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畲族情歌 “八秒”合唱团演唱作品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阎宝林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八秒”是一种创新,是在迅猛发展着的中国合唱事业中凸现形成的;“八秒”是一个品牌,经过了很多人的努力与付出;“八秒”更是一个奇迹,在团员不断流动的情况下,竞能始终保持高水准演唱并不断增添新曲目,其中有多少奥秘、经验值得探究……

创新也好,品牌也好,奇迹也好,离不开“八秒”的核心人物——它的创建人阎宝林教授。“八秒”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宝林贡献了全部心血,显然,他是“八秒”的灵魂。

当然,我们还应向为“八秒”输送新作品的作曲家们致敬!“八秒”的塑造,无疑你们也是有功的。

《畲族情歌 “八秒”合唱团演唱作品选集》的出版,即是例证。

作者简介

阎宝林(宗衡),国家一级指挥,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八秒”合唱团创始人、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阎宝林合唱艺术教学总监兼艺术顾问。先后师从刘大冬、焦望曾、马革顺教授。现任世界华人合唱艺术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副主席、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杭州第十届政协委员。先后创建、担任“八秒”合唱团、浙江歌舞剧院等合唱团总监及常任指挥。

他提出了合唱的音色中间值,不同律制对无伴奏合唱的影响,风格在作品中的具象体现,以及现代合唱的哲理化与消费化的必然趋向等学术观点。同时,他在指挥点线、节奏组合的训练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八秒”合唱团作为其教学体系的成功范例,在气息、音准、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语言、风格方面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为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舞台推广项目“八秒之声”的负责人,带领“八秒”合唱团全国巡演24场。发表学术专著4部,和以《无伴奏合唱风格与音律选择研究》为代表的论文七十余篇,及以《畲族情歌》为代表的合唱作品三十余首。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若干,其中《畲族情歌》于2016年被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多次策划、主持、参与全国合唱高峰论坛和讲学等活动。担任国际、国内诸多合唱、指挥赛事评委,以及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合唱总指导。先后指挥团队获得1994年全国合唱比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银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混声团)、银奖(女声团),2007年意大利第七届日内瓦国际合唱节宗教组和传统音乐组金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专业组合唱冠军,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锦标赛青年混声组亚军、青年同声组亚军、青年男声组季军,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锦标赛(辛辛那提)青年混声组冠军、民谣组亚军、女声组亚军,第七届世界复调合唱大赛季军等重大国内外赛事金奖达四十余项;先后与“八秒”合唱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解放军艺术学院合唱团、清华大学合唱团、浙江大学合唱团、西安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中国电影乐团、陕西乐团、浙江乐团等合作。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南京、西安、深圳、银川、齐齐哈尔、广州、济南、鄂尔多斯、香港和澳门等地,以及泰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等国举办专场音乐会达六十余场、学术讲座百余场,并获首届浙江音乐奖、“最美教师”提名奖、第二届李叔同艺术教育金奖、第三届严宽祜艺术教育成就奖,以及浙江省优秀名师、浙江省第五届师德标兵、杭州文艺杰出贡献者、支援边疆德艺双馨艺术家、学生非常喜爱的教师,2000年获第十届法国高盖西国际艺术节“出色合唱指挥家”等称号,被业内誉为中国合唱新动向指挥代表。2014年,美国合唱指挥联盟(ACDA)指挥大会授予其“文化使者崇高赞赏”荣誉。2017年于西班牙第十一届国际合唱研讨会中指挥“八秒”专场音乐会而获得荣誉“杰出贡献”证书,2019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并作为代表受到习近平等几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指挥大师安德里奥评价阎宝林:“指挥准确清晰,音色运用自如,表现淋漓尽致,处理恰到好处。”马革顺大师对他的评价:“厚实的音乐功底,聪颖乐感、与时俱进。”杨鸿年则认为“他是集教学与科研、训练与表演为一体,中国难得的几位中年指挥家之一。”近年来由他培养的许多学生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大赛、教学中已崭露头角。而集合他三十余年教学、演出经验的体系之作——《指挥手势与排演基础——阎氏教学体系》已在2020年出版发行,《合唱集思——阎宝林论文选集》(上、下册)也即将出版发行。

目录

1.西湖
2.蓝柳
3.无词歌·赋格之声
4.无词歌·江河泪
5.畲族情歌
6.下四川
7.那是一个谁
8.谣曲Ⅱ
9.月亮今晚要出嫁
10.这是谁家的月亮
11.陕北风情——情歌
12.卓鲁·西藏牧歌
13.京剧选段·卖水
14.等你到天明
15.本来的模样
16.中国进入新时代
英文目录
“八秒”大事纪
后记

前言

近些年,我曾有幸连续数次聆听“八秒”合唱团(以下简称“八秒”)的专场演出。每次聆听,不仅惊叹其高水准的演唱,还被这个合唱团积累的曲目所吸引,并由此陷入沉思……

我历来认为,一支合唱团的曲目建设是该合唱团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八秒”的曲目建设,显然和“八秒”自创建以来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合唱理念密切相关,与“八秒”的训练体系密切相关。由于“八秒”的合唱理念、训练体系所具有的相对前卫性,它所积累的主要演出曲目,便成为我国在合唱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推动意义的具体体现,成为我国合唱曲库中的崭新成果。我以为,这些生动体现与成果,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一、创新性。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对合唱艺术缺乏全面、深刻的认知,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创作者们的写作。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展开,许多国外优秀合唱作品的不断传人,上述状况已有明显改变,而明显改变之一例,便是“八秒”的演出曲目,特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伴奏合唱,是在创作理念、表现技法、实际音响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

二、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音乐界的人们常说的_句话,意思当然对,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拿音乐作品来说,“民族的”还必须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写作技法相结合,才会真正成为“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以为,“八秒”做得很好。

三、多样性。听“八秒”的专场音乐会,从不觉得单调,这显然与作品风格、技法的多样性和由此带来演唱方法的多样性有关。在音乐会上,你会被演唱作品所吸引,感动,震撼。这是作品风格的多样性给你带来的审美满足。

“八秒”是一种创新,是在迅猛发展着的中国合唱事业中凸现形成的;“八秒”是一个品牌,经过了很多人的努力与付出;“八秒”更是一个奇迹,在团员不断流动的情况下,竞能始终保持高水准演唱并不断增添新曲目,其中有多少奥秘、经验值得探究……

创新也好,品牌也好,奇迹也好,离不开“八秒”的核心人物——它的创建人和掌门人阎宝林教授。“八秒”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宝林贡献了全部心血,显然,他是“八秒”的灵魂。

当然,我们还应向为“八秒”输送新作品的作曲家们致敬!“八秒”的塑造,无疑你们也是有功的。《畲族情歌——“八秒”合唱团演唱作品选集》的出版,即是例证。

愿“八秒”永不止步!

是为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