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是中央银行灵活地使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的有效保障。当一国经济周期和中心国家经济周期不一致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会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时期,深入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对中国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和增强央行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中国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不可能三角假说和两难选择难以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和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本书认为在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时应区分利率政策独立性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并考虑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样能够更充分地阐释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作者简介 解祥优,应用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2018年博士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加拿大智库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访问学者。2012年以来一直从事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货币国际化等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研究。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大商学评论》《经济与管理研究》、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典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经典理论 2.1.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1.2 不可能三角假说 2.1.3 两难选择 2.2 文献综述 2.2.1 汇率制度、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2.2.2 国际收支失衡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2.2.3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2.2.4 外部经济因素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联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理论解释 3.1 固定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1.1 外部经济因素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3.1.2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3.2 中间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3 浮动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4 小结与计量模型建立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4.1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4.2 文献回顾 4.3 模型与计量方法选择 4.3.1 计量模型选择 4.3.2 数据选取 4.3.3 汇率制度变迁点的估计方法 4.4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4.4.1 实证分析结果 4.4.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方法 5.2.1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 5.2.2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因子分析结果 5.3.2 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 5.3.3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 5.3.4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国际经验——以日本和泰国为例 6.1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6.1.1 1971年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6.1.2 1973年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6.1.3 1977年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6.2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图 附录B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图 附录C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中国外汇储备冲击 附录D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美国货币政策冲击 附录E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全球货币政策冲击 附录F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全球风险因子冲击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