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八大难题之所以长期未能破解,笔者认为,原因是有关部门认识上有两个误区:一是未认识到八大难题是由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原生城市病所衍生出来的次生城市病,因而未把根除城市病作为破解八大难题的治本之策。二是未认识到现在城市采用的是“城区地面上人车交通并存的”马车时代城市模式,它与汽车文明不相容,采用它必然产生包括八大难题在内的城市病。只有采用国土资源部自2005年起大力推广的、试点实践已证明其效果的JD模式,才能根除包括八大难题在内的城市病。 作者简介 董国良,高级工程师。历任北京煤矿机械厂总工程师、副厂长,北京市第一轻工业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第一轻工业局总工程师、副局长,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委企业工委副书记,深圳市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副组长,深圳市证券交易所首届监事会主席,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理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委前身)副局长等职,现任深圳市维时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1974年赴欧洲考察期间,在巴黎遭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堵车,从价值工程学判断,这样的城市交通系统极不合理,遂萌生了解决这一国际性难题的想法,此后的40多年时间里都在对城市问题进行研究。退休之后,更是在这方面投入了全部精力,并于2003年陆续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目录 第一章 本书理论要点——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及其破解 第二章 现行城市模式产生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机理 第三章 JD模式破解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机理 第四章 强化或弱化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三类效应 第五章 城市模式与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第六章 城市模式学理论的要点 第七章 本书理论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中两个深层次问题之一 附录 导语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本书理论要点——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及其破解、现行城市模式产生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机理、JD模式破解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机理、强化或弱化经济发展中八大难题的三类效应、城市模式与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城市模式学理论的要点、本书理论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中两个深层次问题之一。 书中,作者对全世界趋同的城市模式提出质疑,前人对现行城市模式也有诸多思考,如《紧缩城市》的作者所言“目前的城市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元凶”。作者认为城市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沿用了“马车时代的城市建设”,导致现代“城市病”。本书作者基于40多年的专业研究提出了新的城市模式,命名为“节地模式”,并阐述这一新型城市如何彻底化解人与汽车的矛盾,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甚至可以化解城市发展遭遇的八大经济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