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1937年,詹姆斯·肖特维尔将自己在巴黎和会期间的日记整理为《巴黎和会亲历记》一书出版。 肖特维尔的日记贯穿于整个巴黎和会,每日记一则或多则,未曾中断。其所记史事生动、翔实,既有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轶事,也有对他的学生、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的描述。 肖特维尔长期致力于国际和平,先后担任过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部主任、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国际联盟的失败,他在1944年继续呼吁创建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数月之后,美、英、苏、中四国首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敦巴顿橡树园会晤,规划了联合国宪政的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 侯波,男,1983年生,湖北荆州人。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世界历史试验班,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6年和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10—201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从事访问研究。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兴趣侧重于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 目录 译者序——肖特维尔与巴黎和会 第一章 “乔治·华盛顿”号 第二章 初到巴黎之印象 第三章 劳工问题的提出 第四章 预备会议的召开 第五章 专家成为谈判者 第六章 劳工条款的磋商 第七章 埃纳河战场之行 第八章 加拿大前线之行 第九章 劳工组织的发起 第十章 伦敦与牛津掠影 第十一章 和谈之外的生活 第十二章 凡尔登与阿尔贡 第十三章 强加于人的和约 第十四章 乌尔克战场之行 第十五章 不签约则再出兵 第十六章 对德和约的签署 序言 1918年12月4日,美国 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带着一 支由113名同行成员组成的 和谈代表团从纽约港登上 了“乔治·华盛顿”号远洋邮 轮,启程前往法国布雷斯 特港,参加即将召开的巴 黎和会。在美国代表团中 ,有23名主要来自美国人 文和社会科学界的大学教 授和专业学者,他们曾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 逊总统委托其私人助理—— 爱德华·豪斯上校成立的研 究咨询机构——“调查 团”(the Inquiry)的成员,将 在和会召开期间继续为美 国代表团提供专家咨询和 技术支持。本书作者詹姆 斯·汤姆森·肖特维尔(1874 -1965)(又译肖特韦尔、绍 特韦尔①),便是美国代表 团中的专家顾问之一。 肖特维尔出身于加拿大 东部安大略省斯特拉斯罗 伊市(Strathroy)的一个贵格 教徒家庭,青年时代赴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 从美国“新史学”之一代宗师 詹姆斯·哈维·鲁滨逊,后获 得博士学位。1903年留校 担任讲师后,肖特维尔长 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其学术兴趣早先集中于中 世纪史,后转向国际关系 史,曾担任《大英百科全 书》第11卷的执行主编, 并于1917年出任卡内基国 际和平基金会研究部主任 。1917年5月,豪斯上校奉 威尔逊总统之命,在纽约 成立“调查团”.以纽约城市 学院(今纽约城市大学)院长 、哲学家西德尼·梅泽斯为 主席,以美国地理学会会 长以赛亚·鲍曼为秘书长, 力邀肖特维尔加入。按照 肖特维尔本人的说法,调 查团的任务是研究“可能在 和平条约中遇到的政治、 经济、法律和历史问题”, 为“战后迟早要召开的和平 会议”做好准备,是这一时 期威尔逊外交背后的“影子 幕僚”。其成员多为来自纽 约及其周边地区大学、学 术团体的教授、学者,在 当时有“豪斯上校的教授班 底”之称。至1918年年底第 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结束,共有100多名大学教 授和专业学者加入“调查团” 。他们被分为若干小组, 围绕某一具体领域或专题 进行调查,撰写研究报告 和对策建议。作为外交史 组组长,肖特维尔是“调查 团”中的一名骨干,于1918 年12月初被选入“美国媾和 委员会”(即美国代表团的官 方正式名称),随总统赴法 ,于当月13日抵达法国布 雷斯特港,14日入住美国 代表团在巴黎的总部驻地— —位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克 里翁酒店(Crillon Hotel)。 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 ,除了短暂的伦敦之旅和 三次前线战场之行,肖特 维尔几乎一直待在巴黎, 且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 巴黎和会日记包括了从12 月3日离家启程到次年7月9 日返回纽约的完整记录。 在此期间,肖特维尔的 主要职责有二:一方面, 作为历史学家,他担任美 国代表团总部的资料室主 管之职,与包括威尔逊总 统在内的其他成员多有交 集,同昔日“调查团”的“前 同事”——戴维·亨特·米勒、 乔治·路易斯·比尔、阿林· 杨格、斯坦利·亨培克、查 尔斯·哈斯金斯、威廉·韦斯 特曼等学人往来最为密切 。①他们常常就国际形势、 和会进展和个人研究进行 交流讨论,或是在共进午 餐或晚餐之时,或是在外 出散步途中。克里翁酒店 附近的香榭丽舍大道、协 和广场和杜伊勒里花园是 肖特维尔和他的朋友们边 走边聊的最佳去处。另一 方面,作为美国代表团中 的劳工问题专家,肖特维 尔后来被任命为巴黎和会“ 劳工事务委员会”的美方代 表,故得以有机会多次出 入巴黎和会的会议现场, 并在公开会议或私人聚会 等场合与各国政要、代表 团成员有所交往。譬如, 作为一位近距离的观察者 ,他目睹了巴黎和会第一 次全体会议上法国总理克 里孟梭与外交部部长毕盛 之间的窃窃私语,也见证 了凡尔赛条约签字仪式上 德国代表的极度紧张;作 为外国代表团的座上宾, 他曾与英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印度、意大利、 希腊、波兰、南斯拉夫、 中国和阿拉伯的代表们在 宴席上谈笑风生,同巴黎 和会上的众多风云人物有 所交往,其中最易引起中 国读者共鸣之处莫过于“阿 拉伯的劳伦斯”向他讲述自 己穿越沙漠的传奇故事, 以及昔日的学生顾维钧与 他共叙母校之情、师生之 谊。此外,肖特维尔还数 次前往西线的凡尔登、马 恩河、伊普尔等战场实地 考察,亲身感受被称为“绞 肉机”的堑壕战所造成的人 间恐怖与满目疮痍。凡此 种种,肖特维尔在日记中 均做了生动而有趣的记录 。 《巴黎和会亲历记》全 书30多万字。除第三章“劳 工问题的提出”、第九章“劳 工组织的发起”(约1.6万字) 由朱婷婷翻译外,其他章 节均为本人所译。平心而 论,《巴黎和会亲历记》 之翻译难度不小,主要原 因有三:第一,此书原为 私人日记,作者在行文时 过于简练,以至于读起来 有“不达”之感。每遇作者省 略字词、简化语句之处, 译者须结合上下文自行补 齐,再理解其意。第二, 作为美国代表团中的随同 专家,作者虽亲历了巴黎 和会的若干重大场合,也 目睹了其间的诸多内幕隐 情,但深谙“为尊者讳”和“ 外交保密”的道理,尤其在 涉及大国之间复杂博弈时 ,作者在日记中的表述便 会变得委婉、 导语 该书分上下篇,上篇系肖特韦尔时隔近20年对当年重大事件的回忆,所占篇幅不多;下篇则是他在巴黎和会期间所记的日记,为本书之重点与精华。肖特韦尔的日记贯穿于整个巴黎和会期间,按日所记,每日记一则或多则,未曾中断。其中所记之史事生动、翔实,既有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轶事,也有关于他的学生、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及其他人员如陆征祥等的描述。日记之后,有附录七则,其中第四、六和七则为重点。 精彩页 第一章“乔治·华盛顿”号 1918年12月3日,星期二 从今晚9点开始,我正式成为美国赴巴黎和会代表团中的一名随同官员。我走出霍博肯市①(Hoboken)的地铁站,拖着随身行李,沿着大河街(River Street)一路前行。这时,一名士兵拦住了我的去路。我放眼望过去,发现前面的整个路段都被军队封锁得严严实实的。2号码头离这条街很远,几乎要将整条街走完,况且我还带着好些死沉沉的行李箱。我的护照还在前面等着我。大约20分钟后,一名军官走了过来,将我们一小群人护送过去。当然了,船正停在码头的另一头。我们只好学着周围的普通老百姓,用大腿顶着行李,拖着沉重的脚步疲惫不堪地走着。靠泊码头变成了一个个接待处,上面拉起了横幅,插着旗帜,走道的墙上也贴着小彩旗。在登船的跳板上,一名军官检查了我们的护照,核验了我们的名字。随后,我们登上甲板,又遭到了一队年轻的海军军官的阻挡和盘查。我们再次出示了自己的护照,他们将我们的身份登记在案。接着,一名海军上尉将我们带到副舰长处,他让我们去找他的副官,后者再次核查了我们的护照,并告诉了我们舱房的所在位置。每条过道上都有一名卫兵上下走动巡逻,每个楼道拐角处都有一名海军陆战队员站岗。这样一来,军官和普通乘客总是低头不见抬头见。船上的军事氛围很浓,尽管让人略有不解,但总的来说还是很让人安心的。 我们乘坐的这艘船原本属于德国人,他们给它取名为“乔治·华盛顿”号,希望以此来取悦和吸引美国乘客。令德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美、德两国即将结束交战的这一天,“乔治·华盛顿”号居然成了美国海军麾下的一艘旗舰。除了名字有点独特外,这艘船并无其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船上住得很舒服,十分宽敞,但并不属于最好的远洋邮轮。不过,它相当适合我们的此次旅程。这艘即将横渡大西洋的现代版“五月花”号拥有可以举办正式派对的宽敞大厅,还有可容纳数百人的大量舱房和床铺。为了让它适合此次旅程,无须做太多的改造工作,也就是在图书资料室里放了一面大黑板,在墙上贴了些地图,将其变成一个可供军事情报部门使用的工作室而已。国务院承担了布置房间的任务,虽然我们中间的一些地理学家不太满意,但情况很快就会好转吧。 1918年12月4日,星期三上午 一大早,威尔逊总统在战争部部长牛顿·贝克的陪同下登上了甲板。贝克是一位谦逊有礼、文质彬彬的绅士。他和我们而不是总统一行人等共进早餐,并在“乔治·华盛顿”号拔锚起航之前早早地下了船。 我们的船从码头驶出,向南航行,主桅杆上升起了总统旗。哈得孙河中停泊着5艘正在等待护航的驱逐舰,它们鸣放了21响礼炮来欢送总统。我们也回以欢呼,场面非常热闹。这还不是全部。水面上尽是船只。港口码头里所有的拖船似乎都在向我们这边驶来,船头迎着浪花,船尾留下长长的水影。每一艘船都尽可能长时间地高声鸣笛。我们远远望去,只见岸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尤其是巴特里公园(Bat-tery Park)那边,岸边的护栏后面可谓人山人海,有万人之众。随后,我们缓缓地驶离了人潮涌动的上码头,经过了自由女神像,其间有两架军用飞机在我们周边盘旋。当我们行驶到纽约湾海峡(the Narrows)的时候,古老的“莫尼特”(Monitor)号战列舰向我们鸣炮致敬。这艘战列舰停靠在一张用来阻挡潜艇对航道发动水下袭击的战略网的开口处。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