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本书梳理了文天祥的人生经历,记述了他可歌可泣、浩然正气的一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他对家国民族的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必将流芳百世。 目录 导读 潭州论事 茅庐问略 勤王受阻 廷议争锋 损兵折将 临安围城 义使皋亭 镇江脱险 辗转流离 重召义旅 苦战扶危 遇袭被俘 千秋绝唱 山河色变 北都拒降 丹心不朽 文天祥生平简表 导语 本套书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以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真实地呈现中华先贤人物的事迹、品格和精神风貌,彰显他们的贡献和功绩,以激发人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他们的思想、品德、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的禀赋、特点和气质最生动、最鲜活的阐释。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最为光彩夺目。他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精彩页 潭州论事 1 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七月,正是江南多雨季节,初八日上午,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今湖南长沙)江万里的府前有一人骑马冒雨而来。 骑马的人披蓑戴笠,身躯魁伟,只是风雨裹身,形单影只。他到江万里府前翻身下马,门前的两个守门人正要去询问,来人已拱手说道:“我是湖南提刑文天祥,自衡阳而来,特拜见江大人。” 守门人脸上闪过惊讶,一人急忙说道:“是文大人!请赶紧入府,小人这就去禀报。” 说罢,掉头往内便跑。 文天祥道声“有劳”,将马的缰绳交给另一个守门人,跨入府中,伸手将斗笠摘下,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刚毅脸庞。 走到天井时,文天祥抬头看着密如丝线的雨水,轻声一叹。 “履善!” 他陡听一声呼喊,闻声看去,只见白髯(rán)飘飘的江万里拐过走廊而来。后者脚步甚急,边走边说:“老夫到潭州数月,每日都在等你,今日终于等到了。” 文天祥心情激动,迎上前去,躬身施礼说:“天祥拜见师公。” 2 门窗关上后,雨声变得微弱。 江万里和文天祥在内室分宾主落座。江万里凝视着文天祥,眼中喜悦难抑。文天祥拱手说道:“十七年前,我在白鹭洲书院求学,时时从欧阳师父那里听到师公的名字,却不料今天才见到,实在惭愧。” 江万里手抚长须,听后脸色由喜转悲,叹息道:“老夫当年创书院不久,便让守道做了山长,不料今日,守道竟与老夫阴阳两隔,想起来十分痛心。” 文天祥听到这话也觉得伤感。十七年前,还是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他随父亲文仪和二弟文璧去临安(今浙江杭州)赶考。考前半年,曾在江万里创办的白鹭洲书院求学,当时书院山长是江万里的学生欧阳守道。文天祥虽未见到江万里,心内始终将自己当作他的再传弟子。 那年殿试后文天祥高中状元,因父亲去世守孝,没有当官。当结束三年守孝期后,文天祥于开庆元年(1259)正月再到京城,被朝廷补授为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当年九月,忽必烈率军渡淮水过长江,进围鄂州(今湖北武昌),京师震动,文天祥十一月愤然上书,请求斩杀劝皇帝扔下百姓不顾而迁都的宦官董宋臣。朝廷不仅未理文天祥的奏疏,反将董宋臣升官重用。心情苦闷的文天祥越发失望。 董宋臣死后,又有枢密使贾似道专权。贾似道装模作样,屡次上书请退,时任学士院权直的文天祥奉旨起草挽留诏书,因未在诏书中对贾似道说恭维的话,被弹劾(hé)罢免。文天祥对朝廷彻底失望,索性辞官回乡,过起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1273年,大宋苦撑五年的重镇襄、樊失守,朝廷在慌乱中想起文天祥,让他做湖南提刑。文天祥接旨后于四月八日离乡,五月初至衡阳上任,又得知江万里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即赶往潭州,登门拜见。 见江万里神色沉重,文天祥轻声叹道:“我到衡阳仅数月,这数月便如数年,想起曾在山中隐居十余年,未闻国事,很是愧疚。今日才知欧阳师父‘国事成败在宰相,人才消长在台谏’的深意。现元兵经过十年休养,又来侵犯大宋,用五年时间,攻破襄、樊,至今未见朝廷振作,只是自己忧心。”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