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学习者致获良知。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良知,教育者首先应有良知。基于此,本书聚焦学校课程发展,提出了“致良知,得秀气,秉精要”的课程理念。课程即致获良知,发现自己;课程即涵养秀气,提供滋养;课程即秉其精要,促进生长。“致良知课程”之旨趣在于让孩子们“学以去其昏蔽”,发现其本心所具有的良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澄明敞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 致良知课程的旨趣与探索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罗先凤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简介 王阳明曾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他认为,教育就是帮助学习者致获良知。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良知,教育者首先应有良知。基于此,本书聚焦学校课程发展,提出了“致良知,得秀气,秉精要”的课程理念。课程即致获良知,发现自己;课程即涵养秀气,提供滋养;课程即秉其精要,促进生长。“致良知课程”之旨趣在于让孩子们“学以去其昏蔽”,发现其本心所具有的良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澄明敞亮。 目录 前言 让每一个孩子心灵澄明敞亮 第一章致良知: 母语学习的内在价值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致良知”教育是一种走心的教育,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曰:“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他认为,“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能唤醒心灵的钥匙。我校的“知言语文”坚持以“知言”为始,达于“养气”之目的。“知言”即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鉴赏能力。语言鉴赏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学生可以从中吸收中华文明的精髓,从而为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打下牢固基础;亦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心灵的力量及内在的良知,更能让学生在知言语文中享受文学、涵养正气、放飞心灵。 第一节 由“知言”“养气”为浩然 第二节 集“知言”“养气”于一身 第三节 绘“知言”“养气”之蓝图 第四节 编“知言”“养气”五色道 第二章得秀气: 审美教育的生命张力 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审美教育自是承载教育之精要,它是通过审美认知和审美体验,最后直指教育的人文本体——审美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个体内在精神的召唤与心灵情感的陶冶,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与灵魂。直面生命本体的教育,才能真正唤醒个体精神和主体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命的本质是超越于人的感官世界的精神生活,它给予我们生活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孩子用审美态度对待生命才是生命教育的灵魂。我们设计的“灵动音乐”正是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审美体验,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并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节 孕育多彩灵动生命 第二节 感悟音乐的真善美 第三节 谱写多彩灵动乐章 第四节 奏响多彩灵动旋律 第三章秉精要: 逻辑思维的清晰精到 一如古人所言“今世教童子读四子书者,往往摘注精要者读之”、“读书初如不措意,已尽得其精要”,人心自秉其精要。我校将数学学科课程理念定位为“人文数学”,学生不仅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还体会数学的历史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及相应的人文价值,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数学探索的热情。我们希望数学教育不仅仅是“1+1=2”的单纯知识传递过程,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是一种数学文化历史的传承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 第一节 感受数学智慧 第二节 欣赏数学智慧 第三节 生成数学智慧 第四节 造就智慧人生 第四章行正道: 身心健康的活跃姿态 王阳明说:“空谈误事,唯有做,才是正道!”他认为:“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这就需要内心的无比强大。而内心之强大,来自于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从容面对人生所有的逆境和苦难,亦能坚持在逆境中行正道。我们以“悦动体育”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悦”即体育运动要开心、快乐,围绕健壮、健美、健康的目标,每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中滋养健康的身心,练就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涵养出浩然正气,这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 第一节 增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 体验运动乐趣 第三节 演绎健美人生 第四节 拥有健康体魄 第五章顺天地: 高瞻远瞩的文化视野 阳明先生云:“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目应观万物,心应感万物,清醒地认识万物,而能心怀豁达,高瞻远瞩,提高人的生命之美。学习英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丰富认知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学生与各国青少年的沟通和理解。我校的“乐雅英语”课程群以胸怀世界的信念给学生提供视觉方面真实的经验,通过大量的听和读来感受英语的发音韵律和语言的整体结构,感受到英语言的原味及内涵;带领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一节 擘画世界语言之宏图 第二节 做扬中国文化之使者 第三节 构建七彩斑斓之世界 第四节 担负世界文化之使命 第六章向光明: 澄明敞亮的探究精神 王阳明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云:“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遮蔽,因此需要拂去心上的尘土,使得本心再显,心向光明,心灵澄明敞亮。“知行物理”课程的核心价值是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物理思维模式,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将是学生终身自带之能力。知行物理,知必表现为行,不行不算真物理。学生拥有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养成对物理发展过程、物理发展的科技前沿关注的习惯,如此“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受益终身。 第一节 知行合一培兴趣 第二节 格物致知提素养 第三节 学思结合重拓展 第四节 问题探究促成功 后记 作者简介 罗先凤,南昌阳明学校校长,带领学校教师进行课改建设,以五育并举的要求为目标,探索从实践——评估——研讨——开发——再评价这一开放课程体系的研究,并形成了“致良知”的学校办校理念,带领全校师生建设培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学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