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郭跃文 顾幸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呈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状况。围绕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主题形报告,并形成要素配置篇、产业升级篇、空间发展篇、公共基础篇、城乡治理篇、理论与案例篇。本书在布局谋篇上力图全面、系统地揭示反映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特点,并分析问题、展望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目录

Ⅰ 报告
B.1 广东积极探索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一 关切”下广东开启城乡融合新篇章
二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下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新实践
三 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指数:观察与研判
四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五 广东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Ⅱ 要素配置篇
B.2 2020年广东城乡人力资源流动报告
B.3 2020年广东省土地流转成效与流转模式创新报告
B.4 2020年广东工商资本下乡发展报告
B.5 2020年广东大力推动科技资源下乡报告
B.6 2020年广东生态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报告
Ⅲ 产业升级篇
B.7 2020年广东科技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报告
B.8 2020年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报告
B.9 2020年广东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报告
Ⅳ 空间发展篇
B.10 2020年广东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城乡融合大格局
B.11 2020年广东都市圈与核心城市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B.12 2020年广东“双循环”背景下区域差异化城乡融合
Ⅴ 公共基础篇
B.13 2020年广东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报告
B.14 2020年广东城乡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报告
B.15 2020年广东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B.16 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工乡村发展报告
Ⅵ 城乡治理篇
B.17 2020年广东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报告
B.18 2020年广东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治理报告
B.19 2020年广东建构市域善治体系报告
Ⅶ 理论与案例篇
B.20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拐点选择
B.21 基础设施先行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的南方电网模式
B.22 文化赋能城乡融合的茶山“四新发展”模式
B.23 工业化牵引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黄埔模式——透视广州市黄埔区以工业化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B.24 “四行”并重系统城乡融合的电白“沙琅模式”
B.25 “三位一体”高城乡融合的蕉岭样板——蕉岭以高城乡融合高质量乡村振兴
Ⅷ 附录
B.26 广东城乡融合大事记

前言

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城市深度融入珠三角,同时,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中小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小城镇能增强,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体系基本成型。广东坚持以均等化、一体化思维构建城乡公共基础建设新格局,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构建协同发展机制,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乡同城化发展,增强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都市圈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乡融合。广东坚持台化、法治化思维提升城乡融合公共治理新格局,加快“数字”和“智慧城乡融合”建设。\u0007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浓郁的广东特征和鲜明的中国。广东避免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逐渐探索并走上了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互利共赢的新时代发展康庄大道。广东在城乡要素市场、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治理等诸多方行了可贵探索,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涌现了大量鲜的案例,涉及城乡融合的空间布局、要素市场、产业发展、社区建设、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新型基建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营,重产量、轻结构,重资源、轻机制等惯思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不仅要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创新地”“试验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时代承载乡愁的“诗与远方”。\u0007 结广东的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梳理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具备比较好的条件和基础,哪些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在中共广东省和省委农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编撰此“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我们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归结广东城乡融合建设的显著成效经验,既全景式地描述广东乡村振兴新成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建展,又地研判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态势,摸查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短板,为今后围绕短板发力,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人地钱技”四大要素自由流动提供思路与对策,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增后劲”。\u0007 随着困扰千百年的贫困问题得到历史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这项长期任务已经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当前,我国各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比较明显,必须把城乡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 前言\u0007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在这场史诗级发程中,众多伟大创举都是在广东农村“先行一步”,为广东经济社会腾飞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素、人力和机制保障支撑。可以说,“广东经济奇迹”富含丰富的广东“三农”发展基因。但随着广东城市程的迅猛发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衡不协调已经成为困扰广东发展的突出问题。2018年10月,考察广东时指出,广东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衡和协调来,广东按指引的方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力气改变衡不协调状况,以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带动农业全面升级,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面貌全面提升,以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短板正在变成“潜力板”。\u0007 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路径选择。广东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鲜活的注脚,并以探索、创新和示范,为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启示借鉴。\u0007 新使命要有新作为。广东应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广东农村这块热土必将再次春潮涌动,焕发勃勃生机。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东省各级和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不断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广东坚持以市场化、协同化思维形成城乡要素配置新格局,积极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大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城乡市场全产业链对接机制;广东坚持以集聚化、多元化思维锻造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有效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金融、科技、人才、文化和集聚与外溢优势,积极发挥粤东西北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广东坚持以全域化、化思维重塑城乡融合空间优化新格局,利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契机,引导韶,,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融合发展是个的重大课题,广东开展的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既是广东履行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辉煌实践的生动体现。\u0007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本书还无法面面俱到地展现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全貌,对其主要做法、重要成效经验等方面归结也是点到为止,尚未做到深入细致。我们不揣浅薄,在全国省域层面的城乡融合发行阶段回结,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u0007 郭跃文\u0007 2021年3月28日

作者简介

郭跃文,广东省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政协委员。

顾幸伟,中共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厅长,省扶贫办主任,广州市天河区。主要研究“三农”政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