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华时间简史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双寿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回顾了清华工程训练的发展与进步,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了清华大学工程训练的传承与创新。我国高校工程训练的核心特征就在于其实践性,是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起源于1922年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一直是清华大学校内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在近一百年韵发展历程中,教学实践课程不断完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清华时间简史:基础工业训练中心(110校庆)》通过对工程训练的演变、改革与展望,工程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成果转化及老职工亲历、回忆等材料的挖掘及相关内容的梳理,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对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从创建到发展、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为其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前言序言

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训练中心”)起源于1922年土木建筑馆的手工教室,开始接纳学生实习,然后发展到拥有大学部的金工工厂,再由金工工厂发展到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机械实习厂和抗战胜利后的金工厂。1949年后,根据清华大学不同阶段的需求,逐步发展为校办实习工厂、综合机械厂、机械设备厂、汽车厂、机械系厂、机械厂和科教仪器厂。1996年,学校整合工程实践教学资源,组建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始终是校内工程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基地。2008年年底,训练中心成为教学研究机构,从产业转到机械工程学院,统筹规划、具体实施全校工程实践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

训练中心建设发展近百年来,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奋斗、勇攀高峰,见证了清华大学对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贯重视,记录着无数清华学子的第一次动手实践,引导着他们探索书本之外的奥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训练中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优良传统,一直继承着“真刀真枪”“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直遵循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

训练中心在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理念的发展、教学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和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已经发展为教学基础设施优良、教学管理到位、学生受益面广、示范和辐射作用强的综合性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训练中心也一直引领国内工程实践与创新教学的发展。3门课程获评精品课程,4项教改成果获评最先进教学成果奖,傅水根教授获评最优秀教学名师,工程训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评优秀教学团队。

新时期,训练中心明确定位——工程能力训练基地,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支撑平台,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工程素质教育基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实现中心可持续发展。凝练出了“传授制造工程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体验工程文化、进而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工程训练教学理念,进一步建设集工程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工程文化素质训练于一体的教学体系,提出并实施“学生主体、创客驱动、项目引导、团队合作、交叉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将开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新阶段,训练中心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书通过访谈并记录几代教职工的亲身经历,同时搜集、查阅、梳理近年来的档案文献和相关资料,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反思存在的不足,凝练新发展理念,帮助训练中心走向未来、走向卓越,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
  

姜锡华、白洪烈、张万昌、李家枢、金问楷、胡沛华、徐友春、傅水根、马二恩、李鸿儒、卢达溶、张学政、严绍华、王天曦、来可宜、李而立、武静等退休老领导和老教师为我们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徐友春、杨建新、汤彬、徐伟国、姚启明、李生录、王健美、洪亮、孙凤阳等参与执笔。本书在立项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杨斌副校长的诸多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们的阅历、水平、时间以及资料来源渠道有限,加之近百年来有诸多变迁,因此本书的写作与梳理难免百密一疏。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望海涵并盼指教。
  

祝愿训练中心在历史的长轴上,继续前进,再立新功!

目录

第1部分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的历史演变
第1章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概述
1.1 我国工程教育及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
1.2 我国高校工程训练的发展
1.3 清华大学工程训练时间演变_
1.4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发展现状
第2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起源阶段(1911-1949年)
2.1 手工课的开设和清华学生工程实践的源起
2.2 机械技艺课的开设
2.3 西南联大时期学生的金木工实习

2.4 迁回北平后学生的金木工实习

第3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金工实习阶段(1950-1978年)
3.1 全面学习苏联时期
3.2 全国“大跃进”时期
3.3 中间调整时期
3.4 “十年动乱”时期
第4章 清华工程训练之机电综合实习阶段(1979-1995年)
4.1 在全国高校率先恢复金属工艺学教研组
4.2 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电子工艺实习教研组
4.3 清华大学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
......

作者简介

1986-2001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4~1998.7 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讲师

1998.8~2001.12 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副主任,讲师

2001.12~2003.11 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副教授,常务副主任

2003.12~2009.3 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2009.3~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中心主任,教授

研究领域

先进材料制备和精确成形技术;数字化制造系统;工程实践教育;主持国家精品课《机械制造实习》和《实验室科研探究》,以及讲授《制造工程基础》和《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及管理》等课程;主持完成985工程、211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改造、质量工程等教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创新重点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以及20余项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

获得荣誉

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1项,多次获其他校级教学奖项和集体奖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清华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