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代的女性见证者(大屠杀的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挪威)雅各布·罗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你将读到十位犹太女性的故事,其中四位目前居住在挪威,另外六位则分散在世界各地,她们都曾切身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生活。在这本书里,她们将见证自己戏剧化的遭遇,传递她们的想法,分享各自在战后的人生。本书是对曾经发生过、愿永不再发生的事情的证词。
作者简介
雅各布·罗斯(出生于1950年),奥斯陆大学教授、卑尔根大学客座教授。他早前曾出版《时代见证者:来自奥斯维辛和萨克森豪森的故事》(与安奈特·斯托雷德合著,2006年出版)以及《证词之后:大屠杀叙事的道德准则和审美》(与苏珊·鲁宾·苏雷曼及詹姆斯·费兰合著,2012年出版)。此外,他还担任挪威科学院院士及科学院人权委员会主席一职。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导言
玛丽亚·加布里埃尔森(Maria Gabrielsn)
艾拉·布鲁蒙莎(Ella Blumenthal)
玛丽亚·西嘉尔(Maria Segal)
朱迪斯·梅塞尔(Judith Meisel)
伊莎贝拉·沃尔夫(Isabella Wolf)
伊迪丝·诺托维奇(Edith Notowicz)
伊冯·恩格尔曼(Yvonne Engelman)
奥尔嘉·霍拉克(Olga Horak)
兹邓卡·范特罗娃(Zdenka Fantlova)
布兰奇·马约尔(Blanche Major)
文本基础
术语和概念的解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2001年,我12岁。有
一天,小学老师在课堂上
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名
叫《辛德勒的名单》,那
是讲述一名德国商人借开
办工厂之名以一己之力拯
救千百个犹太难民的故事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其
实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
不陌生。二战时期,日本
对中华大地的侵略和野蛮
屠戮,对整个中华民族来
说是不可磨灭的一段历史
。但这是我第一次了解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于欧洲的
情况,也是第一次接触赤
裸裸的种族灭绝。影片中
有关杀戮的片段不多,虽
然是一部记录战争时代的
片子,但仇恨和种族歧视
被淡化了,爱与帮助、奉
献与关怀才是导演想表达
的主题。影片末尾,幸存
者们摘帽向辛德勒先生致
意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
的脑海中。
2005年,我16岁,也
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六十
周年。那一年我在电视上
重温了一遍《辛德勒的名
单》。同样是法西斯受害
者的我们,在观看电影时
,面对犹太人民的无奈、
伤痛、困窘和绝望,除了
同情之外,我们还多了一
份感同身受。感动之余,
我在思考着,这群被辛德
勒保护而幸存下来的犹太
人,他们对德国人的情感
是何其复杂。在希特勒在
位的这十二年里,没有被
辛德勒保护的犹太人民又
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
,这十二年于他们是怎样
的一段回忆。作为一名女
性,我更迫切地想知道,
犹太女性在面对和家人及
子女分离时,在承受极大
的痛苦时,她们是如何凭
借着坚强的意志力坚持了
下来。
2021年,距离我大学
毕业已有十年,自我翻译
第一部北欧文学过去了七
年。之前在一次挪威文学
品读会上,我有幸结识了
上海三联书店的编辑杜鹃
老师。听到她介绍《时代
的女性见证者》这本书,
我内心激动不已,自告奋
勇接下了这本书的翻译工
作。这是我承担的第一部
有关二战的纪实文学,在
翻译书中集中营的地名和
各类名词解释时,我被德
国人如此完备和系统的灭
绝方式所震撼,另一方面
,能在机械化杀戮机器下
存活,我猜想这群犹太女
性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人。
但我想错了,面对迫
害,面对四分五裂的家园
,面对惨绝人寰的系统性
灭绝,一个普通的犹太人
家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反
应?她们唯一的选择就是
绞尽脑汁地让自己在这个
世界多存活一秒。我们常
说犹太人聪明,但其实她
们只是用坚韧的求生本能
,将民族的存亡背负在身
上,幸存的背后有多少辛
酸又有谁知道呢?原书封
面上一个个沧桑坚毅的脸
庞后,都藏着一段段耐人
寻味的故事和一块块尘封
已久的伤疤。她们的口述
,是对历史的痛诉。让人
更触动的是,假如《辛德
勒的名单》中人性的伟大
是导演有意而为之,那书
中十位女性对命运的挣扎
、对同胞的关怀、对希望
的向往则是真真切切的。
翻译完这么一本磅礴
的著作,不写些什么,总
觉得说不过去。但要从沉
重的心情中抽出身,理性
地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或
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感谢
杜鹃老师的信任,感谢同
济大学的樊星星老师在翻
译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最
后,谨以此序代表我粗鄙
但真挚的感情,愿这个世
界再无战争。
导语
这份见证实录是她们留给世人的伟大遗产。这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警示!
她们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也可以被理解为她们对分享和传达这份经历的责任感。坚强的生存意志帮助她们在集中.营中存活下来,这一点也在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十位女性都充分意识到,与许多其他没能挺过来的女性相比,她们有多么幸运。
书评(媒体评论)
生存永远都不是理所
当然的事情。历史也不仅
是一则故事。书中所有受
访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
们对和平、兄弟情谊和反
对种族主义的强烈愿望。
——拉塞·米德图恩,
《晨报》
有关集中营囚犯的故
事,写得既精彩又通俗易
懂。
——艾斯彭·索布叶,
《日报》
这是一本为后世提供
见证、感动人心的书。
——吉利·耶特奈斯,
挪威“世界之路(VG)”网
站。
精彩页
生于1934年1月3日。1943年被驱逐到特雷津集中营,直至战争结束。现居桑德弗尤德(挪威)。
我还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住在维也纳。我们七个兄弟姐妹,过着愉快的童年时光。爸爸是裁缝,在家工作。他用缝纫机缝制西服,然后给顾客送衣服。他有一个带盖子的铁熨斗。通过盖子,他把炉子里烧红的木炭块放进去。熨斗碰到他浸过水的布料的时,会发出嘶嘶声。这让还是小女孩的我看得很着迷,正是从父亲那儿我继承了对缝纫的兴趣。
爸爸是犹太人,名叫迈克尔·施瓦兹。我母亲名叫罗莎,她是德国血统。当时她已经从信奉天主教转变为信奉犹太教。我们住在西米尔领区的一间公寓里。突然有一天,一个男人跑到我们孩子们玩耍的走廊。他的胳膊上抱着一个婴儿,大喊:“战争来了!要打仗了!”他神色慌张,随后把婴儿扔向空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战争”一词,心想着那究竟是什么。
从1938年开始,我们的处境急剧恶化。1938年3月12日,德国部队进军奥地利,犹太人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加艰难。爸爸失去了他的顾客,伙食没以前好了,我们不得不开始使用配给卡。卡片是绿色的,上面印着的红色字母代表我们是犹太人,当我们把卡片掉在地上,必须弯腰捡起来的时候,站在周围的人就会对着我们吐口水。
妈妈很严格,她经常把我们锁在公寓里。如果有孩子做了她看不惯的事儿,那所有人都会被妈妈用衣架子打,衣架子就挂在门把手上,所以很方便。
六岁那年我开始上学。在教室里我们必须为希特勒唱赞美歌,教室的墙上挂着他的画像,就在老师的座位上方。我们还要为希特勒祷告,感谢他给予我们每日的口粮。当时的我觉得这么做还算不错。但在家里,我们不会在意这是希特勒给的面包,而且我意识到,父亲并不喜欢他。所以我也就跟着不喜欢他。父亲在煤矿公司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我想应该是在波兰吧。他回家的次数很少,但每次回家我们都感到非常高兴。
针对犹太人的禁令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禁令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坐电车,甚至不准去电影院。有朋友对我们说,狗不能进的地方,犹太人也不能进。
妈妈爱上了一名党卫军,但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个人。每次他来家里拜访的时候,妈妈就会把我们赶出去。有一次爸爸回家,妈妈却不让爸爸进公寓。我的一个姐姐贝塔,给爸爸拿了一些衣服,后来他只好去朋友家过夜。妈妈当时的目的就是向盖世太保举报她的丈夫。爸爸毕竟是犹太人,所以当时盖世太保已经在寻找他,得到妈妈的帮助,他们显然很高兴。之后,爸爸被带到维也纳的一个劳改营。
后来,妈妈还举报了年纪最大的三个孩子——欧文、希尔达和贝塔。他们被立即带走,也被送去了劳改营。在忙完和爸爸离婚的事情后不久'对我们四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她也不想再有任何瓜葛了。由于她是德国血统,很快就有人帮她将我们这些“犹太孩子”从公寓里赶出去了。
那天家里来了两位女士,把我们四个带到一所孤儿院。这次她们允许我们搭电车走,但我们必须站在电车内最靠边的地方。我们身上几乎没穿什么衣服,只有裙子,内衣和鞋子都没穿。我们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拿,因为母亲卖掉了我们家中的大部分物品。
那是一所由犹太人经营的孤儿院。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们洗了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大家按年龄分组,男孩和女孩分开。平时我们得帮忙做不同的事情。虽然没法上学,但是我们称呼为“阿姨”的人会试图教给我们一些知识。我在那儿学会了如何做晚祷告,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有时会有穿着制服佩戴步枪的德国人来我们这儿巡视。这时候我们必须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孤儿院里有一个院子,是我们孩子平时玩耍的地方。那天,来了两个德国人,他们说如果我们这么闹腾,他们会开枪杀了我们所有人。我们非常恐惧,孤儿院的大人们意识到这话可能是认真的。
P53-5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