3 研究模型与假设 4.4 研究方法 4.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4.2 内容效度 4.5 数据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一结构方程模型(PLS—SEM) 4.5.1 PLS—SEM的特点和优势 4.5.2 PLS—SEM的计算方式 4.5.3 反映型指标及其检验方法 4.5.4 构成型指标及其检验方法 4.6 结果分析 4.6.1 测量模型 4.6.2 结构模型 4.7 结论和讨论 4.7.1 任务一供应方匹配角度分析 4.7.2 声誉和胜任力与网站制度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5章 众包平台中买方对供应方的未来合作意愿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5.2.1 信任 5.2.2 正式控制 5.2.3 关系治理 5.2.4 未来合作意愿 5.3 测量模型和量表设计 5.3.1 二阶测量模型的四种常规模式 5.3.2 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简介 5.3.3 量表设计 5.4 样本与调研过程 5.5 数据分析 5.5.1 测量模型 5.5.2 结构模型 5.6 讨论与结论 5.6.1 结论 5.6.2 不足与展望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信任理论的研发众包平台构建的案例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背景 6.2.1 欧美研发众包案例 6.2.2 中国创新体系视角下的众包 6.3 相关理论分析 6.3.1 众包与开放式创新 6.3.2 社会信任环境 6.3.3 研发众包平台开发情境下的三方信任 6.4 研究方法 6.5 案例介绍 6.5.1 案例背景介绍 6.5.2 成功案例:某市电子商务报告项目介绍 6.5.3 失败案例:SD项目介绍 6.5.4 数据收集 6.6 案例分析 6.6.1 基于网站制度的分析 6.6.2 基于合同治理的分析 6.6.3 基于关系治理的分析 6.7 基于信任理论的研发众包平台机制设计 6.8 研究不足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我国互联网众包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7.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服务商一任务匹配因素问卷调查 附录2 网络化众包平台调查问卷 附录3 信任一未来合作意愿模型结果对比 附录4 删除善意指标的信任一未来合作意愿模型结果 附录5 定制合同和关系治理的交互作用Smart PLS结果 附录6 SD项目技术服务合同 附录7 研发众包平台调研访谈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