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御窑重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仕民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大清气数将尽,被迫停烧设在景德镇的御窑厂。但慈禧太后却心有不甘,旨令再烧最后一窑御瓷,并要烧造两件重器——龙凤双尊。历尽波折,重器烧成,但其中却有无法示人的隐情。
天地玄黄,江河扬波。在那个波诡云谲、风雨如晦的时代,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围绕制作、管藏、诈取、强掠、守护这两件最后官窑的御瓷重器,演绎出惊心动魄、曲折精彩的故事。御瓷的层层奥秘,人性的种种善恶,国运与瓷运的深度交织,新观念与旧习俗的激烈碰撞,尽在其中,并由此型铸了众多工匠的特殊性格与特定命运。
目录
卷一 窑厂血泪
紫禁城的冬日
御窑厂的去留
补弊之计
重器形制
加烧龙尊
官署对话
瓷土
不一般的茶会
艰难的制坯
费心的选窑
买柴与制釉
满窑
惊险的初烧
戏外有戏
彩绘
惊心的开炉
卷二 御窑余火
御瓷晋京
烧造双尊的隐情
心思
佛印湖边
王先生戒毒
关于御瓷的论争
御窑的余火遗烟
承办出国参展瓷
最后的嘱托
困境中的学堂
痛苦的恋情
泥潭中的挣扎
苦撑办学
求助
险象
无奈的抉择
黯然的婚礼
又添愁烦
卷三 窑宝厄运
茶桌边论瓷
鉴定鸡缸杯
一次约会
日本同学
清明时节
养伤
真情倾诉
珠山八友
征调骡马车
惊天大案
交易龙尊
不静的静园
夜半劫宝
寄存龙尊
猝然遇险
卷四 新窑情思
购置柴窑的风波
交涉
窑厂边的较量
瓷业改良
难耐的酷暑
拍卖龙尊
孟平山索尊
又一次摊款
瓷都劫难
祝老板失算
方浩左书
胜利的日子
辨识龙尊
战后的瓷展
惊见江云炻
二见云炻
向往新窑
导语
朝廷下旨关闭御窑之前,慈禧太后旨令御窑烧制最后窑,要烧造一件传世重器。督陶官奉旨前往景德镇御窑厂,统辖鞭策众工匠,历尽艰辛,穷尽技艺,终将重器烧成。然而,重器解押京城后,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皇帝与太后相继崩逝,督陶官失智,御窑最后烧成的重器也不知所踪……
精彩页
紫禁城的冬日
公元1903年,大清光绪二十九年。冬至。
紫禁城太和殿前的晷针正指到申时区间。西天,黑色和灰色的云涛相互推搡挤压,如山峦重叠,从那重重峰峦的缝隙中挤出的残阳,费力地将一抹抹显得弱而无力的光线,斜斜地投洒到紫禁城内。虽然平添了些许亮光和暖意,却无法荡去殿宇楼阁中的陈旧气息,无力驱走那墙内墙外弥漫着的砭人寒气。即将归巢的几只乌鸦费力地迎风站在端门的最高处,把嘴张开得近乎一个直角,朝西北体和殿方向连叫了好几声,那“呜哇——呜哇——”的拖腔在寒风中带着几分凄厉。
但,这紫禁城主人的心境却丝毫没有被凛冽的寒气和乌鸦的噪声打搅。这片禁地的主人是一位姓叶赫那拉的女人,普天之下都称她为“太后”或“慈禧太后”。据说,在她降生的时候,她家的房顶上一连三日有密密麻麻的乌鸦翻飞,就像飘荡的黑云。有人以此来卜测国运兴衰,或说大清将日月重光,或说大清将坠入暗夜。在慈禧看来,乌鸦不是凶鸟,鸦声不是恶声。这与她的族属有关,也与她此时的心境有关,大半个下午,她都轻松而愉悦,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进了心间,因为她一直在做一件她十分喜爱的事情——欣赏瓷器。
慈禧现在常住的地方是紫禁城中的储秀宫,加上与储秀宫廊庑相连的体和殿,形成了慈禧受贺、理政、就餐、歇息为一体的建筑群,体现的是“前朝后寝”的帝王模式。此刻,在体和殿里摆满了大大小小、五光十色的瓷器,这些瓷器来自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是为太后七十寿辰专烧的寿瓷。自慈禧四十岁开始,但凡逢十的生日,皇家都要专门为她烧造寿瓷,屈指算来,这当是第四回了。
以中国瓷器制作的大势而论,在清朝康雍乾时代,如朝日喷薄,光华极天际地,烧造瓷器的品类和质量,都超越历朝历代,但在其后便如云封雾锁,光敛彩收。然而在光绪朝时,又如晚霞出云,显露出几分落日余晖的绚丽,所以这次烧制的瓷器极为精美。
这次烧造的寿瓷有三百九十多种,共耗银十五万多两。今天陈列了其中的一部分,供太后过目。对一般人而言,欣赏瓷器就像看戏一样,多半是瞧热闹,关注的只是瓷质的细白、造型的雅致、釉色的艳丽、纹饰的漂亮。对慈禧而言,却远不是这样。慈禧虽然读书不多,她的近臣私下对她的评价是带着贬义的“太后能识字”。但她从小受过书画训练,又本禀赋过人,所以能书善画。与此相联系,她的艺术鉴赏力包括对瓷器的鉴赏力,绝然不低。
晚清官窑瓷器的落款与前朝大有区别,除了通常署写皇帝年号,还有一些瓷器署写宫殿的名称,如大雅斋制、储秀宫制、体和殿制、长春宫制等。做这种署款,个中大有原因,这些款名都是慈禧先后住过的宫殿名称,见证过慈禧人生的重要时刻,留下过慈禧人生的深深印记。单是从瓷器署款这一件事就足以看出,太后拥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地位,有着睥睨一切的胆量。
只说几句那“大雅斋”瓷吧。咸丰五年,皇帝在一张洒金宣纸上写下“大雅斋”三字赐给一位懿嫔,这位懿嫔就是后来的慈禧。这三个字被制成两块匾额,一块悬挂在圆明园一座叫“天地一家春”的殿堂内,那悬匾的房间是慈禧习字作画的地方。圆明园被西人焚毁以后,这块匾也被付之一炬。另一块则挂在了养心殿的西耳房平安室,慈禧正是寝居在这平安室的日子里,被晋封为懿嫔,后又在这里生下皇子载淳,既而被晋封为懿贵妃。慈禧被封为圣母皇太后,在养心殿垂帘听政,平安室仍然是她歇息的处所。同治大婚后,慈禧移住长春宫,大雅斋匾也移挂长春宫。为太后四十庆典烧制的专用瓷器款署“大雅斋”,同时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底写“永庆长春”铭文,且书写格式别具一格,都在器身上部横写。可以说,一块只有几尺长的大雅斋匾额,写满传奇,慈禧太后分外珍爱,所以被她用作了瓷器的款识。
那些烧造于光绪初年的大雅斋瓷器,其精美程度几乎可以与康乾时代的瓷器媲美。也许少有人相信,这些个大雅斋瓷器的真正设计者,既不是精于书画的艺术家,也不是身怀绝技的制瓷人,而是慈禧自己,几乎每一件瓷器都融进了她的理念、追求、情趣。所以,她看瓷论瓷自是与众不同。
慈禧明亮而犀利的目光或疾或缓地睃巡在一排排、一件件华美的瓷器上,最后在一个大盘子前停住了。
这个盘子,黄釉粉彩,图案是五蝠捧寿,在靠近口沿的地方,等距离地写有四个楷体红字:“万寿无疆”。最让人震撼的是这个盘子的尺寸,直径约三尺,宛如一个大磨盘,这件大盘是众多工匠费了无数心血,反复多次才烧制成功的。制瓷人的行话是“美器易得,大器难成”,烧制大器对原料、工艺、火候的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闪失,都可能会使瓷器变形变色,出窑后成为次品甚至是废品。尺寸超大是这件瓷器的最大特点和最大看点。
慈禧对这件大盘专注地看了许久,这让许多人大惑不解,其中有一个人则是心如擂鼓,咚咚直响。这人是专门护送瓷器来京的督陶官孙之顺,他非常担心太后对这件瓷器会挑剔乃至否定。因为这件大盘可以说是这批瓷器中的将帅,不仅硕大,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