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对介入式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为课例教学设计及其理论基础、实验探究活动、典型习题解析、化学学科思维探究等四个部分,包括课例、习题、微课和实验探究等,运用情境素材构建介入式教学模式,兼具创新性、情境化、思想性等特点,操作性强,使用价值高,可供广大一线化学教师、化学教研员、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等参考使用。
课例教学设计及其理论基础
来自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与勒夏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转化率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金属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实验探究活动
竞争反应背景下Fe3+与SO3-反应类型探究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以少量OH-与NH4+、HCO3- 反应为例的反应类型探究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久置硅酸钠溶液的“另类”现象研究
典型习题解析
从“纸币成分”的思维路径看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从“相互作用力”看水的性质——用“大概念”探讨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路径迁移形成路径研究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学习迁移思维探究
——由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Ⅰ第8题引出的思考
从证据推理角度看试题的分层考查功能
——以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6题为例
化学学科思维探究
从关键能力角度看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模型认知在解构认知冲突问题中的应用
从素养水平分层角度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平衡观
——以探究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为例
从大概念“稳定性”角度看物质转化观
以“平衡移动与平衡转化率的变化”为载体的化学学科思维探究
探究平衡体系中反应物浓度增加其平衡转化率如何变化……
张道年,佛山市中学教师,佛山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优秀青年教师,佛山市禅城区名班主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曾获佛山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2017年)、佛山市高中化学教师解题大赛特等奖(2017年)。近年来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实验教学与仪器》《广东教育》等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持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佛山市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