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海研究院金融课题组研究撰写,主要对上海金融发展及用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与了深入研究,包括:推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合理发展长三角供应链金融,城市商业银行推进长三角普惠金融创新,加强统一协调的长三角金融监管,政策性金融支持长三角农业一体化,建设科创板良好的金融生态,探索上海自由港建设促进国际金融中心进程,打造上海国际金融特殊机会交易中心,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律体系九个课题。
序言1实现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金融适度
白钦先
白钦先,我国著名金融学家,辽宁大学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第四届、第五届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亚太金融学会中国理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特聘教授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2017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与2012年“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我的学生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杨涤博士告诉我,近期由他牵头组织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完成一组金融研究课题,即将汇集成册并予以公开出版,由于课题组的成员有好几位是我的学生,杨涤邀请我写一篇短序。我现在由于年龄渐长且身体欠佳,不能写长篇文章了,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金融研究的老学者,对于中青年学者的迅速成长并能独当一面深感欣慰,便欣然允之。
中国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在逐步崛起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与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在继续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毫无疑问,金融的作用至关重要。早在1998年,我就提出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现在看来,这个理论的观点与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依然适用于当前的中国金融分析。金融是资源的核心要义,即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要适度,金融过度或者金融压抑都是不正确的。金融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偏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就会形成泡沫经济,进而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用一句话概括即“金融必须坚持不懈地依赖于、依从于、服从于、服务于实体经济”。
近几年来,中央已多次明确指出:金融应该回归于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投机应该被抑制。金融行业的平均利润不应长期高于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避免经济的空心化、空洞化和泡沫化,才会促进就业,带动现代服......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金融一体化研究报告 杨涤
上海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长三角金融供给侧改革研究报告 主父海英
城市商业银行支持长三角普惠金融创新研究报告 黄鑫
上海联动长三角城市尝试全流程监管,防范非法集资研究报告 卢颖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助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研究报告 张坤
上海促进科创板优良金融生态研究报告 蔡晓月
上海自由港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互促进研究报告 禹钟华 等
打造上海国际金融特殊机会交易中心研究报告 陈阳 等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律适用体系研究报告 王海峰 等
金融课题组由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杨涤牵头组建,成员由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远洋资本、江苏银行、光大银行的九位博士组成,既有来自智库、科研院所的学者,也有金融第一线工作者。金融课题组成员均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思维敏捷活跃,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紧紧围绕中央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从金融视角予以持续、系统和专业的研究。
杨涤,辽宁大学金融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已公开发布专业论文和经济金融述评文章100多篇,许多文章被国内著名财经网站转载。参与和主持过多项国家及上海市政府部门相关课题研究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金融改革、金融资源配置、新资源及经济发展理论、国资国企改革和国有不良资产处置等。代表作:《金融资源配置论》(专著)、《21世纪新资源理论——关于国民财富源泉的*新研究》(专著),《21世纪新资源理论——关于国民财富源泉的最新研究018大众版》(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