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居里夫人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世界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居里夫人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并指导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本书是专门为青少年读者撰写的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作者以客观、生动的笔调讲述了居里夫人在逆境中成长、找到自我的方向、投身科学研究、荣获诺贝尔奖、在战争中以科学救死扶伤、致力全世界科学文化交流等自强不息的一生。她的故事为青少年树立了人生的榜样,鼓舞青少年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 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作者简介 埃列娜·杜尔利(1880—1950),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生于牙买加,父亲过世后迁回英国。她的姑妈收养了她,并将她送到法国一所学校学习。杜尔利对法国情有独钟,并为法国三位著名科学家写下了传记,他们分别是巴斯德、法布尔和居里夫人。其中《居里夫人的故事》还曾荣获英国“卡内基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稚语童声 第二章 初入学堂 第三章 叛逆青春 第四章 悠游假日 第五章 人民群众 第六章 幸与不幸 第七章 苦中求变 第八章 抓住太阳,再扔出去 第九章 爱的絮语 第十章 居里夫人 第十一章 伟大发现 第十二章 暗夜之光 第十三章 概不出售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第十五章 生活如是 第十六章 战争阴云 第十七章 重回家园 第十八章 美国之行 第十九章 乐享余年 伴读 序言 说起居里夫人,无论是 在她的祖国波兰,在欧洲 ,在全世界,包括我们中 国,都可以说得上“家喻户 晓”。只要是读过几天书, 上过几节物理、化学课, 谁没有听说过那个获得过 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 呢?即使是世界顶尖的大 科学家,都以得一次诺贝 尔奖自豪不已,可居里夫 人居然得了两次!还有比 这更伟大更神奇的吗?是 的,神奇!除了神奇,我 们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字 眼了。神奇的东西是最能 激起人的好奇心、最能激 起人的探索热情的。她是 怎样的一个人?她曾走过 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她是 怎样从一个普通女孩成长 为一代科学巨人的?这是 许多人,尤其是处在成长 阶段的孩子们最想知道的 问题。埃列娜·杜尔利的《 居里夫人的故事》就是一 部深入探索和回答这些问 题的作品。 谈及杰出人物,我们首 先想到的可能是两个条件 :天资和出身背景。居里 夫人天资聪颖,这是毋庸 置疑的,在学校读书,她 成绩一直十分优秀,可说 到出身背景,这就需要仔 细地分析和讨论了。居里 夫人本名玛丽亚·斯克沃多 夫斯卡,出生在波兰首都 华沙下面的一座小镇,家 境不算太差也说不上多好 。父亲是一所预科学校的 数学、物理老师,母亲管 理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父 母还算民主,也有一些现 代人对待孩子的观念,如 不主张孩子过早沉浸在书 堆里之类,这对玛丽亚的 成长无疑是有益的。但从 另一方面看,不利的因素 也非常明显。一者,当时 的波兰是一个被侵占被奴 役的国家,学校里上课都 不准用自己民族的语言, 其他自然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者是对女孩、女性权 力的忽视甚至蔑视。虽然 当时的波兰不一定有“女子 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认 为女孩书读多了没有用的 看法似乎是一样的。虽然 当时的欧洲已经有过声势 浩大的启蒙主义运动,但 除了法国、英国等少数几 个国家,多数国家的女孩 都还没有上大学的机会。 所以,玛丽亚中学毕业就 不得不走向社会,成为了 一名家庭教师。 但杰出人物之所以成为 杰出人物,很重要的一种 禀赋就是把握机会的能力 。玛丽亚所以走向成功,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她在关 键时刻把握住了机会。如 何把握机会可以分为两方 面来看,一是对环境中不 利因素的敏感,对一些充 满诱惑却不是真正机会的 遭遇的辨别和拒绝。玛丽 亚从小生活在被奴役的背 景下,家庭也非大富大贵 ,她对前途、命运的选择 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由 于当时的波兰高校不招收 女生,所以,尽管她成绩 优异,中学毕业后还是不 能继续学习,而是去外地 一个农场主的家里当了一 名家庭教师,并在那儿经 历了一次不成功的恋爱。 这的确是一次“险遇”,读到 这里,许多读者都会为玛 丽亚捏一把汗,因为一位 伟大的科学家很可能就要“ 夭折”了。但玛丽亚没有走 上这条道路。从表面上看 ,是恋爱遭到男方家庭的 反对;但在深层,应该是 玛丽亚心底对命运的这种 安排的不认同。从前面的 故事中我们早已看到,她 从上学读书以来,成绩一 直是非常优秀非常突出的 ,让她一直在外地当一名 家庭教师或从事其他的什 么职业,她一定是不甘心 的。她当初去做家庭教师 ,心里想的,也是先挣钱 供姐姐在巴黎读医学院, 等姐姐站稳脚跟了,再将 自己也接过去。所以,只 要有机会,她也会从那个 局狭的天地里挣脱出来。 浅滩困不住真龙,她的舞 台是远方的星辰大海。从 这一点来看,我们的担忧 很可能是多虑了。 把握机会的另一方面, 就是当真正的机会出现的 时候,要及时地敏锐地发 现它,抓住它。生活提供 给玛丽亚的第一个重要机 会是去巴黎,她抓住了。 当时的法国是欧洲少数几 个在大学招收女生的国家 ,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 都难以比拟的。第二个重 要机会是上大学,她又抓 住了。虽然过程很艰难, 她开始住在姐姐家,后来 到外面租房子住,钱也不 够,一次竟因为没有吃饭 ,饿晕在外面,幸好一个 认识她的女生把她送回来 。第三个重要机会,是与 皮埃尔结婚并留在巴黎做 教学科研工作。皮埃尔在 理工学院当教师,当时已 在科学研究上崭露头角, 同时还是一个实验室的负 责人。和皮埃尔结婚,玛 丽亚不仅在婚姻上找到了 自己的亲密伴侣,而且找 到了工作上、科学研究上 的良师益友。那段时间, 她也曾考虑回波兰,甚至 皮埃尔一度也被说服和她 一起去华沙,但她最终还 是决定留下来。其原因和 她当年离开那个她当家庭 教师的农场应该是一样的 :她离不开巴黎这个有一 流大学、一流实验室的平 台。对于一个以实验为基 本手段进行探索的人,没 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这些机会的把握,有偶然 的因素,但也反映出年轻 的玛丽亚深刻的洞察力和 极其远大的胸怀和目光。 玛丽穿上深色大衣,胳 膊上戴着红十字袖箍,头 上戴的圆帽子已经褪色, 背上的黄色旧皮包经受太 多风吹日晒已经开裂,她 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出发 了。不分昼夜、不惧风雨 ,即使路途漆黑一团,只 要有求援电话,这辆车就 会冲向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亚眠、伊珀尔、凡尔登。 须知此 导语 《居里夫人的故事》是教育部推荐的“全国中小学阅读指导书目”。《居里夫人的故事》是作者为青少年撰写的一部关于居里夫人的传记。以客观、生动的笔调讲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逆境中成长、执着于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的一生。居里夫人半生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终被流言和疾病折磨,可谓一生都在与命运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她却懂得用恬淡的心态去面对清贫,用卓越的努力去赢得光荣。她认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作者希望这本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能够鼓舞青少年积极向上,不畏困难。 精彩页 第一章稚语童声 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允许玛丽亚读书呢?这个问题她没有说出口。她不想问温柔美丽的妈妈为什么不让她读书。这个疑惑始终藏在玛丽亚顽固的小脑袋里,一双明亮的灰蓝色眼睛透过蓬松的金发闪动着灵光。 每次都是这样!她只能问:“我可以看书吗?”可是每当她伸手拿书,肯定就有人说“亲爱的玛丽亚,去花园玩一会儿吧!”“你都一整天没抱你的娃娃了。”“怎么不用新积木盖房子啊?那多有趣!”玛丽亚听过各种用来哄骗她的借口。读书等同于调皮捣蛋,至少对她来说就是如此,然而这一点却不适用于布罗尼娅;她能认字看书,但布罗尼娅却做不到。她一点也想不通,尽管她并没有恶意,可显然只要她从布罗尼娅手中抢走书就是大错特错。在叔叔家的果园里,除了在草地上躺着打滚,她们无事可做,布罗尼娅找她一起玩拼字游戏,把一个个用硬纸板做的字母拼成单词。等她们回家以后,父亲问布罗尼娅:“你的书读得怎么样了?”布罗尼娅打开书站在一旁,念得结结巴巴。于是玛丽亚从她手里拿过书,顺畅地读起来。“玛丽亚!”母亲不可思议地惊呼,布罗尼娅生着闷气,父亲却神情严肃。不知所措的玛丽亚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自那天以后,父母给她下达了读书禁令,所以玛丽亚站在母亲房间外,心里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整整一个早晨,她都穿梭在长长的走廊里,帮助布罗尼娅运送积木弹药,攻打约瑟夫和赫拉的积木堡垒。她又热又累,根本不想再继续玩这个游戏。百无聊赖的玛丽亚只能找姐姐一起去花园。“佐西亚!……佐西亚!”她在房子里喊着姐姐,两人手牵手走出门。在八岁的约瑟夫、赫拉、布罗尼娅和玛丽亚眼中,十二岁的佐西亚已经是个大人了。玛丽亚四岁就开始识字,现在她也不过五岁,这就是大人不允许她读书的原因。斯克沃多夫斯卡夫妇不希望聪明的小女儿过早感受功课的压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和女儿解释其中的缘由。 围墙圈起来的花园很大,地面平整,一片杂乱的草丛上绿树茵茵。她们可以在花园里随心所欲地玩闹,只是进出花园时总要格外当心,因为必须经过恶魔家的窗户。花园属于男子高级中学,斯克沃多夫斯卡和恶魔都住在学校里。在路过那些窗户时,就连佐西亚都难免紧张,她压低声音嘱咐妹妹踮起脚,保持安静。 尽管玛丽亚只有五岁,但她已经明白很多事情。她知道恶魔之所以被叫作恶魔,是因为他和那些瓜分自己祖国的人属于一伙儿,他们就像巨人和另外两个同伙分享战利品一样,把她的祖国一分为三,占为己有。她是波兰的孩子,父亲是教数学和物理的老师,而恶魔是父亲所在学校的俄国校监。他在那里监视所有的波兰男人、女人和孩子,保证他们都老老实实地当俄国人。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