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隋文帝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韩昇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隋文帝建立隋王朝、统一全国的历程,详尽分析了他的各项治国方针和成效,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他的历史作用做了深入探讨。本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文字简明,可读性强,是目前研究隋文帝及隋朝史比较重要的一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艰难时世
第一节 “五胡乱华”
第二节 断裂的社会
第三节 道德沦落与离心意识
第二章 家世疑云
第一节 “那罗延”的诞生
第二节 弘农杨氏
第三节 武川英豪
第三章 多事之秋
第一节 初入仕途
第二节 “两姑之间难为妇”
第三节 崭露头角
第四节 危险的国丈
第四章 政变建隋
第一节 变起萧墙
第二节 控制京师
第三节 平定三方
第四节 禅让
第五章 除旧布新
第一节 启运开皇
第二节 确立三省六部制
第三节 制定律令礼制
第四节 构建大兴新都
第五节 厘定地方行政制度
第六章 御侮安邦
第一节 塞上风云
第二节 冲破包围
第三节 战略转折
第四节 构建中的世界性帝国
第七章 开皇之治
第一节 勤劳思政
第二节 孝治天下
第三节 继续均田
第四节 整治乡村
第五节 强化财绎制度
第六节 增进国力
第八章 君臣之间
第一节 用人政策
第二节 组建新的领导核心
第三节 穿越潜流暗礁
第四节 扬清激浊
第五节 监察防范
第九章 统一大业
第一节 平陈谋略
第二节 直下金陵
第三节 再平江南
第四节 迈向世界
第十章 偃武修文
第一节 寓兵于民
第二节 崇文兴教
第三节 铨选改制
第四节 功成修乐
第十一章 太平志逸
第一节 仁寿宫
第二节 醉心宗教
第三节 文化统制
第四节 政情异动
第十二章 家族纷争
第一节 独孤皇后
第二节 废黜二王
第三节 改立太子
第十三章 苍凉晚景
第一节 企盼“仁寿”
第二节 大鹏折翼
第三节 凄楚病逝
隋文帝年表
引用地名一览表
主要引用论著目录
余言
附表
表一 隋室系图
表二 杨坚杀戮北周宗室一览表
表三 隋文帝时代州郡废立表
表四 隋朝县废立表
表五 隋《开皇令》所规定京官职田表
表六 魏晋隋唐水利设施建设统计表
表七 文帝时代三省长官表
(1)尚书省左、右仆射表
(2)门下省纳言表
(3)内史省监、令表
表八 文帝时代六部长官表
(1)吏部尚书表
(2)礼部尚书表
(3)兵部尚书表
(4)刑部尚书表
(5)民部尚书表
(6)工部尚书表
表九 文帝时代禁军卫府大将军表
表十 平陈后南方复起基本情况表
表十一 隋唐两代学官品级对照表
导语
隋文帝杨坚(541-604),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文帝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隋文帝建立隋王朝、统一全国的历程,详尽分析了他的各项治国方针和成效,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他的历史作用做了深入探讨。
后记
我是有点不自量力,所
以,当出版社询问我对撰
写《隋文帝传》的意见时
,我倒是勇于承担。任务
接下来后,很快,我就发
现我把自己置于十分尴尬
的境地。
在我想来,隋文帝无疑
是中国自五胡十六国南北
大分裂走向统一富强的唐
朝盛世过程中,最为重要
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番大
刀阔斧的创规建制,奠定
了隋唐帝国的制度与规模
,规定了那个时代政治运
作的模式,不少方面还对
后世造成持久深远的影响
。可是,如此重要的人物
,千百年来,却没什么人
愿意为他立传。单是这一
点,就应该冷静下来,好
好思索一通,可我竟然一
诺无辞,现在回想起来,
后背还会沁出冷汗。
一九九五年,在珞珈山
下,我和马良怀先生徜徉
于东湖之滨,闲聊起隋文
帝来。恰巧他正在撰写曹
操,我们很自然地把这两
个人比较一番。哪怕我偏
袒隋文帝,认为他的贡献
殊伟,却不能不同意他缺
乏魅力与风采的高见。隋
文帝深沉、果断,严肃得
令人生畏,既没有在月光
闪烁的江船上横槊赋诗的
动人一幕,也没有率百万
雄师欲取江东二乔的风流
韵致。在生活上,隋文帝
简直就是一个模范生,他
与独孤皇后厮守终生,却
不能让人有霸王别姬般刻
骨铭心的感动,更不像其
子隋炀帝博采众芳那样让
后人津津乐道。总之,他
虽然做了一大堆让人感佩
不已的事业,却缺乏人的
乐趣与才情。汶此当然不
是他的过错,但却让作者
大为苦恼,恨铁不成钢哪
!不知是恨隋文帝风流不
足,还是恨自己无力刻画
出栩栩如生的人物。
随着写作的进展,我觉
得人们不愿意为隋文帝写
传,恐怕还因为那段历史
实在太复杂了。从建隋到
平陈,短短九年,文帝就
基本完成了全新的国家制
度建设,他真的是废寝忘
食焚膏继晷地工作,把一
个杂乱无章的乱世治理得
井井有条、秩序森严。而
他做的每一件事,稍加深
入探讨,就牵出一大堆难
以理顺的头绪,犹如乱麻
,把看似明确无疑的通论
动摇成有待求证的课题,
从其出生到病逝,没有一
件不需要从头整理考索。
譬如,隋的国名,宋人以
为是隋文帝将“随”字去掉“
=L”偏旁而来的,清代金
石学家王昶曾加以批驳,
我亦倾向于王说,但岑仲
勉先生仍以宋人之论为是
。现实的情况是当时两字
并存,考古发现也是如此
。因此,在目前可知的史
料下,只能是两说并存,
难以定论。我虽然写下不
少考证文字,最后鉴于史
料的现状,统统割舍不录
。再如,隋文帝改州、郡
、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
制,学者们颇加赞扬。然
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却认为隋州最繁。为了
王老前辈的一句话,我查
阅了隋朝数百个州、郡,
千余个县的资料,历时数
月,积稿盈尺,才算有点
头绪,在书中留下数页论
证。生命就这样一点一滴
地流逝于笔尖,隋文帝啊
隋文帝,难怪人家不喜欢
给你写传。
而我也确实付出了无法
弥补的代价。本书动笔以
来,我天天坐在窗前望着
春夏秋冬转来转去。在此
期间,慈母刘慈萍永远地
离开了我。从懂事以后,
母亲就不断以她的学识和
人生经验教育我,她以其
热情、开朗、正直和求真
的品格来塑造我。每周与
她欢聚时,我总要把写成
的部分讲给她听,听取她
的意见,母子高谈阔论,
忘却午休。虽然她很希望
和我交谈,却每每叫我安
心写书,不用回家。哪怕
到了病重住院时,还一再
叫我回去写书。我永远不
会忘却她告别时无限留恋
与深情的眼光。
这本书虽然耗去我很多
心力,但我也从中感受到
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温馨
。日本堀敏一教授知道我
在写《隋文帝传》,不顾
高龄,亲自复印寄来一包
包的研究文献,他总是以
默默的行为为人铺路。池
田温教授不时致函鼓励指
教。谷川道雄、气贺泽保
规、金子修一、妹尾达彦
和福田启郎等教授从各地
寄来论著;九十高寿的史
学界老前辈李树桐先生也
寄来他数十年的研究著作
,令人感动不已。台湾大
学的高明士先生经常与我
通过书信商榷,受益良多
。姜伯勤先生更是我的良
师益友,平时的请教已难
细数了,我曾拉住他坐在
澳门市政广场上,也不知
谈了多少小时,探讨了多
少问题,从晒冬日取暖一
直谈到竖起衣领挡风,踏
夜而归。
如果说以上先生的帮助
,使我找到了写作的思路
,那么,把思路变成作品
,就要深深地感谢人民出
版社第四编辑室的张维训
编审。一本著作的问世,
其中不知包含着多少编辑
的劳动与心血。且不去细
说张先生是如何以其精湛
的史学知识给我以指教,
当我承接课题不久遇上困
难时,我改变计划,决定
对疑难问题先进行专题性
研究。然而,在出书困难
的时期,我确实担心出版
社能否同意,会不会撤销
选题。就在惶惶不安的时
候,张先生迅速回信给予
鼓励,那种如逢大赦般的
心情,记忆犹新。以后,
期限一展再展,编辑室的
乔还田主任、诸晓军先生
都曾南下探访,他们从不
催促,而是各自以其专长
给我启发。我确实从心底
里感谢人民出版社,感谢
他们,没有他们的支持,
不会有本书问世。因此,
书中论述如有可取之处,
应归功于他们,是他们给
我时间
精彩页
东汉末年,以“党锢之祸”为分水岭,身分性官僚世族迅速走向衰落。西晋复兴,虽说是门阀世族在对寒门庶族的斗争中暂时获得胜利,但是,这时期世族所暴露出的极端腐朽贪婪的面目,并没有带来重振世族政治的结果,充其量不过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苟延残喘而已。贾皇后囚杀杨太后,把西晋统治者所标榜的儒家孝道名教践踏得鲜血淋漓,“八王之乱”的骨肉相残,更把忠孝伦理和门阀世族彻底葬送。
西晋之前的曹魏政权曾试图改变门阀政治的局面,用“唯才是举”向世族发起强劲冲击,但曹操好施权术,为政苛细,任人选官上片面强调实用主义标准,甚至不惜起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赤裸裸的法家政治,无助于树立新的社会风尚和挽救颓败的伦理道德,却助长了唯权是视的思潮,曹魏政权为其选用的寒族所出卖,被旧世族所推翻,亦属自食其果。
世族和寒族统治者都无法挽救东汉以来社会崩溃的趋势,而贪婪、腐朽和唯力是视、沆瀣一气,反倒加剧了社会的黑暗不公。乡里豪帅更使社会四分五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造成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分裂时代。
社会基层骤然兴起的乡里豪帅,且不论他们原来属于流民或地主武装,曾经起过抵抗民族压迫和保护乡村的作用,在国家重新统一和社会经济逐步恢复的进程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逐渐演变成为破坏统一的基本因素。而且,当强宗大族垄断乡里的局面长期固定下来之后,抵抗外来入侵已被日常的经济关系所代替,宗族共同体温情脉脉的面纱再也掩盖不了剥削压迫的事实。于是,国家政权着手对地方豪强展开政治和经济的斗争,北魏孝文帝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其深刻意义就在于此。
社会阶层不能通过行政或暴力手段加以消灭。北魏孝文帝变宗主为三长,使三长隶属于郡县,纳入国家体制,逐步削弱了他们的独立性和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则通过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体现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用经济手段把豪族的依附人口变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都在于消除分裂隐患,增进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一。必须指出,这一进程是在国家与地方豪强既斗争又妥协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量的豪强进入国家政权之中,则国家的门阀政治色彩必然浓厚。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把地方豪强从其所把持的乡村游离出来,转移到各个城市里去,国家权力才能强有力地贯彻到乡村基层,实现一元化政治统治的目标。显而易见,隋唐帝国正处于从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到宋代官僚政治的转型建制时代,问题深刻而复杂,任重而道远。
从五胡十六国时代坞壁兴起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强宗大族控制乡村的重要支柱,还在于贯彻一系列体现共同体的理念原则。这实际上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和对新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蕴含着构建未来社会的养料。因此,政治清明,一定程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对人身权利的保障,把一些原属于乡村社会的理念升华融入国家统治的意识形态,才能使新政权获得稳固的基础。换言之,在推进政治与经济统一的时候,还必须达成更加深层的文化统一。隋朝结束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后,势必要对过去进行认真的总结,并开启一代风气。艰巨的任务要求隋朝统治者必须具备兼收并蓄的胸襟、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对现实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发展的进程。然而,与破碎山河几无二致的是,长期分裂造成的道德沦丧和个人对社会的离异,使得文化重建的基础是那样的脆弱。
P13-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