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中国力量讲给孩子的科技传奇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王宏甲//萧雨林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力量·讲给孩子的科技传奇》是一套专为青少年打造的报告文学丛书。本系列通过介绍中国天眼、探月工程、深潜工程、北斗等中国先进科技成果,塑造典型的科技人物,展现大国工匠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激励他们以科技报国、勇于担当。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由文学家王宏甲原著,萧雨林改写,记述了“中国天眼”巨匠南仁东的成长、科研道路,着重记述他带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团队建造“中国天眼”的故事,为青少年读者揭开“中国天眼”的奥秘,向他们普及天文学、物理学知识,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并以科学家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收获精神成长。
作者简介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让自己诞生》《宋慈大传》《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均产生重要社会影响。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为什么要仰望星空
一 第一次革命性进步
二 第二次革命性进步
三 第三次革命性进步
四 “中国天眼”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南仁东的人生成长
一 青少年时期的南仁东
二 从学徒干起
三 首次把科技变成产品
四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五 总工程师的摇篮
第三章 打开天空之门
一 初入天体物理系
二 卡文迪许和麦克斯韦
三 “小绿人”与“脉冲星之母”
第四章 去看看世界
一 到保尔的家乡去
二 到荷兰去
三 把美术立起来
第五章 因落后而奋起
一 一次历史性的国际会议
二 一份烟熏的建议书
第六章 给天眼找个“家”
一 遥感所的年轻人
二 披荆斩棘
三 贵州来了“国际天团”
四 发现大窝凼
第七章 一场科技的“长征”
一 一个“超级大胆”的构想
二 一颗雄心,两手准备
三 旷日持久的预研究
四 “内外交困”的感觉
五 为什么落泪
六 找回“自力更生”
第八章 尘埃落定
一 关系FAST前途的国际评估会
二 遭遇“滑铁卢”
三 布拉格之缘
四 命运交响曲
第九章 天眼横空出世
一 不能忽略人民的力量
二 索网问题
三 千人大会战
四 秋风编织出七色锦缎
第十章 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
一 争分夺秒
二 天眼“开眼”了
三 正式启用
四 天眼,你会哭吗
五 永恒的纪念
几点寄语 人生成长的四大工程
为人生立一个志向
认真是一种能力
请记住综合能力
请重视你的精神
序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
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
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的需要。当今的国际
竞争首先是科技的竞争。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
家的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行进在新时代,承载着
历史的荣光,肩负着未来的
希望,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人才强国战略,不遗余力地
发展科学技术,大力推进创
新型国家建设。
近些年来,我们欣喜地
看到,中国制造、中国建造
、中国“智”造共同发力,从
方方面面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从青藏铁路到中国高铁,
从西气东输到南水北调,从
“嫦娥”揽月到月球“挖土”,
从“天宫”巡天到“蛟龙”探海
、“奋斗者”深潜,从“天河”
超算到“九章”量子计算,从
“北斗”定位导航到“天眼”望
远探空,从“悟空号”暗物质
探测到“墨子号”量子通信,
从C91 9大飞机试飞到国产
航母出海试航,从港珠澳大
桥到南海岛礁建设……中国
在科技、制造、基建等方面
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成就
,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与高度赞誉。这些杰出成就
,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中国
的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提
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
力。而其背后,则是无数人
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是不计
其数的牺牲与奉献,凝聚着
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和建
设者的辛勤劳作、勇敢拼搏
和忘我奋斗。他们,是改革
开放时代最美的奋斗者和追
梦人。他们身上,闪耀着科
学精神的璀璨光芒,集中体
现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与时俱进的理性态度,勇于
探索、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的优秀品质,默默付出、无
私奉献、科学报国的高尚情
操。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今
天,在我们将要迎来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重
要时刻,我们更加需要在全
社会积极传播和普及科学知
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
导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社
会氛围。
2000年以来,特别是近
十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描
写和反映中国制造、中国建
造、中国“智”造方面杰出成
就的优秀纪实文学,产生了
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但
是,这些作品大多面向成人
,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能够
更好地了解中国辉煌的建设
成就,了解中国科技事业的
长足进步和发展,了解中国
乃至世界科技前沿的一些最
新成果,我们特地邀请了多
位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本
着深入浅出、生动好读的原
则,创作推出一套面向少年
儿童的“中国力量·讲给孩子
的科技传奇”小丛书。
这些读本大多具有丰富
的知识性,亦有较强的趣味
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作家
们通过生动感人的情节,讲
述科学家们励志拼搏的故事
,讲述中国科技前沿发展成
就的故事,讲述中国日新月
异、蒸蒸日上、不断发展的
故事,传递中国精神、中国
价值和中国力量,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
则国强。”我们希望这些生
动形象的讲述,在增长少年
儿童知识和才智的同时,能
够潜移默化地带给他们思想
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引领
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热爱
祖国,热爱我们生活的这个
时代,并且在未来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中,自觉投身建
设祖国、服务社会的伟大事
业,为实现千百年来中华民
族的伟大梦想,做出自己的
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少年儿童创作有益有
趣的作品,于作家们而言是
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因此
,在创作这套丛书时,作家
们欣然接受并且高质量地完
成了任务。对他们的辛勤劳
作,我谨表谢意!长江少年
儿童出版社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精心制作,努力打造
文化精品,这种举动亦令人
敬佩,值得称道。
现在,我们把这套精美
的丛书奉献给广大的少年儿
童朋友,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0年冬于北京
导语
这本书将会向你讲述“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的故事。但是,编者并不只是为了告诉你南仁东有多了不起,也不是为了普及与天眼有关的科学知识。编者希望,它是一部打开你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天性的书,一部着眼于你们的灵魂建设与精神成长的书。你们不仅可以通过了解人类天文学的发展,去翱翔更广阔的知识宇宙,更会在书中收获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创造,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崇高。
精彩页
每个童年,都会对星空感到惊讶。也许,星空正是开启我们“想象”的启蒙老师。人类天文学的发展,就是从“仰望星空”开始的。
你知道人类最古老的自然科学是什么吗?告诉你,就是天文学。我们的祖先从山洞里走出来,实现定居的生活,是因为发明了农耕。如果祖先不会仰望星空,没有最早的天文学知识,不能准确掌握播种的时间,就不会有可靠的收获。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农耕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代灿烂的天文学,是植根于庄稼的民族智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是《尚书》。《尚书》首篇《尧典》里,就记述了尧帝命羲氏与和氏去观测太阳运行、考订时令的事。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历书》,认为我们的祖先早在黄帝时代,就通过考察星象制订了历法。
中华民族从远古走进农业时代,没有比制订历法指导农耕更重大的事了。根据观天象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独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中国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天文学著作。相传作者甘德与石申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记录了800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他们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讲到这里,你已经看到,我们的祖先通过仰望星空创建天文学,建立了农业社会。可以说,天文学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获得了第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最大的果实就是培育出一个农业时代。这对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发展进步,作用巨大。 你见过罗盘吗?中国人把对宇宙各个层次的理解,布置在罗盘各层的同心圆里。没有罗盘,郑和不可能下西洋。哥伦布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麦哲伦完成环航地球,都不能没有中国罗盘。罗盘上有个磁针,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指南针。磁针什么时候传入欧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磁针被阿拉伯人从中国传到欧洲,时间在11 80年左右。
1405年,郑和率两万八干余官兵组成的船队出使西洋。郑和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中国人,是打开大海之门的人。
可以这样说,直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基于先进的天文学成就,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最强的航海技术、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同时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天文学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这句话超越了自然科学,具有哲学意义和人文精神,你会在以后的成长中J慢慢理解。
是的,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曾受到星空照耀。 你也许已经知道了哥白尼。 哥白尼是波兰人,生于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市,那里如今也叫“哥白尼城”。18岁,他到当时的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学医,这期间对天文学产生兴趣。23岁,他到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继续学医,并攻读法律和神学。这时候,博洛尼亚大学有个叫德·诺瓦拉(1454—1540)的天文学家对哥白尼影响极大。
大约在他39岁那年,哥白尼迁居到波兰边境的一座古堡——弗龙堡。弗龙堡里有一座箭楼,本来是用于打仗的,哥白尼在这箭楼里建了个小小的天文观测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进行天文观测。这个观测台一直保留到今天,被称作“哥白尼塔”。
哥白尼是靠肉眼加简陋仪器观察到天体秘密的吗?
不是,或者说不全是。
哥白尼眼睛的后面,还有更敏锐的“思索的眼睛”。
没有思索,就没有真正的发现,也没有科学。
哥白尼颠覆了“地球中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他在去世这天,收到了出版商寄来的《天体运行论》。他抚摸着这本书的封面,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一天是1543年5月24日。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被认为是近代科学的开端。它所带来的不只是科学的成就,还动摇着欧洲千年来形成的哲学和宗教的宇宙观。
哥白尼逝世65年后,也就是1608年,一个名叫利普赛的荷兰眼镜商,偶然发现将两块透镜叠加,可以把远处的景物看得更清楚,由此试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用自己创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天体运动,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学说,但他同时指出,伟大的哥白尼出错了,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P6-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