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共情力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张笑恒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共情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与体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从对别人感兴趣开始,尝试完全从反对者的角度看整件事情,放下过多的好胜心等,都是对一个人共情能力的修炼。

本书通过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共情的重要性和提高共情能力的方法,提高换位思考的觉悟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让沟通更融洽,让交往更顺畅。

目录

第一章 你为什么常常与人话不投机

01. 当你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只会激化矛盾

02. 永远不要带着负面情绪去沟通

03. 不要抱怨和指责,减少对方的敌意

04. 精准表达需求,否则没人搭理你

05. 不顾别人感受的炫耀,让人嫌恶

06. 习惯性表示否定,再大的热情也会被你浇灭

07. 你好心的比惨式安慰,让人觉得不被理解

08. 固执己见注定是输家

09. 上来就称兄道弟,让人紧张不安

第二章 情绪共鸣,觉察对方的需求

01. 关注对方感受,接纳对方的情绪

02. 满足对方的被认可欲

03. 尊重对方的喜好和个人习惯

04. 任何人都有一点虚荣心,学会满足它

05. 相似的经历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

06. 善用移情效应,建立感情

07. 模仿别人,让你迅速获得好感

08. 叫出对方的名字,让对方觉得你在乎他

09. 设身处地,说出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

10. 抱怨背后的需求是情感支持,而非建议

11. 永远不要和生气的人讲道理

12. 场面上考虑少数派的感受

第三章 共情式倾听让你感知他人的内心

01. 共情倾听的第一重境界:“我愿意听你说”

02. 倾听,正确使用你的肢体语言

03. 倾听+ 回应,才是共情

04. 倾听的障碍:先入为主的偏见

05. 耐心,不随意插话打断对方

06. 倾听中的共情和同情不是一回事

07. 听得懂对方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08. 善于引导别人表达更多的想法

09. 不要害怕沉默

10. 如何提出反对意见,才不会被讨厌

第四章 包容跟你不一样的人

01. 避免以己度人,别人的思维与你不同

02. 三观碰撞产生矛盾,须多一点包容心

03. 不轻易评价,是给人最大的尊重

04. 夏虫不可以语冰,别试图和所有人讲“道理”

05.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06. 有一种风度叫听得进别人的反对意见

07. 从合不来的人身上寻找优点

08. 真正的教养,是去包容跟你不一样的人

第五章 不带偏见地理解这个世界

01. 人人都有的认知偏见

02. 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

03. 有多少人在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去评判别人

04. 如何避免犯“以貌取人”的错误

05. 拒绝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

06. 为什么会有地域歧视

07. 大龄还单身,就一定有问题吗?

08.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自己心存偏见

09.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并不一定是事实

第六章 构建平等有效的沟通模式

01.“我”和 “我们”,一字之差显情商

02. 没有平等,何谈真正的沟通

03. 建议而不是去命令对方

04. 不装高冷范儿,努力提升亲和力

05. 放下姿态,请教让人敞开心扉

06. 温柔的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07. 分分钟把天聊死,不过是不懂共情

08. 给别人优越感,让沟通更加流畅

09. 肯定对方意见中的合理部分

第七章 善意:在共情中寻找道德之源

01.《少年的你》:面对霸凌,你为什么选择沉默

02. 围观看热闹:人们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03. 不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

04. 懂得体谅别人的不易,是一种修养

05. 不咄咄逼人,有理也要让三分

06. 尊重身份和地位不如你的小人物

07. 帮助别人,记得照顾他的尊严

08. 善解人意,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09. 有种善良叫看破不说破

10. 尊重对方的隐私,不刨根问底

第八章 探索与实践,共情是可习得的

01. 共情的层次:低级共情和高级共情

02. 放下手机,互联网正在使我们失去共情能力

03. 对别人感兴趣,而不是证明自己有趣

04. 完全从反对者的角度看整件事情

05. 认真听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06. 加强沟通,帮助你了解对方

07. 善用镜子效应提升人际关系感知力

08. 学会放下过多的好胜心

序言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
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送人礼物时,我们
多半会选择自认为对方喜欢
的;请人吃饭时,第一时间
会想到自己喜欢的餐厅……
如果我们凡事只站在自己的
角度看问题,就无法体谅对
方的感受,无法理解对方的
做法,久而久之,分歧和矛
盾自然就会产生。  

为什么你常常感觉与人
话不投机?因为以自我为中
心的思维会让你总是站在自
己的立场看问题,只关心自
己的感受,以致使你在人际
交往中寸步难行。而“共情”
能够帮你打破这一阻碍,让
你懂得倾听,被人需要。   

共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
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
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
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
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
的行为。共情并不是一种情
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
一种能力。

如果一个人叹了口气,
你会作何反应?是询问对方
年纪轻轻,为何叹气?还是
劝慰对方抛下烦恼,及时行
乐?这种反应通常只会让对
方感觉自己不被理解。如果
你抱着真诚的态度询问:“
刚才听你叹了一口气,是心
情不好吗?”就等于接纳了
对方的情绪并表现出对他的
感受的关注。这种察觉他人
的情感需求,与对方产生情
感共鸣,就是一种共情的表
现。

共情式倾听是共情能力
的重要体现,而共情式倾听
的第一重境界就是“我愿意
听你说”。每个人都有被倾
听、理解的需要,这种倾听
方式能够深入他人的内心和
灵魂,发现对方被恐惧、愤
怒、悲痛或绝望所遮挡的东
西,而共情的产生会使你有
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去理解
他人的感受,从而让对方产
生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同
时,在倾听过程中,当你能
够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反馈,
就容易使对方打开心扉。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格
局不同,思维方式也就不同
。也许甲之蜜糖,就是乙之
砒霜。以至于很多人将彼此
之间的矛盾解释为三观不合
,不过我觉得知乎上的一段
描述更为精妙:“你喜欢看
书,他喜欢玩游戏,这不叫
三观不合。你喜欢看书,他
说看书有什么用,不就是装
文艺嘛,这才是三观不合。
” 

其实,所有的三观不合
都是不懂得尊重和包容对方
与自己的不同,也是一种缺
乏共情的表现。诺贝尔奖获
得者卡尼曼认为,认知偏见
会影响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
面面,比如处理信息、形成
观点、行为决策等。这就体
现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
在先入为主、以貌取人、地
域歧视等认知偏见,甚至对
自己也心存偏见。这种偏见
往往是一种拘泥于固定思维
,不断将片面而单一的观点
放大的结果。共情能力将会
帮助我们打破这一认知偏见
,全面而客观地看待事物。
当我们不带偏见地理解这个
世界,我们或许会收获另一
番未知的惊喜。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重在
沟通,而构建平等有效的沟
通模式是一种共情的体现。
你有没有发现在沟通中,“
我”和“我们”虽然一字之差
,却能给对方完全不同的感
受?你有没有发现用建议的
方式来说服别人,比起用命
令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你有没有发现放低姿态的请
教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你
有没有发现将优越感让给别
人,会使沟通更加顺畅……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你
能够换位思考,给予了对方
足够的尊重。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
,全网将“霸凌”这一话题推
向了舆论顶峰。而现实中,
类似的境况并不少见,“跳
楼”时的起哄,道德绑架式
的逼捐,逐渐消磨着人们对
这个世界的善意。懂得理解
他人的处境,体谅他人的不
易,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就如“知乎”上所说:“我
们年轻时,看到的往往是生
活带来的表象,而随着年龄
的增大,隐藏的部分开始逐
渐显露。落在一个人一生的
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
都有存于世间的价值和意义
,给所有人相同的理解和关
注,是你对这个世界最好的
善意。 

共情能力并不是与生俱
来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
断摸索与体会。在与他人交
往沟通过程中,从对别人感
兴趣开始,尝试完全从反对
者的角度看整件事情,试着
接受相反的观点,放下过多
的好胜心等,都是对一个人
共情能力的修炼。当对方感
觉自己被在乎,被理解,才
能使彼此处于和谐愉快的氛
围中。

本书通过贴近生活的具
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共情的重要性和共情能力带
来的益处,以期能够帮助读
者提高换位思考的觉悟和与
人相处的能力,让沟通更融
洽,让交往更顺畅。

导语

感受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成就自己的本事。共情能力是我们感知别人情绪、链接他人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我们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却未必能清晰地感知别人的痛苦,但共情能力高的人能帮助我们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走进对方的心里。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普及读物,通过贴近生活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让沟通更融洽,让交往更顺畅。

精彩页

01  当你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只会激化矛盾  

异性之间的吵架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总有一方喜欢说:“你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考虑一下?”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共情,太自我,一味强调自己的想法,才会失去对方的支持,甚至激化矛盾。

记得在一次聚会上,朋友白宇讲述了一件自己的糗事。  

白宇是公司销售部的经理。有一次,他费了很大力气签下了一名大客户,正在走合同流程。他计划在周五前把合同签完,因为下周这位客户就要飞往国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白宇担心夜长梦多,一直催促进度。但直到周四,他发现合同还放在公司的CFO那里,接连催了几次,依旧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

白宇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到财务部门,大吵了一番。最后闹得不可开交,公司的高层不得不出来调节。最终发现合同延误的原因是公司的财务部发现合同中存在一些付款上的风险,财务部同事正在和法务进行沟通调整。

在这个故事中,矛盾的发生只因彼此立场不同。销售与财务之间存在不同的立场,销售的重点放在快速签单,提升绩效上,而财务的责任是控制风险。双方都是从自身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导致共情的缺失,争执在所难免。类似的冲突在工作生活中屡见不鲜,同事之间会因为合作不畅产生冲突;员工和领导之间会因为任务完成效果不佳产生冲突;部门之间会因为配合失误产生冲突。虽然人与人之间产生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但更多时候,冲突的产生是因为个人只站在自身角度上看待问题,发表意见。  

一旦你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看似义正言辞,实际上太过主观,最终只会激化矛盾。比如,你交了一个女朋友,如果觉得两个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太长,就会说女朋友“黏人”;如果觉得两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就会说“情感很冷淡”。好像说的都是事实,却全部都源自主观判断。

而这种看似合情合理,实则主观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对方感到敌意,认为你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要求别人。沟通的结果肯定是,对方既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会轻易妥协。

据研究发现,共情是避免站在个人立场,发表主观观点的重要思维方式。共情是一种以对方的角度出发,感知对方的感受,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延续着一个古老的习俗。当族中有人因某些原因犯了错误,族长会要求犯错的人站到村子的最高处,揭示他的罪行,以示惩戒。这种方式看起来很熟悉,就像古代囚犯游街一样,被万人唾弃。但又不尽相同,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赶过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不是审判,而是歌颂他为部落做出的贡献。旁观的人们,会自动按照老幼开始发言,先是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部落做过哪些好事。就这样,每个族人都会将犯错人在自己眼中的优点叙述一遍。叙述时不能夸大事实,不允许出言不逊,必须用真诚的语言,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事迹。整个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避免了主观意识上对犯错人的指责与批评,反而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不忘对方为整个部落做出的贡献。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共情思维对沟通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些引发大量阅读和转发的文章,本质上都是让人们产生了共情,让对方认为这篇文章就是在写自己的想法、遭遇和体会。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提出一种“小白思维”,指的是把自己切换到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能力。

在沟通过程中,你只有将沟通的出发点放在对方关注的利益上,才能意识到对方当下的顾虑。就如同白宇的例子,财务关注的是风险,而不是利益。

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还要考虑对方的心理变化,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将沟通进行到底,何愁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基于对方立场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