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史诗研究
分类
作者 江林昌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成果通过作者近二十年来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古文明探源工程”等活动所获得的系统认识,在深入总结中华文明起源路径、发展道路与西方文明有鲜明不同的规律基础之上,断定中国汉语史诗系统与西方史诗系统产生的背景不同,因而突破了西方史诗理论、概念和术语的束缚,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汉语史诗概念、术语等,并总结中国汉语史诗理论体系。其中对中国汉语“颂诗”与“史诗”的对应关系还做了专题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江林昌,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等。曾先后师从两代学术大师姜亮夫先生与李学勤先生,在京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古文明探源工程”。曾任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烟台大学副校长、烟台市人大副主任等。出版学术专著《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书写中国文明史》《考古发现与文史新证》等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2020年6月起,担任《(新编)中国通史》“春秋战国卷”主编。
目录
了解民族文化基因,建构古代文史学科体系(代前言)
绪论 世界史诗背景下的中国史诗
第一节 世界史诗问题与史诗学理论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汉语史诗”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第四节 中华文明与汉语史诗及相关理论体系建构
第一编 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第一章 中国史诗的源头:巫诗
第一节 传世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的巫诗
第二节 清华简《祝辞》所保留的原始巫诗
第三节 《诗经》所遗存的原始巫诗
第二章 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与史诗的产生、繁盛
第一节 考古学所证明的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空范围
第二节 “绝地天通”:中国原始宗教的形成与史诗的产生
第三节 “铸鼎象物”:中国原始宗教的发展与史诗的繁盛
第三章 中国原始宗教背景下的史诗综论
第一节 史诗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史诗的存续时间
第三节 史诗的内涵发展
第四节 史诗的社会功能
第五节 史诗的精神原则
第四章 天人之间:天体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第一节 从“图”与“话”,再到“图”与“书”
第二节 考古所见宇宙生成类“图书”史诗、颂诗的讨论
第三节 传世文献中宇宙生成类“图书”史诗的讨论
第五章 地民之间:山川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第一节 《山海经》是配“山海图”的史诗文本
第二节 《楚辞》《淮南子》也是配山川神怪“图”的史诗、颂诗文本
第六章 祖孙之间:祖先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第一节 龟甲版“册”(“□(特殊字符)”)“祝”(“□(特殊字符)”)祭祖史诗
第二节 柄形饰“典”(“□(特殊字符)”)与祖先世系史诗
第七章 图画、甲骨、铜器、竹帛:史诗的传承方式之一
第一节 口耳相传与史诗、颂诗
第二节 图画、甲骨、铜器、竹帛与史诗
第三节 瞽与史、诗与世
第四节 “述而不作”与民族文化传承
第八章 诗、乐、舞三位一体:史诗的传承方式之二
第一节 清华简所见颂诗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结构
第二节 先秦时期诗乐舞繁盛的文明史背景与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编 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与史诗的族内发展兴盛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东夷虞族史诗《韶乐》考索
第一节 由上博简“舜敏学诗”谈有虞族的诗乐传统
第二节 《韶乐》为有虞族的史诗、颂诗
第三节 《韶乐》天体崇拜与《东皇太一》《东君》
第四节 《韶乐》祖先崇拜与《山海经》《尚书》《天问》
第二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夏族史诗《九歌》新论
第一节 公元前20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夷夏联盟与变局
第二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一:变东夷虞族《韶乐》为夏族《九歌》
第三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二:祭地上黄河神、天上云雷神
第四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三:《天问》所载夏史
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商族史诗《商颂》新证
第一节 学术史上有关《商颂》作者、作期的论争
第二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文献学证据
第三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甲骨文证明
第四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青铜文证明
第五节 《商颂》五篇文本分析与《天问》商族史诗合证
第六节 今本《商颂》的流传过程
第四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周族史诗“周颂”“二雅”综论
第三编 中华文明的结构转型与史诗的族外融合创新
第一章 由清华简“颂”即“容”论史诗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由清华简论“颂”即“容”
第二节 颂诗之舞容与神尸:巫术通神的宗教学意义
第三节 颂诗之舞容与威仪:礼仪修身的政治学意义
第四节 简短余论
第二章 原始宗教的衰落与史诗精神的传承创新
第一节 “诗亡然后春秋作”试解
第二节 由《庄子·天下》篇看史诗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承传发展
第三节 大小传统的融合与史诗、巫诗在《诗经》《楚辞》中的遗存
第三章 血缘管理变地缘管理与史诗内容的传承创新
第一节 文化传承融合与《九歌》各篇的整合编组
第二节 文化转化创新与《九歌》润色的经典意义
第四章 史诗传统与诗国文化的民族思维特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第二节 原始氏族社会的原始思维在东西方文明时代的不同发展趋向
第三节 籍田礼是中国早期文明时代有关农耕生产、血缘管理的宗教仪式
第四节 先秦文献所见原始神话、图腾史诗等原始意象
第五节 原始“意象”转化创新为人文“兴象”“寄象”
第六节 原始“意象”、人文“兴象”“寄象”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导语
中国史诗问题的讨论,既涉及东西方史诗概念、术语等理论问题,也涉及传世文献资料的考辨、考古资料的利用等问题,还涉及民族志、民俗学、文化学的比较研究。本书正确把握中国史诗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规律,有利于读者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基本路径,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思维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