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烟火巴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蓝勇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烟火巴蜀》是一部散文集,主要由作者的杂论、随笔、序跋等组成。主要内容为作者对巴蜀地区风物与历史文化的讲述和见解,对历史和社会时事的反思与评价,对一些学术问题的探析与考量。是兼具通俗性与学术性的以巴蜀地方文化为主题的作品。本作品分为“巴风蜀韵”“烟火江湖”“学海泛舟”“品读经典”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述及巴蜀地域历史文化;第二部分则多为作者以个人丰富经历为基础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化传承、教育民生的独到见解;第三部分为作者为学术论著所作序跋集,涉猎广泛而不失严肃学术色彩;最后部分则为数篇书评,不仅对学术作品深度解读,更阐发了自己的深刻观点。
目录
第一辑:巴风蜀韵
巴与蜀,中国双子星座文化的代表
三分天下巴蜀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
巴人已远去,巴风依旧存
纵横岭谷中的这群重庆人
回故乡之路——“湖广填四川”与三峡大移民
蜀道难——古人行旅的艰辛与智慧
那些正史决不记载的下层生活百态(一)——船夫、纤夫们的灰色生活
那些正史决不记载的下层生活百态(二)——清代的救生捞尸水手
历史学与重庆人文精神的培养
武隆:北纬30度的奇幻山水与人文杰作
从“貌多蕞陋”到“巴蜀美女”——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嬗变
第二辑:烟火江湖
中国辛辣文化与辛辣革命
天下第一锅:重庆火锅
五笑川菜分家者
饮食江湖的灰色内幕
“孤岛城市化”的后遗症忧虑
中国当代“造坝运动”的历史反思
警察持枪站岗的俄罗斯图书馆
风口浪尖日本行有感
由“温汤”名字归属引发的思考
为何长江流域出美女?
明清国家重大工程与地方官民的爱恨情仇
华南虎事件与历史学者的责任
仅一人懂的“绝学”是怎样的学问
中国古代的历史逻辑与逻辑学误区
高校生男女比例变迁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我的教育梦:“精准学习”下中等教育的“大瘦身”
第三辑:学海泛舟
留住悠悠千古三峡的岁月——《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序
区域历史的别样表述——《重庆历史地图集》序
江湖很热闹,但也混乱无序——《巴蜀江湖菜历史调查报告》序
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
封闭下的挑战与拓进——《西南史地》(第一辑)发刊词
搜罗古代重庆历史的载体——《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序
外国人笔下的巴蜀大地——山川早水《巴蜀旧影》中译本再版序
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
巴渝文化的活态见证——《活在重庆的宝贝》序
边域治理的文化智慧——《历代王朝治理广西边疆的策略研究》序
边域高原垦殖的历史反思——《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序
地域的异动与传统的传承——《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
一部中国世俗石刻的编年史——《大足石刻编年史》序
民族历史文化的现代性思考——《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序
生态文明的个案反思——《生态文明的历史借鉴:以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分布变迁为中心的考察》序
焚道向西——《发现天宫山》序
蒲兰田:一位值得我们纪念的西方人——《<峡江一瞥>译补图注》序
三百多年前西南风土的琐碎记录与现代诠释——《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序
第四辑:品读经典
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兼评李伯重《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
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评《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
连续地理剖面的新切入点探索——评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
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重庆通史》评介
红烧《水煮重庆》
序言
努力做一个食烟火、讲
哲理的巴蜀人
我出生在四川泸州茜草
坝,幼年随婆婆常居纳溪县
石棚镇;4岁随父母迁居川
南盐都自贡,居东兴寺;6
岁又随父母迁移到四川宜宾
县大山中的401电厂(豆坝
电厂,三线建设厂矿);17
岁从朝阳中学(宜宾县九中
)考上大学到重庆北碚西南
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
陆军十三集团军教导大队;
后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的研究
生,在重庆学习工作了四十
多年。所以,重庆直辖后,
不断有人问我是重庆人还是
四川人,我说我是一位生在
四川长在重庆的巴蜀人。
青少年时期的我不知是
由于家教还是遗传,总是胆
小怕事,加上读书时年龄太
小,性格又较为内向,总是
受人欺负,反而是我妹妹成
了我的保护人。不过,可能
正是这种性格,使我能心无
旁骛地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
题,摆弄一些奇技淫巧,如
用硬纸壳做汽车、火车、轮
船模型,或用画笔描绘领袖
人像,高中毕业前后不知天
高地厚去考了两次美术专业
。青少年时,可能大多数家
务是父母和大姐在做,对于
整天摆弄奇技淫巧的我来说
,可谓不食人间烟火。
成年成家后,父母不在
身边,因为妻子的工作是坐
班制,我作为作息自由的老
师就担起了每日三餐的事务
。一日三餐,不能让老婆孩
子饮食有疲劳感,只有变着
花样做各种菜品,反而偶有
所得。后来,又出于工作缘
故到处田野考察,遍尝巴蜀
民间美食,嘴吃多了也更挑
剔了,开始对烹饪历史与文
化琢磨起来,我好像逐渐有
了烟火气了!
食色人性,但记得年轻
时荷尔蒙最强时侯由于对学
术世界的向往,一度强抑对
“色”的本性追求,对于一些
女性的主动表达假装不屑一
顾,现在想起来偶有一丝后
悔。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
开放而充满激情的年代,记
得读书时,学习再辛苦也不
忘记去打篮球、乒乓球,一
不小心成了西南师范大学研
究生乒乓球队员和校学生篮
球队替补后卫。那时候的开
放包容至今难以想象,在高
校是可以课后在教室将课桌
移开跳交际舞的,今天看来
不可思议。学习工作期间,
偶尔还重拾画笔画几笔,有
时也可以为自己的著作画一
点插图。应该说,从我的爱
好来看,我自己认为也是食
烟火而接地气的。不过,所
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从
小胆小怕事的个性一直难以
改变,而面对男女感情的重
情伤感缺点也一直缠绵于身
,应该说我自己的烟火味道
是有缺陷的。
不过,虽然我生活上胆
小怕事,但我认为自己在事
业上的闯劲还是有的,只是
当自己事业开始有一些起色
时,没有想到高处的寒冷,
因我一直缺乏对周边社会险
恶的认知,总将周边的人想
得如自己一样天真单纯。二
十年前,单纯的我真名真姓
地公开起来反对学术做假,
就受到别有用心人的陷害。
七年前,我的家庭变故,本
是一件十分痛苦之事,但却
有人以此对我后来正常的情
感生活进行恶意诬陷,一直
影响到我现在的个人感情和
婚姻生活,也一定程度上影
响到我的事业的发展。不过
,面对曲折和困难,我从来
就没有沉沦过,一直都在笑
对曲折,不断申诉,因为我
相信正义总会到来的。从某
种程度上讲,有故事的人生
经历反而使我在学术研究道
路上更加反思过往、思辩人
生,反求诸学术的解释、历
史的追问。
烟火的学问可能是人间
最危险的学问,因为世界上
绝大多数人都是食烟火的,
烟火的学问自然要受到绝大
多数人的监督和检验。特别
是巴蜀这个地方世俗烟火得
很,二十四史中唯一记载居
民喜吃肉的“食必兼肉”和闲
适好博的“士多自闲,聚会
宴饮,尤足意钱之戏”就是
指巴蜀。宋代的大足石刻硬
是将庄严的佛教伦理演绎成
了一个个世间百姓的生活故
事。清代形成的川菜一不小
心就变成了世界第一平民菜
系,四川盆地一下就成为世
界最大的麻将娱乐乐园,巴
蜀的男人们成了世界上最有
爱心和烹饪手艺的男人们。
当然,四川、重庆的美女自
近代以来也是声名在外,可
能民间“少不人川”的说法,
更多是出于对巴蜀声色的担
心。所以,在巴蜀地区做食
烟火的学问本身是有土壤的
,但做这样的学问也可能因
略知一二的人太多而受到的
监督太多,也是较危险的。
古往今来,那些浸染过巴蜀
风土人情的学人身上,都有
一点点巴蜀烟火的俗气,如
苏东坡、陆游、黄庭坚、杨
慎、李调元、李劫人、童恩
正、袁庭栋、王笛等。
曾开发古代川菜而作《
古川菜序》,不求平仄,只
寻对仗,字里行间也显我的
烟火俗气。
梁州故域,百代天府。
分辰当未,故尚滋味。士多
自闲,野常筵合。好游尚侈
,膳博互济。忆文君当垆,
诸葛种蔓。扬左为赋,道将
传志。太白纵酒,子美遗诗
。孟蜀尚食,宋子游宴。东
坡制羹,山谷腌笋。升庵留
册,雨村著录。四贤三赋,
分不清谁是雅士,谁是老饕

江渝滥觞,四节地薮。
值野为昊,因好辛香。衣食
不期,家多宴乐。食必兼肉
,辛饴相得。想蓟酱芳流,
荔枝色变。巴椒蜀葵,黄儿
细子。蹲鸱蕺薤,苦笋木棕
。乳糖鸳鸯,丙穴鲟鳇。汉
嘉耳脯,唐安索饼。泸州斫
鱼,绵州鱼脍。七菜五
导语
本书是兼具通俗性与学术性的作品。作者在巴蜀大地这个主要载体之上,以饶富谐趣又绝不失严谨学术态度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各式各样的本土人文和历史风貌。此外,作者作为一位历史地理学研究者,以其丰富的田野考察经历为基础,用一种宏观通达而最终落脚于科学具体可操作性的视角,就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传统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民生发展等问题,或探讨阐发,或针砭批判,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观点。本书还收集了一些作者所作的序跋及书评,其对象多为学术论著,涉猎广泛、议论宏深。
精彩页
蜀人是将娱乐社交与工作生活结合得最好的一群人,这是一群自我幸福感指数甚高而乐观的人群。蜀人协调工作与休闲关系的学问既是一种世俗处世的文化,也是一种雅俗一体的学问,当然也就可以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资源。
从古到今,人们都是以“巴蜀”相称,几乎都是将“巴”放在“蜀”的前面,但从历史上来看,“巴”的文化影响远不及“蜀”。其实,“巴渝”作为地域称呼十分早,早在《后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中就时有“巴渝”之名出现。考古文化意义上巴渝文化虽然也很有特色,于、编钟、扁平柳叶剑显示巴楚同风,但巴渝文化的辉煌却远不及蜀文化。就是在古代重庆开埠以前,巴地域内的经济文化也远不及蜀地成都发达,峡路一度是落后地区的代称哟。
重庆地区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地区,高山深谷成为养育重庆先民的地理背景。早期的巴人以江河渔猎、山地狩猎、台地农耕为主,高山阻隔、江河湍急、密林猛兽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养成了巴人尚武、爽直、乐观的胸怀。“质直好义,土风敦厚”“天性劲勇”的记载不足于史书。一首巴人歌谣“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将巴人乐观爽直而张扬的情怀展现在我们面前。秦汉以来大量汉族移民的进入,使汉文化与峡江地域文化有机结合了,但先民仍秉承了传统情怀,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三峡岸边上刀耕火种的山民悠然自得,没有稻米吃,但“未尝苦饥”,时时拱手吟唱“耕耨不关心”。
唐宋时期,中原文化对重庆的影响显得十分薄弱。唐代四川盆地内出了68个进士,但今重庆的地域内仅出了1个;到了宋代,眉州出了861个进士,而当时的恭州(重庆)仅出了4个。那时,重庆还是中原达官贵人墨客骚人被谪贬流放的荒蛮之地,显现“儒化”不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重庆的先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就有“蜀有相。巴有将”之称。从巴蔓子到甘宁、严颜,从秦良玉到钓鱼城守将,从红岩烈士到三峡移民,重庆人的忠烈奉献情怀承传千古。到近代巴蜀出的元帅、将军中,大多数籍贯在旧巴人的地域内,如开县刘伯承、达县张爱萍、江津聂荣臻,南充罗瑞卿,没有一个是从成都平原附近走出来的。
明清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重庆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显现重要,极大地推动了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重庆巴县出Y98个进士,居当时全四川第八位。但这种发展却遭受了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次重大战乱的创伤,重庆地区是当时四川盆地受战乱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大量人口死伤,中古时期的文明受到严重摧残。但随之而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使重庆文化在新的移民基础上得以新生。不过,这时重庆已经大大落后于许多中国其他地区了。
好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十分眷顾重庆人,刚烈乐观的重庆人也从现代文明中吸取了进取向上的核心精髓。近代现代文明传人中国后,1891~庆开埠、万州开埠后,重庆地区成为中国西部接受现代文明最早和最多的城市及地区。以至于20世纪初,重庆有“小上海”的美称,时人感叹成都民风的保守和城市建筑的原始与重庆的民风的新潮、建筑的现代上的差异。那个时代,连万州也成为居重庆后的四川第二商埠。两千多年来领导西南政治经济文化潮流的成都一度落伍了。重庆现代文明的领先地位经过抗战时期陪都建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线建设的强化,更使其成为中国西部现代文明的核心城市。近代工商业兴起后,长江水运繁忙,码头文化发达,“儒化”不足背景下的商业文化更易滋生江湖帮派,一时赤膊光头的“杂皮”成为旧重庆城市社会的一个符号。
可以说,清代以前的重庆文化没有太多的光环,也没有太多的遗产。清代以来的重庆文化完全是新的移民文化,所以重庆在传统时代没有太多的骄傲与光荣,也就没有太多眷念与守成,这就形成了近代重庆人兼容天下、汇纳百川的开放心态。重庆人与成都人一样的乐观超然,如果说古代重庆人吃着粗粮,唱着山歌,乐达开心得很,现在重庆人则光着膀子,吃着火锅,同样也乐观惬意得很。
P9-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