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阶段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以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状况,找出尚存的问题和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本书具体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理据”等数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程艳,女,汉族,生于1976年,四川隆昌市人。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其主讲的“基础”“原理”课分别荣获201 3年、201 5年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暨“精彩一课”一等奖、201 5年粤、桂、琼、滇、赣五省(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9年荣获玉林师范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自治区级教改课题1项,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其中以第一参与人完成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资助课题1项,省级3项;发表科研论文18篇。多次应邀出席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 目录 第一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人类文明发展脉络及特质 第二节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缘起及意义 第三节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第二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理据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章 生态思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经之转变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本质特征 第二节 生态思维方式的含义、背景和特性 第三节 中国生态思维方式的生动实践 第四章 生态素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必备之品行 第一节 生态素养的基本概述 第二节 农村生态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加强农村公民生态素养的现实路径 第五章 生态经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经之路向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向生态转变的必然性 第二节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机制 第三节 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制度 第六章 生态消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往之去向 第一节 消费与消费方式 第二节 生态消费方式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 第三节 我国农村生态消费问题 第四节 生态消费方式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卫之栖所 第一节 农村的演进 第二节 建设“美丽乡村” 第八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效之典范 第一节 “五位一体”的恭城模式 第二节 荒漠化青山的弄拉模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