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小孩的春天/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大奖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孙卫卫 |
出版社 |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小小孩的春天》是一本回望儿时生活的散文集,作者通过朴实、简单的文字,从容、自然地述说着小时候的喜欢、小时候的快乐、小时候的期待、小时候的遗憾。作者在写作时,将儿时经历的人、事、物,其中的喜或忧、甜或酸、开心或沮丧、幸福或烦恼娓娓道来,他仿佛又变回一个小小孩,为读者展现了童年时期的一个个生活画面,也借此来回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那长留心间的春天。 作者简介 孙卫卫,生于上世纪70年代,陕西周至人,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室主任、编委等职,现为机关工作人员。初中三年级开始发表习作,中学时曾被评为“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出版《班长上台》《喜欢书》《小小孩的春天》《孙卫卫纯真系列》等文学作品20余部。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杂志十大青年金作家、中国新闻奖等。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和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材。图书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 目录 题《小小孩的春天》 小时候的喜欢 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偷瓜 炸油饼 吃腊八粥 年是给小孩过的 看戏 看电影 照相 坐火车 到西安 小姑姑 体罚 女老师 妈妈的头发 玩过的游戏 小小农民 和我一起长大的两只狗 我的胆小 喜欢书 第一次投稿 语文课 我怕数学 “六一”儿童节 从家到学校的路 邮电所 假如再上小学 偷偷去看一个人 当弟弟很小的时候 抄歌本 名师导读 序言 好读书·读好书·书好读—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大 奖书系”代序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品格 关系着未来生活的品格,他 们的成长将深刻地影响到国 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 文学关乎精神的成长, 儿童文学则更关乎教育与人 格的完善。 随着童书出版的繁荣与“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中 国孩子的精神生活得到前所 未有的拓展与丰富,基本解 决了“好读书”的需求。 “读好书”逐渐成为广大 家长与孩子们日益增长的美 好向往。 什么是“好书”?“获奖”虽 非唯一的维度,但无疑是一 个最为重要的维度。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创 立于1986年,同茅盾文学 奖、鲁迅文学奖一样,是由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我国具 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是我国唯一的纯文学性的 儿童文学奖项。评奖体裁包 括小说、诗歌(含散文诗) 、童话、寓言、散文、报告 文学、科学文艺、幼儿文学 等多种形式。从1986年至 今,这个奖项是中国作协一 项极重要的工作,素以起点 高、规格高和专业性、经典 性闻名。自启动以来,不断 地向社会和广大的少年儿童 推介精品力作,获奖作品基 本上反映了当前儿童文学的 发展状况和创作实绩,几乎 涵盖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 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 所有优秀之作,在思想上、 艺术上均属上乘之作。 在长长的获奖名单上—— 有后来获得国际大奖的 曹文轩、刘慈欣; 也有郭风、鲁兵、柯岩 、任溶溶、郑文光、邱勋、 葛翠琳、金波、孙幼军、樊 发稼、张秋生等一大批老作 家的名字; 目前活跃于童书市场上 的高洪波、张炜、黄蓓佳、 梅子涵、沈石溪、白冰、常 新港、刘海栖、周锐、董宏 猷、彭学军、汤素兰等人更 是获奖的常客; 张之路、秦文君、郑渊 洁、杨红樱、诸志祥、郑春 华、葛冰、冰波等作家不仅 图书畅销,作品还被改编成 各种形式的影视动漫作品… … 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时 空的艺术魅力,是“隽永的 美、永恒的情和浩荡的气” 的三合一精品,是中国少年 儿童代代汲取丰富营养的精 神美餐。2021年是中国共 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值此之 际,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特 推出“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大奖书系”。这套书系计划 收录自该奖创立以来的所有 获奖作品。 十届评奖,精品荟萃; 一套大系,经典毕现。这是 一套为共和国儿童文学树碑 立传的图书,也是我国儿童 文学界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是一座儿童文学宝库的轰然 矗立,也是对文学经典的一 次生动具体的展现,更满足 了广大少年儿童读者“读好 书”的渴求。 更难得的是,福建少年 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很贴心 地为读者们增加了“书好读” 的创意——尊重读者的年龄 特征和心理特征,加入了分 级阅读的建议,为不同年龄 段的读者提供最适合他们的 作品; 聘请国内一线语文名师 齐聚导读,运用视频微课和 形式多样的互动,助力儿童 整本书阅读,引导儿童科学 有效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 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让学生在阅读优质文学作品 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提 升语文素养。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最 好的发展时期,“全国优秀 儿童文学奖·大奖书系”的出 版发行,为疫情后的中国孩 子送来春风化雨的阅读体验 ,送来了作家、出版家的殷 殷之情、拳拳之心。作为一 个以为孩子写作而自豪的作 家,我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和热烈的祝贺。 导语 《小小孩的春天》是一本回望儿时生活的散文集,作者将小时候的喜欢、小时候的快乐、小时候的期待、小时候的遗憾从容、自然地细细述说。小时候认识的人——只见过一次的带我玩耍的小姑姑,偶然碰见我也要爬上大铁门目送她远去的女老师,重视课外阅读、鼓励我们写日记的周老师……现在还时常会想起。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和叔叔一起去瓜园偷来在大桥下大快朵颐的西瓜,深夜等到睡着炸油饼,还在睡觉就被叫起来吃的腊八粥……有些味道再也尝不到。小时候做过的事——夏收时像个大人一样拉车、割麦、装卸麦个,初中郊游时偷偷跑到二十六中为了见周盼红,为了早点拿到自己的信件经常跑到邮电所帮忙分信……现在仍记忆深刻。 书评(媒体评论) 孙卫卫的散文,一直坚 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浮 华,不空泛,语言质朴无华 ;读他的散文,就像和他谈 心,舒朗敦厚,畅怀适意, 如见其为人。 ——金波(中国作家协会 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书中所写的生活,在现 在的孩子看来,就像是小说 和电视连续剧的情节,跌宕 起伏,但那却是真实发生的 故事。作者很想让今天的孩 子们看一看,爸爸妈妈是怎 么长大的,大人都曾经是小 孩,透过这些文字,他们会 回忆起曾经拥有过的春天。 ——樊发稼(中国社科院 文学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 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 精彩页 小时候的喜欢 我小时候,喜欢唱秦腔。每天下午放学快要到家时,都要唱“王朝马汉吼一声,相爷把话说明白”,奶奶听见我唱戏,就知道我回来了。晚上,我和表妹躺在炕上对唱,她扮秦香莲,我演包公,她常常是唱着唱着就没声了,变为轻轻的鼾声,而我一点儿也不瞌睡,还想唱。 我小时候,喜欢看皮影戏。只要在家附近演,都会跑去看,在幕帐前看,也在后面看是怎么演出的。有一年夏天,我特别想把演出团的皮影据为己有,但是,有贼心没贼胆,就用硬纸片自己做“皮影”。“手脚”连接处要用线绳打个结,我不会,让妈妈帮我。我妈妈放下手头的活,一会儿绾一个,一会儿绾一个,一点儿也不烦我。我做“皮影”的技术,是从表哥那里偷偷学来的,他没想到教我,我们也不交流,他可能根本看不上我做的那些“皮影”。 我小时候,喜欢做木活。爸爸是木匠,爸爸有不少徒弟,他没想到要收我做徒弟,也根本没想让我继承他的手艺。我就跟他的徒弟学,我会锯锯子,会推刨子,会抡斧头,还会做小木箱,没有盖子的那种。有盖子的我不会。我做木活,爸爸的徒弟老说我,不好好学习,做它干什么?我说喜欢呀。有一次听写生词,我把“徒弟”写成了“陡弟”,老师说,你爸爸收的是“徒弟”,不是“陡弟”。我后来再也没有写错。 我小时候,喜欢哭,经常脸红。不管面对表扬还是批评,我都会脸红,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被别人欺负了,受委屈了,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会哭出来。我妹妹是干哭没眼泪,还经常在夜里哭,我妈妈总是说她,如果再哭就会把狼引来。我是哭出声来,眼泪也流下来,发自内心的。不过,我晚上一般不哭.我怕狼真的跑来,我妈妈说狼一来就要吃小孩。 我小时候,喜欢玩具手枪。但是爸爸总不给我买,他给我做木制的大刀。爸爸说小孩子玩手枪不好,用枪对着人更不好。可是,演电视演电影的人,不都是用枪指着脑袋吗?他们怎么没有事,都活得好好的?我以为爸爸迷信,后来才知道,是爸爸怕花钱,不舍得给我买。 我小时候,喜欢当老师。我有三个学生,弟弟、妹妹和表妹。弟弟最听话,其次是表妹,最不听话的是我妹妹。我经常批评她,有时还打她,她一边骂我,一边哭,很委屈的样子。我的课堂老是哭哭啼啼。我不懂得循循善诱,老师打学生更不好。我经常用复写纸印试题,考他们,最认真的是我弟弟,表妹和妹妹觉得我是在跟她们做游戏,正式不起来。我说上课了,上课要严肃紧张,要遵守纪律,不要嘻嘻哈哈乱笑乱说话。 我小时候,喜欢淘气,没大没小。奶奶看电视,电视里说普通话,奶奶听不懂,我说狗看星星呢。冬天,和表妹闹别扭,我故意小便在她的棉鞋上,棉鞋是布做的,她拿到火炉上烤,烤着了。妈妈说我是七岁八岁猪狗不待见。我说到九岁就好了。结果,九岁后还是淘。他们说,这个孩子将来可怎么办呀!我朝他们做鬼脸。P8-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