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红 1964年10月生,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当代东南亚问题。曾主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构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变革进程》、《亚太地区救灾合作机制建设对策》、《东南亚城市化与乡村发展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课题多项。出版有《东南亚五国民族问题研究》、《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东南亚国家城市化与乡村发展研究》、《新加坡精神》等多部著作,主编《中国印尼人文交流蓝皮书2019》、《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等。在《当代亚太》、《国际问题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东南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
印度尼西亚有2.62亿人口,是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而居世界第四位的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很大的经济体,同时还是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国,更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
自200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印尼双方的关系一直稳步发展。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并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高度契合,更是为双方迎来了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双方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的有序推进能够为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营造和谐的软环境,是培育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
2015年双方建立了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如今该机制已经同政治安全对话、高层经济对话一道,成为统筹和推动中、印尼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几年来,中-印尼人文交流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上均有亮点,尤以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最为突出。
本书稿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中心组织研创的2020年卷《中国印尼人文交流蓝皮书》,由该中心主任韦红和副主任宋秀琚两位教授担任主编,书稿由总报告、理论篇、教育交流篇、华文教学篇、经济人文篇、经验借借鉴篇和附录六个部分约19篇文章及附录组成,系统分析中国与印尼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展望,内容涵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体育、青年、旅游等合作交流领域,并对这些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社会等提供决策参考,以提升两国人文交流的水平和影响力,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