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土空间双评价及其规划编制应用研究(精)/国土空间规划论丛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曹根榕//顾朝林//张晓明//苏鹤放//易好磊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科学的“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本书基于“生态为底,底线管控,实用科学”的原则,在市县层面深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框架,在沈阳市、温州市、兴安盟两市一盟进行了“双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和实践,尤其是科学划定并优化国土的生态网络空间、永久农业和农村空间、城镇增长边界和建设空间,在土地利用调查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图斑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尝试,实现了国土空间“双评价”和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与区域研究、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与农村发展、城乡规划与建设等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和研究机构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代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新时代规划体系的确立
1.1.1 新时代规划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1.1.2 “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实施和监督的确立
1.2 “双评价”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
1.2.1 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逐步落实
1.2.2 “双评价”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性地位逐步确立
1.2.3 自然资源部对“双评价”技术指南的编制和各地的实践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双评价”研究综述
1.4.1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
1.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相关研究
1.5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相关研究
1.5.1 “双评价”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1.5.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双评价”问题研究
1.6 既有研究总结和讨论
第2章 市县“双评价”指南和试点成果研究
2.1 “双评价”指南编制历程
2.2 基于指南的市县“双评价”试点成果
2.2.1 青岛市“双评价”试点
2.2.2 重庆市“双评价”试点
2.2.3 鹤壁市“双评价”试点
2.2.4 “双评价”试点成果总结
2.3 当前市县“双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以“工具”价值为主导,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待优化提升
2.3.2 “双评价”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2.3.3 市县层级“双评价”内容要素体系不完整
2.3.4 空间尺度转换和格局分异研究不足
2.3.5 “双评价”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
2.4 市县“双评价”优化方向
2.4.1 加强“双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
2.4.2 优化“双评价”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
2.4.3 完善“双评价”内容要素
2.4.4 强化“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应用衔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要素研究
3.1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研究
3.1.1 各系统要素
3.1.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要素体系框架
3.2 市县“双评价”要素研究
3.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素
3.2.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要素
3.3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双评价”要素逻辑关系研究
3.3.1 因果逻辑关系
3.3.2 递进关系
3.4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要素指标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4.1 市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4.1.1 承载主体
4.1.2 承载客体
4.1.3 表征结果
4.1.4 评价框架
4.2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4.2.1 评价重点
4.2.2 评价方法
4.2.3 评价阈值
4.2.4 评价流程
4.3 “双评价”之间逻辑关系研究
4.3.1 状态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4.3.2 空间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4.3.3 规模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4.4 “双评价”之间逻辑关系重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框架
5.1 总体研究框架
5.2 三类空间“双评价”研究框架
5.2.1 生态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5.2.2 农业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5.2.3 城镇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5.3 基于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框架的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及应用研究
6.1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应用研究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成果应用
6.1.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应用
6.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对“双评价”需求研究
6.2.1 国土空间规划总体需求
6.2.2 空间格局层面
6.2.3 空间布局层面
6.2.4 土地利用层面
6.2.5 指标传导层面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空间评价及应用
7.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框架
7.1.2 数据来源
7.2 生态空间评价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7.2.2 生态脆弱性评价
7.2.3 生态网络的构建
7.2.4 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7.3 生态空间评价应用
7.3.1 生态红线的划定和调整
7.3.2 生态网络优化
7.3.3 水源涵养区划定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业空间评价及应用
8.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8.1.1 研究框架
8.1.2 数据来源
8.2 农业空间评价
8.2.1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8.2.2 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
8.2.3 农业生产保护区评价
8.3 农业空间评价应用
8.3.1 永久农村地区的划定
8.3.2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的划定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城镇空间评价及应用
9.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9.1.1 研究框架
9.1.2 数据来源
9.2 城镇空间评价
9.2.1 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
9.2.2 城镇增长边界划定
9.2.3 城镇建设用
导语
本书是基于沈阳市、温州市、兴安盟两市一盟的“双评价”研究编写而成。本书认为:科学的“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基于“生态为底,底线管控,实用科学”和“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可操作性,面向市县层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深化完善“双评价”的研究框架,该框架可以实现科学地开展市县层面“双评价”,并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