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基础》共分为三部分:
上编为“语音准”。从汉语普通话音节入手,以声母、韵母和声调为三大核心维度,在简要介绍理论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练习素材,特别是字词的选择和编排上,声母兼顾韵母,韵母兼顾声母,以期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汉语音节的构成,并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本编也引入了传统戏曲艺术中“四呼”“五音”“六部”“十三辙”的理论和方法。
中编为“发声美”。讲好普通话是基础,掌握科学有效的发声方法是提高。这部分讲解专业的发声理论,从呼吸开始,再到喉部、共鸣、口腔控制,最后到声音弹性,每一节都配有详细的练习方法。本编引入声乐艺术中的音阶练习,配合练习所需的钢琴音阶伴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多元性和阶梯性。
下编为“运用活”。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和自如的发声方法,是提高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能力的基础。这一编精心挑选了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稿件、主持词和台词,以及声乐教育中常用于发声练声的歌曲,目的是希望读者在掌握了正确方法之后,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创作中。创作与基本功训练,二者相互助力,相得益彰。
《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基础》是播音主持从业人员常备读本,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并配以恰切的训练,为后续的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等课程奠定语音和发声基础。
许成龙,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具有多年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和声乐艺术的发声训练方法的经验。
杨帆,国家一级播音员,江苏省朗诵协会理事,苏州市朗诵协会副会长,全国蒲公英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专家评审团成员,亚洲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语言表达专业委员会专家评委,姑苏宣传文化青年拔尖人才。现任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
气息向前流动与气息被小腹向下拉的感觉形成一对拮抗的力量。控制气息流动的关键在小腹。
注:要避免朗读时字字松散,不成语流,即所谓的“蹦字儿”“见字出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传播的理念欠佳。有声语言的意义并非一个字音一个字音的简单“堆砌”, 而在于准确的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技巧的运用下,一个“词音”一个“词音”地连续加工处理,是一种语言的遣词造句在声音层面上的有机呈现,是用词语造句到用声音“组句”的过渡。
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能“说”普通话的“AI播”。众媒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拥有一个好的声音还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对“好声音”的追求永远都不会止步!越来越挑剔的耳朵,只会对“好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声音滋养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语音面貌,热衷于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
这本书秉持“守正”和“创新”的理念:守正坚守前辈们总结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创新多维度系统整合训练材料,全景展示汉语普通话音节特点;进一步借鉴曲唱艺术吐字和发声的方法。
愿《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基础》一书成为你的朋友,与你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