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半生为情半生为史(柳如是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寇研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明末风云变换之际,复社文人致力于匡扶将倾的明王朝,其关键人物与秦淮名妓产生了复杂的联系。其中,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本书由《大唐孔雀——上官婉儿传》的作者寇研执笔,作者以晚明时代风雨飘摇的历史为创作背景,以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爱情故事为一条线,以柳如是的诗词创作为另一条线,以双线并进的讲述方式,完整梳理出柳如是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半野堂
初访  
我闻室
过招
结缡
第二章 尺牍往事 (摘选)
第三章 闺中说剑  
绛云楼   
兵气
说剑
第四章  王朝倾覆 
北都沦陷   
清军入关
聚首弘光
第五章 一年弘光  
党争   
离散
南都破
第六章 年的抉择   
郑成功的抉择   
陈子龙的抉择
柳如是的抉择
第七章 题顾横波所写墨兰册页十首
第八章 隆武之殇    
隆武帝最后的御驾亲征   
钱牧斋引疾南归
陈子龙流亡
郑成功与父决裂
柳如是助饷义军
第九章 永诀   
丁亥之劫   
永诀
戊子之劫
少年游
第十章     
梦江南·怀人
第十一章     
中兴曙光 永历纪事 (上)  
围剿永历
绛云楼失火
第十二章     
策反
永历纪事 (下)  
北伐
第十三章 望海楼    
年  
永历政权亡
第十四章 家难   
弥留   
家难
绝书
第十五章     
西湖八绝句
红豆 (跋)
参考书目  
序言
晚明江南,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那段末
世的荣光,从张岱的 《西湖梦寻》、余怀的 《
板桥杂记》等文集皆可窥见。此背景下,不同于
端谨、严正的北方文化体系,在以 “秦淮”“
西湖”等为地理坐标,亦为文化象征的明末江南
,涌现了一大批性情恣意、旷达的才子才姝。柳
如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少年时代,柳如是师从当世名儒陈眉公学
习诗词琴画,稍长,高调游弋于江南社交圈,与
她关系密切的友人中,不乏汪然明这样的徽州巨
贾,或者张溥、陈子龙这样的名士兼政治意见领
袖。她后来的婚姻故事人尽皆知,她所嫁的钱谦
益,既是著名的东林党的魁首,又是一方豪富,
还是名满天下的文坛一
哥……
与同时代的女性相比,柳如是的年少交游
与婚姻对象的择取都颇为高标,她与晚明政治也
牵涉颇深。这一半是因为她往来风尘,相比闺中
女性,有相对多的社交自由,一半也是她性情中
的热烈与奔放使然。柳如是向往光风霁月、啸聚
天下的名流雅士的疏旷,现代人戏谑的所谓的
“情怀”,她确是有的。
年少交游时所受的种种启蒙,都渗进了她
的骨血,茁壮生长,最终因国破家亡、山河变色
,被淬炼成了陈寅恪先生所述的“孤怀遗恨”。
柳如是现存的诗词绝大多数写于婚前,她
前半生的 “为情”时期,皆能从她的作品中理
出脉络。嫁与钱谦益后,柳如是创作寥寥。这其
中或有 “女德”约束的原因,风尘女子从良为
人妻妾,必须表现出闺中女性的温良,自动隐蔽
于深宅内院,才能为正统所容。但或还有另一个
重要原因。入清以后,钱谦益作为降而复叛的
“贰臣”,为清朝皇帝所不容,其作品一度遭到
焚毁。因此,柳如是婚后纵有诗词留存,此时势
必遭受牵连。不论缘由为何,柳如是后半生 “
为史”的生命轨迹,鲜有文字 “自证”,后人
只能借助钱谦益的政治活动或从同时代人为她做
的小传中加以梳理。
1 64 4年,李自成兵临紫禁城,崇祯
帝身殉社稷,吴三桂开山海关,多尔衮率部入北
京……有学者将大明王朝历史的终结定格在这一
年。其后二十年间,以陈子龙、钱谦益为代表的
遗民,在南方展开了前赴后继的复国运动,那段
风起云涌的血泪抗清史,被史家称为 “南明史
”。这二十年的复国运动,也塑造了柳如是的种
种 “孤怀遗恨”。
钱谦益降清北上,柳如是悲愤交加,抱着
夫妻反目的决心留在南京。数月后,钱谦益幡然
悔悟,引疾南归,从此夫妻二人以隐居为由,迁
到紧邻长江白茆港的祖业红豆山庄,长年在此联
络从海上而来的抗清斗士,散尽家财,资助他们
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抵抗。钱谦益为此两度身陷囹
圄,生死一线,柳如是
四处周旋,全力营救。钱谦益又在柳如是
的支持下,不惜以七旬高龄,数次前往江浙一带
,联络义士,策反清廷官员,为郑怀遗恨”终为
后人所知,得益于钱谦益的知名度,得益于后世
学者对史料中种种蛛丝马迹的用心挖掘,这是柳
如是的幸运,却也是一种偶然。在女性无权参与
任何社会活动的时代,
绝大多数时候,柳如是只能站在钱谦益身
后,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当钱谦益奔走江浙生死
未卜时,柳如是固守家乡,支撑门户,等待丈夫
的消息,承受相应的后果———这是一个缩影,
摹写出乱世中 “女性”隐蔽的风景。
南明二十年,是大明遗民的抗争史,成千
上万的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他们的复国之梦而
战。但他们背后的女人呢?每一个战斗的男人背
后,都有女人在支持,母亲或者妻子,一如钱谦
益背后的柳如是。男人们谱写他们的英雄史诗,
女人们则站在刀光剑影的大时代背后,守护家族
门户,竭力支撑乱世之
中破碎的日常,然后,或者还会承受丧父
、丧夫、丧子,亡国、亡家的噬骨之痛。
这些大历史缝隙中的女性风景,有时仿佛
不值言说,因为于历史进程而言,似乎毫无意义
。但若细细抹开历史烟尘,那些不为人注意之处
,却光芒璀璨、惊心动魄。
成功等人的长江大会战做准备。
但大明王朝的气数终究是到头了。经历许
多次 “抵抗— 失败—再抵抗—再失败”的循环
后,1 6 6 2年,吴三桂在云南诛杀明朝皇
室最后一任留守者永历帝;郑成功夺取南京失败
,远走台湾,继而病逝,清廷封锁了长江白茆港
,红豆山庄从此荒芜,再无与海上联络的可能,
再无复国希望可言。柳如是祝发入道,用她的方
式哀悼故国……
柳如是 “半生为史”,只能存于南明史的
缝隙。她的 “孤怀遗恨”终为后人所知,得益
于钱谦益的知名度,得益于后世学者对史料中种
种蛛丝马迹的用心挖掘,这是柳如是的幸运,却
也是一种偶然。在女性无权参与任何社会活动的
时代,绝大多数时候,柳如是只能站在钱谦益身
后,给予他默默的支
持。当钱谦益奔走江浙生死未卜时,柳如
是固守家乡,支撑门户,等待丈夫的消息,承受
相应的后果———这是一个缩影,摹写出乱世中
“女性”隐蔽的风景。南明二十年,是大明遗民
的抗争史,成千上万的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他
们的复国之梦而战。但他们
导语
柳如是像漫长历史中无数的“她”一样,爱恨悲喜,反抗与挣扎都揉碎在时代的洪流中。“她”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她”有千言万语,又总静默无声,甚至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当拂开历史的烟尘,将碎片拼起,我们听到了她想讲的话,看到了她要做的事,这些不为人知的光芒和惊心动魄勾勒出了“柳如是”。
精彩页
1初访
崇祯十三年 (1640),仲冬。常熟虞山,半野堂。一仆从手持拜帖,一径往半野堂书房而去。有客来访,拜帖具名“柳儒士”。
此时,柳如是泊舟常熟城北门外,菱塘附近,倚舟栏而立,等待半野堂主人的接见。闲暇之余,柳如是想必会仰顾这座名山。虞山,位于常熟古城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山势巍峨峻拔,呈卧虎之姿,东南麓延入古城,自古就有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
冬日虞山,鸟雀尽藏,万木萧索,一派肃杀、森寒,悍然耸峙于长江三角洲腹地,俯瞰万里平原,更显其莽苍雄姿。但不难想象,春日迟迟、莺飞草长之际,苍松翠柏掩映之间,另有一派明悦和清丽。而山中胜迹,远有仲雍墓、言子墓,近有乾元宫、昭明读书台,这一切,柳如是了然于心,如数家珍。
同样她也知道,虞山脚下,有一条叫舍晖阁的清幽小巷,小巷尽头,便是半野堂。半野堂主人,姓钱,名谦益,号牧斋,东林魁首,文坛盟主,一方豪绅。家有一妻两妾,虽年近
花甲,但子嗣薄弱,仅一小儿唤作钱孙爱,养在膝下。
如花美眷,流年逝水。其时柳如是年已二十三岁,相对那
个时代的最佳择婿年纪而言,几至美人迟暮。距崇祯四年 (1631)被逐出 “吴江故相”周道登府邸,柳如是流落江湖近十载。十年来,她频繁往来于江南水泽,奔走于吴越之间。一壁艳名高炽,广交各界名流;一壁张着火眼金睛,在人丛中寻觅人生归宿。此次经汪然明引荐,放舟虞山,柳如是做足功课,志在必得。
钱谦益出迎,发现来访者眉目清朗,形容淡瘦,身量娇小,却青巾儒服,男子装束,一时雌雄难辨。这便是柳如是在历史上的经典出场,史曰: “幅巾弓鞋,着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顾苓 《河东君小传》)
但这幕 “半野堂初访”,历来版本不一。有说钱谦益眼见拜帖 “柳儒士”,系无名晚辈,托故不见,柳如是便呈上自己得意旧作: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其中名句 “桃花得气美人中”传播甚广,当年钱谦益闻之,也曾盛赞 “天下风流佳丽,独王修微、杨宛叔与君鼎足而三”。柳如是于诗作中 “微露色相”,钱谦益恍悟原来是
“桃花美人”来访,赶忙亲自去城外迎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