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化研究(第42辑)(2020年·秋)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作者 陶东风,周宪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专题一“创伤与记忆”聚焦于创伤与记忆、道歉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道歉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及其机制、记忆的幽灵性质等关键理论问题;专题二“跨文化形象学”,分别讨论了葡萄牙史诗性文学作品《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的亚洲形象、当代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近代上海催眠文化的传播;专题三为“疾病叙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对艾滋病、瘟疫、流感等重大疾病的书写;“其他论文”则分别是对本雅明和鲁迅生产者诗学的对读、对中国语境中“理论之后”讨论的反思、对《流浪地球》电影改编的讨论等。

作者简介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目录

专题一 创伤与记忆

主持人语 赵静蓉

道歉的机制和力量 赵静蓉

记忆的幽灵及其挖掘 刘亚秋

文化记忆:语言与情感启蒙 杨磊 林倩翼

个体记忆、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德〕阿莱达·阿斯曼 著 陶东风 编译

创伤:记忆的探索 〔美〕凯茜·卡鲁斯 著 陶东风 编译

专题二 跨文化形象学

主持人语 周云龙

艾菲尔的凝视:《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的性、帝国与亚洲形象 周云龙

当代中国科幻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 陈国战

技术与灵学之间的日常空间

——以近代上海催眠文化的传播现象为个案 席艺洋

专题三 疾病叙事研究

主持人语 张堂会

当代文学艾滋叙事中的身体表征 张堂会

中国艾滋病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观照 李一男

论《失明症漫记》的看见与看不见 沈喜阳

《流感》:戏剧化灾难叙事中的人性救赎 宫爱玲

其他论文

作为未来诗学的生产者诗学

——本雅明、鲁迅的对照阅读 李茂增

伪命题还是真问题?

——关于中国语境中“理论之后”讨论的思考 和磊

中国科幻新名片与后人类时代的中国故事

——以《流浪地球》的电影改编为中心 刘昕亭

当代中国健身运动的身体经验生成及其潜能 丁文俊

“创伤”的情感体验与文学表达

——双雪涛地域文化小说论 喻超

《文化研究》稿约

前言

主编的话
又到了给《文化研究》集刊写“主编的话”的时刻,这既是我非常期待的,也是我有些畏惧的。期待的原因不必解释,畏惧又是为何?
按照一般惯例,“主编的话”应该对本辑所有文章做一个简要但又全面的介绍性评述,好不要有遗漏,特别是不要有大的遗漏。我一开始也努力向这个目标看齐,但是越到后来就越觉得力不从心。时间不够,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学力不逮。由于每期《文化研究》的文章都涉及不同的学科,主题也极为分散,因此要对所有文章做出全面的、有质量的评述几乎是不可能的。无奈之下,我计划选择专题进行介绍性评论,并努力顾及所有专题。但现在觉得即使只作专题述评也很难,因为专题和专题的差异极大。《文化研究》做过的专题加起来肯定超过了10个。于是就有了本辑“主编的话”的书写策略:只介绍一个专题。
这次我选择的是个专题:创伤与记忆。
20世纪人类历史的特点是发生了多次骇人听闻的群体性伤害事件。它们有些发生在不同的种族或国家之间,有些发生在同一种族或国家内部。伤害,特别是基于意识形态偏见、种族或宗教偏见的群体性伤害(比如,纳粹大屠杀、西方殖民主义),造成了迄今仍没有完全弥合,在有些地方甚至更加严重的裂痕与对抗,给被伤害的一方和伤害的一方都留下了深重的创伤记忆。德国、南非等国家的历史证明:道歉是弥合这个裂痕的重要的甚至关键性的环节,它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正如艾伦·拉扎尔指出的:“道歉与接受道歉,都是意义深远的人际沟通行为。道歉可以让冒犯他人的一方不再那么恐惧会遭到报复,减轻内心挥之不去的内疚感、羞辱感,不让它们成为紧箍心灵的桎梏;接受道歉则可以化解被冒犯一方的屈辱与怨恨,打消其报复的念头,进而给对方宽恕。道歉的理想结果,是修复破裂的关系。”可见,道歉和接受道歉意味着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共同解脱。这就使得道歉——这里主要指政府道歉、政治道歉——成为一个重要的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