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肥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阿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看电影》主编、影评人阿郎的首部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五部作品,分别为《如山》《过五关》《正月初六》《毕业生》《肥梦》。《如山》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一家人在挫折困难阻扰下仍旧不放弃,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过五关》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丧妻之后的遭遇;《正月初六》是一个新入职的年轻警察的见闻;《毕业生》讲述了走出校园的困惑;《肥梦》是一个热血、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故事。每个故事篇幅不长,但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情感是真挚的。
作者简介
阿郎,原名黄海鲲。
《看电影》杂志主编,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做得对的两件事:一是看电影,二是写东西。一个愿意相信电影里还有“大象”的人,一个在电影里寻找“大象”的人。
已出版作品:影评集《晚安,人类:阿郎看电影私享笔记》《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并指如刀:阿郎看电影》;小说集《肥梦》。
目录
如山
过五关
正月初六
毕业生
肥梦
后记
导语
无数人的命运汇聚在一起,翻滚成时代的长河,命运看似不可预知,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写好了结局的走势。本小说获得了演员张译、任素汐、段奕宏,导演杨子、李睿珺、张一白等人的好评。
《肥梦》是一个热血、躁动不安的青春期故事。
后记
《肥梦》是我的第一本
小说集,这令我尤其忐忑。
十几年来,我一直作为
一个评论者,以评论别人的
作品为职业。事实上,我从
来没有觉得评论者和创作者
之间存在阶级差别,无论是
创作者的创作作品还是评论
者的评论作品,都在创作的
射程之内,只是方向稍有不
同。
等我真正转换立场,开
始尝试去创作一个小说的时
候,我才知道这个稍有不同
的方向,几乎就是一道天堑
。我需要回到小学生的状态
里,从最基础的架构、最基
本的对白表现开始学习。如
果说这类基础知识,是可以
倚靠技术手段去掌握的话,
我还得面对另一个问题,评
论者是在拆解别人的生命齿
轮,而创作者是在书写自己
的人生密码。总有某一些细
节、某一个人物,不可避免
地沾染了创作者的人生碎屑
。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里,
总会潜伏有深浅不一的疤痕
。令人惶恐的是,这种私密
的角度,需要拿出来给大家
看,还希望大家喜欢,更令
人惶恐的是,大家有权利不
喜欢。
感谢作家出版社,他们
比我勇敢,帮助我完成讲述
的最关键一环,让小说里的
人物得以面世。感谢责任编
辑宋辰辰、杨兵兵,我一直
记得在出版社拥挤的办公室
里,他们和我讲述出版流程
的那个下午,他们让我见识
到了一个编辑的责任心和学
识,在一个个具体事件里,
如何发散出光芒。感谢在我
写作电影评论时,向我提出
写作小说建议的朋友。感谢
在多年前就和我说,你一定
会走上创作道路的几位导演
。感谢第一个发表我小说的
《当代》,感谢在写作期间
一直鼓励我的朋友们。
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创
作和评论存在什么阶级性,
我只是想绕到河对岸,从另
一个角度眺望滔滔的生命之
河。
感谢文字,感激生活。
书评(媒体评论)
《如山》是一篇忧伤的
故事。在富拉尔基的雪中,
我见到了房如山。时间是条
不偏不倚的轴,用放大镜拨
开每一个节点开都会让人瞠
目结舌甚至沉默半晌。人啊
,就是这样一茬茬儿地在品
尝属于自己时代下的千滋百
味的道路上前仆后继。阿郎
老师先用工笔,忽然就换成
毛笔,不打招呼。我平时的
心率是五六十,看至“老猫
叼着幼崽”那一节,心率直
接上到了八十多,直到文末
。掩卷,真想去看看房如山
,在富拉尔基的秋天。
——张译 演员 代表作
《一秒钟》
《过五关》顺畅、生动
、可信,一口气读完。阿郎
老师描写这些人物措辞实在
有趣,看到最后,这些人物
就像是自己真的认识的人一
样,觉得他们鲜活地存在于
这个世上,我觉得不久就会
有人将他们立起来。
——任素汐 演员 代表
作《无名之辈》
绵密的细节犹如一只小
臂上的汗毛一样在我眼前清
晰可见,而这只小臂末端的
手正死死卡住我的喉咙,这
是读《正月初六》时特有的
感受,明明快要窒息了,却
依然被手臂上的汗毛吸引,
它们跟着心跳一颤一颤,不
过分不清是我自己的心跳还
是作者的。应该不是作者,
他太冷静,心跳没这么快。
——杨子 导演 代表作
《宠爱》
《毕业生》像是他用文
字打磨出的一面镜子,我们
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
浅显又深邃,照见命运、照
见世俗,但又远非如此。
——李睿珺 导演 代表
作《路过未来》
《肥梦》的想象力飞得
够高,又有逼近面门的现实
意义。用文字去讲述,可又
有电影一样的画面感。
——张一白 导演 代表
作《将爱情进行到底》
精彩页
1
在我们那儿,大人管最小的孩子叫老小,所以,我管小姨叫老姨,管他就叫老姨夫。
在结婚之前,老姨对我这个叫法很不满,说给叫老了。她让我叫她小姨,我一叫老姨,她就偷偷地掐我脖颈子,揪得咯噔咯噔响,两三下,就一片的青紫,说是给我去去火。
我姥爷和我姥姥是后到一起的,俩人一共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我大姨和我妈是姥爷带过来的。1940年,热河老家闹饥荒,姥爷一家往草绿的地方走,捡着啥是啥,吃老天爷的。我第一个姥姥是饿死在道上的,姥爷背着一个背篓,背篓里装着四岁的我妈,一只手牵着七岁的我大姨,一只手拄着一根柏树做的棍子,从河北走到了黑龙江。
我第二个姥姥,是姥爷在黑龙江认识的。她是一家三口从山东菏泽出来,走到黑龙江的时候,就剩下她和我三姨了。
老姨就是四姨,是我姥爷和第二个姥姥生的,比我三姨小十二岁,差了一轮。
在东北,老小受宠,加上和三个姐姐年岁差得太多,姐姐们都把她当女儿。在我们那儿,我老姨是一个名人,都知道纺织厂印染车间有一个大姑娘,能处对象,处过的对象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可处一个黄一个,二十好几了还没结婚。人长得俊,高鼻梁,大眼睛,腰是腰,条是条。附近的钢厂、化工厂一帮坏小子,有时候会在道上截她,吹口哨,塞纸条啥的。严重的时候,三个姐姐轮流护送着上下班。
关于我老姨结婚之前的事儿,属于说出开头就知道结尾那种,特没意思。处的十几个对象里,有厂长的儿子,车间主任的儿子,电厂的技术员,厂办学校的老师,都是别人主动追的她,也都是别人主动甩的她。只有她们厂的技术员是她主动的,可刚好没几天,技术员就收到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离开了富拉尔基。走之前,让我老姨等他,说一毕业就回来结婚。头一年,俩人一星期一封信。第二年,就两个多星期一封信了,说是学习太忙。我老姨去学校找过他,发现确实是忙,除了课程,还忙学生会的事。
我老姨晕车,坐火车都晕,从富拉尔基坐到哈尔滨,苦胆都快吐出来了。那次见面之后,两人还靠书信来往,保持一个月一封的样子。最近老姨再写信、寄钱都被退回来了,信封上盖了查无此人的蓝戳。算起来,那人也该毕业了。
我老姨夫姓房,家在富拉尔基的东郊,是菜农户口。老姨说他长得像豆杵子,不仅仅是个儿矮,脱了鞋跟我老姨一边高,应该也就是一米六五,还长了一双我老姨讨厌的小眼睛。但没办法,在和我老姨夫结婚之前,我老姨这岁数,加上处了十几个对象的纪录,给了上门提亲的人无限的勇气和信心,都敢把劳改释放的、死了媳妇的拿出来给她看了。摊开在桌上,扒拉又扒拉,拣了又拣,我老姨夫是这里边条件最好的。
结婚之前,我姥爷就不大喜欢这个老姑爷,除了听说他前几年总和人打仗以外,也烦他没事就哼哼唧唧地唱歌,男愁唱,女愁哭,压运势。我妈也不喜欢,说一个男的太能说,命薄。家里就我三姨喜欢他,说我老姨夫脑袋好使,转得快,没准将来就能出息。
虽说是我得叫他老姨夫,可我俩只差了十岁,他结婚那年,我十三,他二十三,我老姨比他大三岁,二十六了。他们俩是秋天结的婚,结在了我姥姥家。
结婚那天,学校的试验田收向日葵,规定不许请假。我放学,直接回到姥姥家,亲友都已经散了。我看见老姨穿了一身的红,眼睛也红红的,和我妈挤在当作新房的里屋,在偷偷地说话。
我老姨夫穿了一套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老高,用发胶定了型,上面还粘了亮片。拎着笤帚,站在外屋一地的瓜子皮和糖纸中间,好像正要清扫。看见我进来,龇牙笑了下,领我到厨房,掀开锅盖,原来偷偷地给我留了四喜丸子。
我和我妈说过这事,我妈说他“还挺有眼力见儿”。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1: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