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茅草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谈怡中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展现了中国农民不断富裕的精神风貌,中国农村飞速发展的社会面貌。同时,书中还树立了以李开苹为代表的优秀青年干部形象,真实反映了国家对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人类壮举的强大信心和坚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李开苹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长在贫困的茨茅村,这里的乡亲们多年来想要摆脱贫困但始终没有选对方法。李开苹在老师的帮助下,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在党的培养下,她走上领导岗位,致力于脱贫攻坚,为茨茅村招商引资,科技兴农,带领乡亲们改变了家乡贫困的面貌。
书中还穿插了近百首中华通韵诗词来喻人抒情,情因景深,意境深远。
作者简介
谈怡中,男,安徽省南陵县人,南陵师范学校毕业,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级职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芜湖诗词学会副会长。著有诗集《晓色云开》(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近年有十余首诗词在《中华诗词》杂志上发表。论文《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传统美学与当代价值刍议》《黄鹤楼下江横渡》分别入选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和第八届年会。
目录
第一章 茨茅村
第二章 奇妙的婚姻
第三章 小开苹送奶奶出嫁
第四章 我去参加解放军
第五章 李望插锹拦路
第六章 汪濊老师的婚姻要“扶贫”
第七章 结婚申请书上学生帮签名
第八章 珊妮是“肥水”不流外村田
第九章 我的儿子我做主
第十章 写给老师的求救
第十一章 “傻子”换亲
第十二章 开苹愿意“换亲”
第十三章 李望要开苹写学费欠条
第十四章 定了亲无心服役
第十五章 结了婚无心上岗
第十六章 王蓝花与来贵动真情
第十七章 家里来信要李开苹回家结婚
第十八章 放弃换亲另有追求
第十九章 来富站街望风
第二十章 王小福误入“旁道”
第二十一章 王大妮消灾
第二十二章 远方姑娘来“结婚”
第二十三章 风折了“茅草花”
第二十四章 “春天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世事难料
第二十六章 李望收女儿的红包
第二十七章 重任在肩
第二十八章 李开苹的父亲李望也要扶贫
第二十九章 王大妮上电视
第三十章 大王冲出温饱线
第三十一章 靠着墙根晒太阳
第三十二章 谁让我失去了许多
第三十三章 李开苹的纠结
第三十四章 亲情的烦恼
第三十五章 茨茅村的欣叹
序言
茅草花香
长篇扶贫小说《茅草花
》初稿,发到我的微信里
时,我有点兴奋。书稿通
过一个小小县城的故事,
虚实相间地描写和记录了“
脱贫攻坚奔小康”这一伟大
时代的人和事。
谈怡中已出版了两部长
篇小说,《欲望》警钟长
鸣,勤劳致富是根本;《
茨山庵》烽烟滚滚,革命
烈士浴血奋战,让我们“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打开
他创作的又一篇长篇小说
《茅草花》,一股馨香扑
鼻而来。它把我们带进一
个“荒土春来劲草生,茅针
凝露满山青”的神奇境地,
一个个极为生动的与贫困
抗争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
前,一个个鲜活向上的人
物向我们走来。
一、情节构思艺术
在小说作品的特定艺术
描写中,情节要求的是有
真实感,它的生命基础是
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应
该是合乎情理的或是合乎
人情的。这种情理或人情
又应该合乎一个时代的伦
理观念。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
社会生活提供了很多伟大
的动人的情节。谈怡中把
这一时代的令人激动的脉
搏,体现在他的作品里,
这种成功也就是主题的和
现实主义的成功。
我们翻开小说《茅草花
》时,时代的脉搏跃然纸
上。茅草花盛开时节,李
开苹出生了,父亲李望既
喜又忧,喜的是有了两个
儿子,又添了个闺女;忧
的是多了张嘴巴吃饭。小
说从此拉开序幕。茨茅村
是个典型的“冒顶村”,荒坡
多,田少干旱,年年歉收
,饥饿总在李望家门前徘
徊。他冒着“专政队”来割资
本主义尾巴的危险,白天
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偷
着把与邻村交界的荒坎开
垦过来种菜,贴补口粮不
足。一旦听到“包产”的风声
,李望迫不及待地横锹拦
路,不让生产队社员下自
家门前的田。这是情节的
开端,力争温饱,也是人
类生存的最简单要求。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
,“温饱”首次被茨茅村的家
家户户迎进了门。李望满
足了,计划着做房讨媳妇
,让女儿劳动帮贴。他扔
掉子女的高中入学通知单
,不让他们上学了,认为
守住了一亩三分田,就守
住了幸福。
儿子们的抗争无效,又
不愿满足现状,寻找致富
之路。大儿子来富听说“玩
三张牌”挣钱快,帮玩牌的
望风,差点被抓;二儿子
来贵自学裁缝,挣点钱又
因为妻子集资进乡办企业
被骗而倾家荡产。这是情
节的再发展,本来靠读书
能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前景
,然而被落后的小农思想
掐断了。
作者为了小说的情节更
加丰富,又浓墨重彩地描
写了茨茅村各色村民为致
富而误入歧途,最终认识
到唯有勤劳才是致富的唯
一渠道。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
以求的理想,也是社会主
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本
质要求。小说中的主要人
物李开苹,当上县委书记
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
定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
坚战。茨茅村的贫困户,
被列入精准扶贫目标,搞
养殖,种大棚,一个不落
地脱贫进小康。这又把小
说的情节推向高潮。这种
情节架构具有坚实的支撑
力,情节中的人物行为,
也合乎情理,能成为广大
的同时代以及后来人的永
久记忆。
只有作者在自己的亲身
经历中,体验了这种伟大
时代的情节,才能够在作
品中艺术地构思出这些情
节,这也是《茅草花》散
发出一缕缕馨香的原因。
二、人物形象艺术
李开苹是《茅草花》小
说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
。她出生在贫困的茨茅村
,又养在旧观念深重的小
农家庭,却从小就生成不
同寻常的性格。正像她父
亲李望说的,像茅草花,
有“野性”不好对付。
李开苹的父亲为了存钱
做房给儿子讨媳妇,要开
苹自己“创收”读书,比如放
鹅,早上上学前把鹅赶到
地里放饱,下午放学回家
再把鹅赶到地里放饱,等
鹅长大了卖了做学费。开
苹想念书,噘着嘴也只好
同意了。这些描写艺术地
展现了李开苹对读书的渴
望,再大困难也要克服。
书中有段回忆描写,更反
映了开苹的读书意志之坚
。开苹因为雪天路滑,跌
进了水坝。汪濊老师上班
路过发现,救起了开苹,
把她送回家。她换了衣服
,继续跟着老师上学。“鸟
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
先读书”,李开苹从小立志
读书,做一个上进的人。
李开苹初中毕业时,父
亲李望要她停学换亲。她
知道拗不过父亲,先用“缓
兵之计”同意换嫂子,但她
搬出《婚姻法》保护自己
,说自己没有达到结婚年
龄,还要读书。父亲以拒
绝提供学费相要挟,幸好
有汪濊老师夫妻出面帮助
让她上了县重点高中。
开苹这个人物,在学习
、磨炼、隐忍中成长。
师范大学毕业的李开苹
,被调入一个乡村中学担
任校长时,发现学生交不
起学费,农民负担很重。
李开苹根据学生家长的实
际情况,写了一份报告递
给镇政府,要求对困难学
生的学费实行“缓、减、免”
。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小
说中的主人翁有经历、有
责任、敢担当,初步展现
了人物性格的优点。
接着,作者把笔调一转
,李开苹当上县委书记,
走上领导岗位,一头扎进
脱贫攻坚战的日夜中,显
得又是那么自然和充满希
望。
李开苹在会上,要求村
书记魏荣和村主任李来富
,充分
导语
打开长篇小说《茅草花》,一股馨香扑鼻而来。它把我们带进一个“荒土春来劲草生,茅针凝露满山青”的神奇境地,一个个极为生动的与贫困抗争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个鲜活向上的人物向我们走来。长篇小说《茅草花》,不但馨香浓郁,还叶绿花白。读了闭目回味,我们这里的山不穷,水也不尽,养育的这一方人,有能有志,能脱贫能致富,还是那样的冰洁渊清,光风霁月。
精彩页
第一章茨茅村
省里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一结束,春谷县委书记李开苹就回到县里。不顾自己的旅途劳累,她又赶往茨茅村查看“通往小康路,最后一公里”的公路建设情况。茨茅村是县里的重点扶贫对象,每当她站到茨茅村的山头上,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静:一个“贫”字,差一点让她……1970年,五月初八,李望家茅草屋门前的茅草花开放了,婀娜多姿,轻盈洁白。李开苹也在这个时候呱呱坠地了。接生婆说:“恭喜添个闺女。”李望老婆花妮忘记了刚生产的疼痛,高兴地笑了。李望也哼起小调,坐在大门外吧嗒吧嗒吐着烟圈。老婆花妮已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李来富,老二叫李来贵。李望想,要想我两个儿子富贵,必须离开贫穷。如果女儿起名叫李(离)开贫,将来长大嫁出去了,我家的贫穷不就带走了?两个儿子不就富贵了?对,女儿就叫李开贫!可他转念又一想,这个“贫”字有点扎眼,换个谐音字“苹”吧。他连忙走进房间,把刚才的想法告诉花妮,花妮把女儿搂得更紧了——我女儿有名字了,叫“李开苹”。
李望又走出门来,在小院里来回转着。看到门前的茅草花,他低头“唉”了一声。只要认真读这首词,就知道李望“唉”的原因了。
鹧鸪天·茅草花
荒土春来劲草生,茅针凝露满山青。
鹧鸪催雨甘香裹,一缕风驰惊柳莺。
花若雪,笑浮声,看谁卓越有诗情。
白云为伴根连地,抖落寒霜又复兴。
李望心想:茅草花开放,女儿出生,这个丫头若像这茅草花般柔韧倔强,将来可不好“摆布”。
李望的爷爷,是从江北一担“挑”到春谷县的,本想找个肥沃的地方落户,可这样的地方都被人“拖锹为界,插草为标”了。只有茅茨村这个地方,土瘦山荒,没人举锄。他爷爷就找了个远离别人家的小山窝,搭棚住下,挖塘开田。
李望的父亲李北继承了上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晚上牛角挂灯笼犁田。大家脚搭板凳张口吃饭,你喝一碗茶,他吃完一餐饭,转身下田了。拿现在的时间一对照,他吃饭顶多用十分钟。
李望的母亲鲁珍是县城里的姑娘,鬼子进攻时,跑反跑来的。这是李望爷爷求之不得的,正愁着家里还穷,儿媳妇没处找。
李望五岁时,全中国解放了。李北想,自己的老婆是战争送的。现在迎来了新时代,如果儿子成人了,家穷讨不到媳妇,这个家就断了。
于是就想给儿子李望定个娃娃亲。
李北和家住东边村的任义有交往,每年农忙季节,两家经常换工。这一天李北帮任义打稻,收工吃晚饭时,任义的女儿小花妮也和大人一起趴在饭桌上吃饭。李北看见花妮非常可爱,就抱起她坐在自己腿上。小姑娘花妮也不认生,指着碗里的咸鸭蛋,喊着李伯伯帮她夹,跟李北亲热得很。李北突发奇想,问任义小女儿几岁了。任义答说今年四岁。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