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晚期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其核心思想是四个字:孝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对孩子的居家、外出、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则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内容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极具教育意义。 为了便于孩子理解记忆,本书以原文大字注音,加上言简意赅的注释和译文,并选编相应的故事,配以精美的插图,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 李毓秀(1650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在年轻的时候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20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目录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故事·卧冰求鲤 泛爱众,而亲仁 故事·映雪读书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故事·孔子教子 父母教,须敬听 故事·挨杖伤老 冬则温,夏则清 故事·黄香温席 出必告,反必面 故事·李皋瞒母 事虽小,勿擅为 故事·刘备教子 物虽小,勿私藏 故事·陶母退鱼 亲所好,力为具 故事·哭竹生笋 身有伤,贻亲忧 故事·董卓的恶行 亲爱我,孝何难 故事·芦衣顺母 亲有过,谏使更 故事·苦心劝父 谏不入,悦复谏 故事·李世民哭谏追师 亲有疾,药先尝 故事·亲尝汤药 丧三年,常悲咽 故事·王裒闻雷泣墓 丧尽礼,祭尽诚 故事·蔡邕孝母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 故事·七步诗 财物轻,怨何生 故事·李勉埋金 或饮食,或坐走 故事·杨乙行乞养父母 长呼人,即代叫 故事·信陵君请侯赢 称尊长,勿呼名 故事·真人不露相 路遇长,疾趋揖 故事·曾子避席 骑下马,乘下车 故事·卫玠倾城 长者立,幼勿坐 故事·玄奘离座 尊长前,声要低 故事·魏昭熬药 进必趋,退必迟 故事·孔子见老子 事诸父,如事父 故事·杜环代人养母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