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到隋唐打卡生活》是“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丛书之一,以轻松活泼的叙述方式,描述了隋唐时期的民间社会生活百态。全书生动地展现隋唐人的日常饮食、防暑保暖、交通、住房、职业、旅游、文体活动,等等,像是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隋唐民间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殊的风俗习惯,现代人对隋唐人生活的好奇,将在书中一一得到解答。同时,书中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生动再现隋唐人的日常生活面貌。 “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丛书,囊括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百姓日常生活史,由历史学领域的资深写作者执笔,以正史为蓝底,以幽默生趣、易于阅读的讲史方式,还原各个朝代的不同社会风貌,生动呈现中国古代百姓生活的变迁和传承。 作者简介 李云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现任职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期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并热心参与公众考古事业,曾出版《海昏侯的生前身后》《给孩子看的历博鉴赏书》等科普读物,反响颇佳。 目录 第一章 衣 “衣帽”取人有来头——从隋唐人穿衣服说起 唐朝女郎头上的时尚单品——幂#17248;与帷帽 昙花一现的cosplay——穿男装的女子 寒光照铁衣——隋唐的军服甲胄 以“带”识人——比爱马仕更尊贵的男士高级皮带 金龟婿代表贵人吗?——从金龟换酒典故说起 爱美的唐朝男女如何化妆 香喷喷的唐朝人 第二章 食 舌尖上的盛唐景象——烧尾宴 皇帝也有“要饭”的时候——喂饱长安有多难 酒入豪肠,酿出盛唐 由俗到雅——不容易的喝茶 美食须用美器装——唐人餐桌上的奢侈品 刺身是唐人的美食宠儿——受唐人欢迎的生鱼片 唐与糖——那些与糖有关的故事 新疆古墓里的唐朝点心 第三章 住 走入隋唐百姓家 从跪到坐,“步步高升”的隋唐人 帝国之都,辉煌之城——隋唐长安有何魅力 大诗人白居易的退老之地——履道坊宅院 地下世界的模样——隋唐探墓游 第四章 行 文明的十字路口——隋唐丝路如何贯通东西 条条大路通长安——隋唐都城的交通路线 出门靠哪走?几点出门几点回?——且看五花八门的唐代交规 出门旅行难不难?让“过所”告诉你 海舶来天方——唐代宝船驶往何地 诗人岑参的账单和唐代官方“快递”关系 唐代的“劳斯莱斯”和“爱马士”配件——骏马和马具 除了马,唐朝还有什么出行四脚兽 拖垮隋朝的大工程是如何修建的 赵州桥何以成为隋唐桥梁的巅峰 第五章 工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唐代公务员百态 谁是大唐的坚实捍卫者 笔走龙蛇,墨分五色——唐代伟大的艺术家们 “茶博士”与茶博士——从弃儿到茶圣的传奇人生 在皇家乐舞团上班是什么体验——唐代的教坊 不看广告看疗效——隋唐的中兽医 “歪果仁”在大唐能做啥——意想不到的唐朝“怪职业” 第六章 学 隋唐的娃娃是怎么样读书的 在隋唐如何上大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隋唐高考带来的新希望 读书、写诗、做官,大唐才女样样都争先 “爱书狂魔”隋炀帝父子与隋唐的书 唐代的文具——纸笔的故事 虚心求学的东邻访客——遣隋使与遣唐使 第七章 礼 一个大唐宝宝的诞生要经历多少仪式? 回到隋唐打打猎,你需要知道的几条规则 当大唐驸马,真的就能一步登天吗? 揍新郎、喝“毒酒”:霸气又可敬的唐代女神们 没有广场舞的隋唐老人是如何安度晚年的 隋唐时如何招待异国他乡的客人? 第八章 乐 马背上的“魁地奇”——唐代第一运动 华丽丽的唐代“盛装舞步” 激烈程度不亚于“吃鸡”的古代游戏 全国放假、文艺表演、互赠礼物——唐玄宗的生日有点酷 扮鬼?放火?这是隋唐人在过大年 当皇帝好累啊,要不泡泡温泉吧? 让唐朝人疯狂打CALL的爱豆们,你会选择谁? 唐朝人有什么爱宠?从文物中找答案吧 附录1 隋唐纪元表 附录2 隋唐科技文化成就简表 后记 序言 按图关洛风烟在。遗 址隋唐锦绣余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 一个大唐,眼里都有一座 长安。从宋朝开始,“唐” 就成为外国对中国之地和 国货的代称,中国人也被 称为“唐人”。哪怕到了今 天,许多国家依然将当地 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 人街”,可见唐的影响之 深远。相较之下,三世而 亡的隋朝就显得黯淡了不 少,但我们不应忘记,正 是隋朝大军在公元589年 挥师南下,彻底结束了自 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三百 年的分裂和战乱。隋唐三 百余年,因为统一获得了 安定与和平、发展与壮大 ,最终成就了我国历史上 鼎盛的黄金时代。 翻开史书,首先映入 眼帘的自然是从隋文帝始 至唐哀帝终的二十四位隋 唐帝王;其余便是当时的 重要人物,无论王侯将相 、后妃佳人还是文人雅士 、游侠豪客,都或多或少 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片段 ,但谁来记载普通人的一 生呢?每一个隋唐人的世 俗生活、喜怒哀乐同样是 历史的重要组成;每一个 平凡而温情的细节最终拼 出了整个帝国。故而,以 观察者甚至参与者的视角 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是很 有意义的事情。 隋唐人的生活包罗万 象,既有严肃隆重的宫廷 礼制、官员服色,也有市 井通俗的婚丧嫁娶、戴花 描眉。哪些更重要呢?我 们认为不分伯仲,前者是 岁月悠长中的钟鸣鼎食, 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这个 时代的基调,读懂他们为 何会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习 惯;后者则是晨钟暮鼓里 的人间烟火,让我们从细 节上把握这个时代的脉搏 ,看到他们如何充实地过 完自己的一生。 在这本书中,你有机 会参加唐朝最隆重的大朝 礼,感受“九天阊阖开宫 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 大国气象;你也可以跟随 章怀太子出城打猎,体验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 金铃草上飞”的豪壮情怀 。你会知晓当时的男人为 何害怕娶公主当驸马;你 也能发现当时的女人除了 爱化妆还会穿男装;你能 看到府兵们立功边塞、保 家卫国;你也能看到读书 人投身科举、雁塔题名… … 为了走进隋唐,今天 的我们除了翻阅史书和诗 文,还有一种宝贵的历史 资源——那就是层出不穷 的考古发现和文物。两相 对照,往往能够获得更丰 富的历史细节,也得以近 距离触碰到更生动的历史 风貌。譬如说,在白居易 的作品中有着对自家住所 的生动描写,毫不吝惜喜 爱和赞美;而在洛阳,考 古学家竟真的找到并发掘 了白居易故居,在遗址中 辨认出他笔下的池塘、厅 堂、茶具、酒具……仿佛 真的穿越一千多年的岁月 来拜访这位大诗人一般。 总而言之,无论你对 隋唐时期的吃穿住行还是 艺术娱乐感兴趣,都能在 这本书中找到有趣的知识 和新奇的体验,进而对这 个伟大的时代生出更多的 理解。希望读过本书,你 心中的隋唐不仅是逝去的 辉煌,更是对未来的畅想 。 李云河 樊玙 2021年6月 导语 在这本书中,你有机会参加唐朝最隆重的大朝礼,感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国气象;你也可以跟随章怀太子出城打猎,体验“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的豪壮情怀。你会知晓当时的男人为何害怕娶公主当驸马;你也能发现当时的女人除了爱化妆还会穿男装;你能看到府兵们立功边塞、保家卫国;你也能看到读书人投身科举、雁塔题名…… 无论你对隋唐时期的吃穿住行还是艺术娱乐感兴趣,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有趣的知识和新奇的体验,进而对这个伟大的时代生出更多的理解。希望读过本书,你心中的隋唐不仅是逝去的辉煌,更是对未来的畅想。 后记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调 侃赤壁之战,表达物是人 非的沧桑。那现在的人调 侃历史是因为什么? 《步步惊心》有一个 耐人寻味的情节:穿越到 清朝的女主在给八阿哥出 主意时,让他留心四阿哥 胤稹府上的邬思道,因为 此人为四阿哥最终登上宝 座的关键法宝,这显然是 女主受历史剧《雍正王朝 》影响的缘故。 把虚构的历史当真实 ,乃至把错误的历史看成 真相,似乎是一种常见的 现象,历史成了任人打扮 的小姑娘。很多人尤其青 少年容易被自己喜欢的历 史剧、历史读物误导:穿 越剧流行的时候,有的孩 子甚至认为车祸等事故真 能制造“穿越”机会;写后 官戏的网文总在写,“穿 越”过去后即便不是公主 贵族,也会过着白富美或 高富帅的生活…… 喜欢“穿越”的读者,应 该渴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领略不一样的文化,体 验不一样的人生。可惜在 绝大多数的“穿越”剧中, 这类体验都被简化为经不 起历史验证的服装道具化 妆等背景;而在大部分类 似的网文小说中,这类体 验都被统一为杜撰历史的 意淫故事。 有鉴于此,我想通过 策划一套专门的丛书来纠 纠这样的风气。但讲述真 实尤其是普通人的历史会 有人关心吗?毕竟《三国 演义》的知名度和热销度 都远胜于《三国志》。做 既真实又能吸引读者的历 史读物,要从什么角度入 手呢?从本科到博士的专 业背景以及多年从事文史 书籍出版的工作经验都让 我在不断思考:曾经灿烂 辉煌的中华文明到底是什 么样子?那些惊艳了千百 年的历史文物能告诉我们 吗?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 而且能够拥有文化自信? 对每个中国读者而言 ,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小品 文中,一定感受到了历史 的生命诗意;从老庄道学 、孔孟儒学、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 一定理解到了历史的思想 智慧。或许还远不止于此 ,还有闻名遐迩的四大发 明,浩如烟海的二十五史 ……而那些真实存在过、 教科书却来不及讲述,如 珍珠般遗失散落于典籍史 海的古人日常生活,往往 被弃之不顾或视而不见, 但实际上正是这些珍珠串 起了中华民族绚烂璀璨的 日常生活文明史。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 入中国古代历史,这是本 丛书选择的角度,也是体 现普通人的历史视角。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 人们的日常生活无非是: 衣、食、住、行、工(作 )、学(习)、礼(仪) 、(娱)乐,丛书即从这 八个方面着手展开。概括 一点来说,历史上古人的 穿衣吃饭居住出行,展示 的是不断进步的科技文明 。当然工学礼乐也会跟科 技相关,如医学工作的逐 步细分体现了技术的不断 进步,礼仪增加的仪式可 能跟天文历法的新发现有 关,娱乐活动的不断丰富 是由新发明带动的。而它 们更多地反映了延续千年 的文化文明,虽然各朝代 会有所区别,但更具有共 性,中华民族正是依靠强 大的文化惯性自强不息。 归纳起来,一部中国 古代日常生活史,也是一 部中华民族的古代科技文 化史。 而这样的历史,在中 小学生的课本里边,由于 篇幅有限是无法展开描述 的;即便走入大学阶段, 如果不是专门学习历史专 业,也难以接触到。因此 我们把丛书定为:“课本 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 。 当然,相对于琐碎的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工学 礼乐还不足以概括全部, 因此在具体组稿中,我们 对内容进行了相近归类, 例如把化妆归类到衣饰类 ,把一些特殊技艺归类到 工作类。 丛书根据隋唐、两宋 、元、明、清等历史时段 ,分五卷来呈现中国古代 千余年的科技文化史。我 们可以从“九天阊阖开宫 殿,万国衣冠拜冕琉”领 略盛唐气象,体验隋唐人 的灿烂时光;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人家……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竞豪奢”想象大宋 风华,感受宋朝人的风雅 岁月;从“定乾坤万国来 降。谷丰登,民安乐,鼓 腹讴唱”慨叹大元一统, 体会元朝人的别样年华; 从“三代八朝之古董,蛮 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 …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 ,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 具之类,无不集”观看大 明王朝之丰茂,走进明朝 人的情调生活;从“座上 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 烟霞”一窥大清朝的盛世 韶华——虽是强弩之末却 也集锦绣之最——一探清 朝人的精致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 漫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 都经历了兴衰荣辱。暂且 把“衰”与“辱”留给史学家 们去深沉思索,在这里, 让我们感受每个王朝大一 统后的繁华岁月,毕竟这 些岁月里处处闪烁着科技 文化之光,埋藏着我们至 今仍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 。 为了准确和较为全面 地呈现这段科技文化历史 ,我们延请的作者都是上 述朝代历史的深耕细作者 ,也是历史文化普及者, 尤其是考古专业出身的李 云河老师等。他们通过一 手发掘、鲜为人知的文物 考古资料,别开生面地呈 现那时那地那景,带你走 进一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 的古代世界。丛书主编徐 德亮先生,近些年一直身 体力行进行传统文化的普 及工作, 精彩页 “衣帽”取人有来头 ——从隋唐人穿衣服说起 《左传·定公十年》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因此历朝历代对于服饰制度都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人的眼里,穿衣打扮并不仅是为了御寒蔽体,也不只为了追求美,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确社会的不同阶层和角色,是礼的重要部分,有点像时尚圈常说的“you are what you wear”。现在,让我们看看隋唐人都怎么打扮自己吧。男子服装的分类 隋唐时期,有身份的男子所穿服装包括冕服、朝服、公服和常服四大类。其中,前三种都属于在重大国家典礼场合才穿的,十分烦琐复杂,穿戴起来也比较麻烦。 就拿祭祀天地时所穿的冕服来说吧,光皇帝的冕服就有12种,穿好以后头戴衮冕,下垂十二旒(liu),衣服上绣着各式吉祥图案,名为“章”,还要穿着特制的厚底鞋。从皇太子到文武百官也有冕服,只是旒和章的数量比皇帝的少。 可以想象,穿着这样的礼服,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跟礼仪活动的氛围倒是契合,但根本不适合日常生活嘛。所以在那个时候,无论皇帝还是下边的臣子们,平时最常穿的是常服。 和宽袍大袖的礼服相比,轻便的常服简直太有人性了!隋唐时期的男子常服,主要有头上戴的幞头和身上穿的袍服这两部分。 幞头来源于更早的头巾。古代男子蓄发,头发太长,垂下来不雅观,便在头顶挽成高高的发髻。为了遮风御寒,古人常用一块方形的布帛把头顶包裹起来,这就是最早的头巾。 到了北朝的时候,有意把头巾的四角加长,可以在额顶打结从而更加美观,形成了幞头的最初状态。隋朝的时候,人们还嫌幞头太软,于是先在发髻上罩一个比较硬的小笼子,然后再包裹幞头,这样出来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 到了唐代,幞头更加流行,社会各阶层都会用。在《步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就连稳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戴的也是幞头。 唐代中期以前,幞头在脑后垂下的两只“脚”都比较软,称为软脚幞头,比如陕西省礼泉县韦贵妃墓壁画中的男性侍卫头上戴的就是。之后人们的审美观念转变了,给幞头的“脚”里加了骨架,把它撑起来,形成了硬脚幞头。从宋代到明代,硬脚幞头都是主流,还有干脆把幞头的双脚搞成上翘的。 袍服的使用范围同样很广,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可以穿。甚至有时候在朝廷的正式会议上也穿。 与汉代以前的服装不同,隋唐时期的袍服吸收了很多来自胡人的因素,因此更加的干练。袍服多为圆领、右衽(即衣襟向右边翻折,属于华夏传统)、窄袖,文官的袍服一般长至脚踝,武官及平民的要略短一些。为了活动方便,在袍服的下半部分还往往开衩,无论日常行走还是骑马坐车都不会迈不开腿。 相比于幞头,袍服上体现出更多的等级特征,典型标志就是袍服的颜色。在隋朝以前,衣服颜色并不跟人的身份等级挂钩,比较混乱。隋炀帝脑子活、点子多,率先改革服制,按照官品的不同,给服装也设定了颜色,不许跨等级乱穿。唐代也延续了这个做法,规定赤黄色是皇家专用,官员们根据官品从高到低,依次能穿紫色、深绯色、浅绯色、深绿色、浅绿色、深青色、浅青色的袍服。所以只要看一眼官员的服装颜色,就知道他的品级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很有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他的品级只是从九品下,因此只能穿最低阶的青色袍服了。不过比起平民百姓来,他还是强多了,因为老百姓一般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哪怕是读书人,在没考中进士前也得这么穿,被称为“白衣”。唐代诗人朱庆馀有一句“扶病看红叶,辞官著白衣”,就反映出这一特征来。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