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船启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丁晓平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谱写时代篇章,本书围绕嘉兴南湖红船,通过生动情节和典型细节描写,结合宏观与微观的叙事,由点及面,从历史讲到今天,立体地展现党的先进性之源——“红船精神”。全书40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红船劈波行》,写历史,讲述了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以及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和嘉兴南湖召开的经过,完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艰难历程。下卷《精神照人心》,写现实,第一次完整、系统、立体地讲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三代馆舍的建立、南湖革命纪念船“红船”的仿制,以及浙江人民弘扬“红船精神”的感人事迹。

作者简介
作者丁晓平是著名军旅作家,第十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著有《人民的胜利》《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等众多作品,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文艺评论“啄木鸟杯”奖。
目录

上卷 红船劈波行

第一章 狂飙天落风云激荡

“小王老师”从嘉兴来到上海

“五四运动总司令”从北京回到上海

“黑暗里突然的透出一线儿红”

第二章 理想似铁信仰如钢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信仰的力量大,真理的味道甜

第三章 开天辟地旗帜飘扬

我们的名字就叫共产党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

与青年同行,与劳工为伍

第四章 日出东方嘉兴未央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

最长的一天:一个大党诞生在一条小船上

“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纲领破天荒

下卷 精神聚人心

第五章 南湖一日长于百年

南湖是个好地方。毛泽东路过嘉兴突然停车

红船到底是条什么船?他们从嘉兴找到北京

南湖革命纪念船下水,向新中国十周年献礼

第六章 添彩增辉换了人间

董必武重访南湖红船:“此间曾著星星火”

破例!邓小平亲笔题写“南湖革命纪念馆”

中学生的5元捐款引爆“我为南湖增光辉”

第七章 红船精神美在嘉兴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

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

筑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地,做共同富裕发展先行者

第八章 初心如初使命弥坚

“红船一家人”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红船使者”历尽千帆造就金名片

红船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少年成长

尾声 烟雨红船鉴古今,大浪淘沙见初心

后记 穿越百年最美是初心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狂飙天落风云激荡

“小王老师”从嘉兴来到上海

“德鸿先生,楼下有一个姑娘找你。”

“谁找我?”一头埋在书稿中的沈德鸿漫不经心地答应着。

“一个长得十分标致的姑娘。”茶房通宝的话音刚落,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杨贤江、胡雄才、谢冠生、朱元善几位年轻的同事也跑过来起哄,问东问西,还有人开玩笑说:“德鸿,怎么有漂亮的女朋友也不告诉我们?”

沈德鸿缓缓站起来,若无其事地笑着说:“你们不要胡闹,哪是什么女朋友,肯定是我的表姑,从嘉兴老家来了,让我帮她在上海谋个差事。”

沈德鸿一边走一边说,不紧不慢地下了楼。几位好奇的同事也煞有介事地跑到窗户边,悄悄张望着窗外。只见一位身穿白色短袖上衣、黑色长裙,短发齐耳、刘海齐眉的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楼下大门前的树荫下。

出了大门,沈德鸿笑着快步走过去,接过她的行李。原来找他的正是来自家乡嘉兴桐乡乌镇的小表姑王会悟。

“德鸿,我来了。”王会悟迎前走了几步,一脸灿烂的笑容。

“这么快就来了?”

“嗯。接到你的信,我就从湖郡女校退学了。”王会悟抿抿嘴,急切地问道,“我的工作安排好了没?”

“表姑,不急不急,外面太热了,屋子里凉快点。”沈德鸿一边说,一边带着王会悟上了二楼的编辑部会客厅。 这是1919年9月的上海。正值“秋老虎”时节,热浪一波接过一波,躲在树上的知了热烈地呜叫着,一声紧似一声。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是在一座长方形三层大洋楼的二层,三面有窗,进门有三个会客室,用半截板壁隔成,各有门窗。一道大板壁把会客室和编辑部大厅分开,内设英文部、国文部、理化部和《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编辑部。乍一见,大小桌子横七竖八,挨得很近,倒像一个图书馆。

一进门,看到陌生人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自己,王会悟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叫王会悟,是沈德鸿的表姑。”

一句简简单单的开场白,像一瓢水,一下子浇灭了大家心中刚刚燃起的好奇的小火苗。没想到,沈德鸿还有一个这么年轻漂亮的表姑!在一阵热情的寒暄声中,大家帮着提箱子,搬凳子,倒茶水。

坐定下来后,大家散去,王会悟赶紧问道:“德鸿,你在信中说帮我谋到了职位,是什么差事呢?”

“别急,别急,先喝口水。一会儿到宿舍好好聊一聊。”沈德鸿笑着说。

确实有些口渴了。王会悟坐下来,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

写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沈德鸿是谁?他和王会悟到底是个啥关系?

那就从沈德鸿说起吧。

沈德鸿是谁?沈德鸿又叫沈雁冰。或许还会有朋友问:沈雁冰是谁?沈雁冰就是茅盾。一提起“茅盾”这个名字,你肯定不陌生。没错,这位沈德鸿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大师茅盾先生。

茅盾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人,字雁冰,原名沈德鸿,笔名还有佩韦、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1919年9月的这个时候,23岁的茅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做编辑工作已经整整三年时间了,深受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嘉兴海盐籍的张元济(字菊生)的器重。那时候,身着灰色长袍配黑色马褂的茅盾,带着一副金丝圆框眼镜,文质彬彬,年轻英俊,很有绅士范儿。他先是在英文部工作,后调人国文部,不久又兼职编辑《学生杂志》。1920年初,他主持《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目,直至1921年担任主编,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