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向来受到重视,每隔四年左右,美国人就要重新审视国际贸易观。
什么是贸易?为什么开展贸易活动?
如果贸易对贸易伙伴是有利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对贸易所带来的影响感到愤懑?
一句话推荐:为理解当代国家贸易争端提供了一个简明且有趣的途径。
本书为理解当代国家贸易争端提供了一个简明且有趣的途径,引发读者思考、探索全球一体化世界中各国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书中以典型案例研究阐释关键概念,使读者可以全面理解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全球化与跨国生产网络,贸易治理,亚洲成为世界主要贸易区的崛起之路,道德贸易与环境可持续性,新能源、服务和知识技术贸易等知识。对于想要了解不同区域之间贸易如何变化、贸易如何影响国家之间关系以及如何影响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重要读物。
第一章 引言/001
1.1 贸易的增长/008
1.2 贸易的历史/009
1.3 全球化和当代贸易模式/014
1.4 本书主旨/017
1.5 本书框架/018
第二章 贸易理论/021
2.1 比较优势/024
2.2 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032
2.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039
2.4 里昂惕夫悖论/042
2.5 贸易比率/043
2.6 新贸易理论:贸易模型中的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044
2.7 新新贸易理论:全球外包/048
2.8 小结/053
第三章 跨国公司、贸易与全球经济/057
3.1 跨国公司的起源和公司国际化的原因/060
3.2 跨国公司的成长/069
3.3 全球生产网络和商品价值链/078
3.4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获取价值/085
3.5 跨国公司和贸易/086
3.6 小结/090
第四章 贸易治理/093
4.1 制度理论/096
4.2 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103
4.2.1 关贸总协定/103
4.2.2 世贸组织/107
4.3 贸易地理:一体化和区域贸易协定/109
4.4 地理的宿命?区域主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111
4.4.1 欧洲联盟:超级区域?/112
4.4.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19
4.4.3 东盟模式: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123
4.4.4 南方共同市场/128
4.5 小结/130
第五章 贸易和发展/135
5.1 动态比较优势/139
5.2 不等价交换/141
5.3 进口替代和出口鼓励/146
5.4 亚洲的雁行模式/153
5.4.1 日本:衰老之雁?/153
5.4.2 东亚:成熟的“雁行模式”/157
5.4.3 中国:“翱翔”抑或“蹒跚”之雁?/162
5.5 小结/172
第六章 贸易的影响/175
6.1 特殊经济区/178
6.2 对劳工的影响/184
6.2.1 贸易及劳工标准/185
6.2.2 贸易、就业和工资/190
6.3 道德贸易/193
6.3.1 互惠贸易/193
6.3.2 生物安全/196
6.4 环境与可持续性/199
6.5 环境政策与贸易协定/203
6.6 小结/206
第七章 结论/211
7.1 趋势和方向/215
7.1.1 能源贸易:以太阳能为例/215
7.1.2 服务贸易/220
7.1.3 知识贸易/222
7.1.4 发展中国家贸易(南南贸易)/228
7.2 总结/231
术语汇编/235
参考文献/245
原作者为美国的Jessie Poon 和 David L.Rigby 。Jessie Poon 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地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的贸易和投资行为,目前已经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同时担任知名国际期刊《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的编委;David L.Rigby 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理学教授,侧重研究国际贸易、演化经济地理、技术转移和区域经济增长等。
译者为杨宇和李小云。杨宇,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纽约州立大学国家地理计算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能源地理和区域发展研究;李小云,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科研助理,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