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道战(5年级)/小学语文同步阅读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周而复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地道战》是著名作家周而复的报告文学集,包括《地道战》以及《诺尔曼·白求恩片段》《罗连长》等七篇文章。全书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从1938年到1945年这段时期里广大军民们的抗战和生活,再现了八十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烽火连天的战争历史。《地道战》着力表现了冀中老百姓的集体智慧,《诺尔曼·白求恩片段》表现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两篇文章经删改都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原文,为的是让孩子们能更多的了解作品的原貌和作家的艺术风格,感受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抗战的激情。 作者简介 周而复(1914—2004),著名作家、书法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代表作有《冀中的地道战》《白求恩大夫》等。 目录 铭记历史,担当未来 粤汉途中 列车——在恐怖的原野上行进着 从上海到香港 长沙印象 武汉一瞥 诺尔曼·白求恩片断 地道战 罗连长 序言 铭记历更,担当未来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 一小学徐莉莉 关于战争,我们和孩子 们谈些什么?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知 古方能鉴今”,对于历史悠 久又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 我们只有深刻地了解它的历 史,才能读懂它的现在和未 来。 怎样才能让当下的少年 儿童跨越时间的沟壑,读懂 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沧桑呢 ?“九一八事变”过去九十年 了,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 该如何跟孩子们谈战争?关 于战争,我们和孩子们谈些 什么? 1.从“特定镜头”中读懂 战争 这本报告文学集匠心独 运地选取了一个重要的时间 段,即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挑选了作者从1938年至 1945年这些年间所写的七 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从一个 侧面为今天的读者再现了九 十年前那段波澜壮阔、惨烈 血腥的战争历史。 这七篇报告文学描述的 是炮火轰鸣中的社会现实和 战争下的人性,反映了作者 作为一名战争亲历者对战争 的观察和思考。他把战争化 作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剪影、 一幅幅场景画面,每一篇又 都是从一个小的视角出发, 让读者看到炮火笼罩的大地 上,人们的恐慌与仇恨,痛 苦与坚定,还有智慧与希望 。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 上海沦陷,抗日救亡的呼声 响彻上海这座孤岛,热血青 年们纷纷“到内地去”“到抗 战前线去”,把抗日救亡的 思想变为行动。《从上海到 香港》讲述的正是作者投笔 从戎路上的见闻,几处“特 写镜头”很好地让读者感受 到彼时时局的动荡、战事的 紧张:被家人从船上抓回去 的女同志低低地说“我还要 走的”,两个去考航空学校 和三个去投军的青年与我们 畅快谈论,全体旅客齐唱《 义勇军进行曲》,在香港等 候检验时大家喊出“要把香 港收回来”…… 后面的三篇当中,这样 的“特写镜头”也很多:《粤 汉途中》中所描述的黄沙站 屡被敌机轰炸几乎成为瓦砾 的场景,在女厕所收藏仇货 的准汉奸跪地恳求宪兵放过 自己的模样,与兵车相遇时 大家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的场面,从马当战场归来的 战士给大家讲前线的故事。 还有《长沙印象》里湘人的 “强悍”,《武汉一瞥》中满 大街的抗日救国漫画与标语 、街道改名、小孩子的慰问 信……都让人动容。 通过这些“镜头”,我们 的小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 那个时代的真实社会概貌, 了解到战争阴云笼罩下人们 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 镜头”在告诉我们的小读者 :什么是孤岛?为什么会有 轰炸?谁是侵略者?前线在 哪里?有哪些人在积极为抗 战服务? 也正是这些“镜头”让我 们的小读者深刻地理解:在 国家危亡之际,任何人都有 守土抗战之责,都应有抱定 牺牲一切的决心。 2.从重要人物和重大事 件中读懂历史 《诺尔曼·白求恩片断》 塑造了一位信仰坚定、爱憎 分明的共产党人,一名热情 专注、仁心仁术的医者。通 过作者讲述的一件件小事, 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立体的白 求恩:细腻、敏感、暴躁、 执著……而不是一个平面刻 板的白求恩。 《罗连长》则是塑造了 一名严守党的纪律、为了人 民群众勇于牺牲的八路军连 长的形象。 《地道战》为读者展现 了人民群众在与敌人斗争中 激起的智慧与力量,字里行 间透露出的是抗战必胜的信 心与决心。 这三篇作品在讲述这些 重要的人或事时涉及许多重 要的人物如毛泽东、聂荣臻 ,以及许多重要的事件如抗 日战争爆发、冀中平原游击 战、齐会战斗、龙华战斗等 ,这些人物或事件,织起了 一张历史背景图,帮助我们 的小读者建立起对那段历史 的初步认识。 今天的孩子们应该怎样 成长? 本书作者周而复是一位 极富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感的作家,他在那个战争年 代成长并亲身参加过抗日战 争。他把抗战救亡这样极其 宏伟复杂的历史,以高屋建 瓴的文学作品来概括和表现 ,这本身就具有伟大的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因为,了 解我们祖国经历的战争与历 史,始终是今天的孩子们成 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这七篇报告文学对战争 的抒写,让我们的小读者直 面抗战救亡这个大背景下的 现实,看到真实的苦难和真 实的人性。小读者们在正视 伤痛和苦难的同时,也感受 了震撼人心的大爱与信念, 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理 想、坚定的信念和不怕牺牲 的决心。这些都会激发他们 内心潜在的一股力量,能培 养他们的悲悯之心和博大胸 怀的力量。拥有了被真实淬 炼的坚强与被苦难激发的悲 悯,孩子们才能永葆对生活 的信念和善意,更好地与这 个美丽而复杂的世界相处。 无论什么时代,国家的 安危存亡永远都能唤起民族 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九十 年前的那段战争历史,是一 段“民族记忆”,应该铭刻在 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头。孩子 们读懂了它,才能更加热爱 和平,更清晰地认识到怎样 为明天的幸福而奋斗。 总之,我们希望这个时 代的孩子们能铭记历史,担 当未来! 导语 《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是小学语文课本的同步配套读物,收录了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及其作者的其他作品。此系列旨在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课本中作品的精髓、作家的创作特色和人文思想,开拓孩子的阅读视野,从而提高孩子的思想力、审美力、想象力和写作力。 本书是该系列之《地道战》,适合五年级学生使用。 精彩页 粤汉途中 列车——在恐怖的原野上行进着 (一)战斗的黄沙站 几乎日机每次空袭广州时,目标都集中在黄沙站。黄沙站这三个字对我们是有着恐怖的意义的:许多许多的建筑在这儿化为瓦砾了,许多许多辆的列车在这儿被炸得粉碎了,许多许多人在这儿惨痛地死伤了!想象之中,总以为黄沙站早已变为荒凉的墟场,寂无人烟了。事实却又不如此。 当我匆匆忙忙赶车时,送我到长沙去的之洪兄指着前面的房子对我说: “这就是黄沙站!” 我不信任地奇怪地望着:这就是屡被轰炸的黄沙站吗?是的,这就是黄沙站! 月台给毁了,纵横交错的路轨上也的确堆着好几节被炸的列车,负伤地躺着,身体已支离破碎了。车站旁民房也都倒塌,只留一堆瓦砾。这瓦砾里有慈祥的父母,有年轻的少男少女,有可爱的天真孩子;如今只有阵阵的秋风来凭吊了。侵略者虽然能够摧毁我们的物质,可是两千磅的炸弹,炸不了我们百折不屈的战斗精神。车站上的负责人,依然在静静地卖票、查票……站旁修理车子的机器依然在破瓦残垣中工作着,机器不停地转动着,无数只手不停地动着;并且不远处还有许多枕木和铁轨,准备着侵略者随时来轰炸,然后好修理。 炸吧,你尽量地来炸吧!我们不怕炸。 (二)恐怖列车 车慢慢地开出月台,从车窗望出去:葱绿夹着深黄的原野上,有着一座又一座的被毁了的建筑,残体无力地支着渐渐而来的黄昏。 “粤汉路真危险啊!” 不知是谁忽然这么随便说了一句。这话像是数不尽的恐怖的种子似的,播种在每一个旅客的心田上,大家旋即小心地警戒着,而恐惧于日机来袭了。过虑地注视着车窗外的树木和天空,一方面看真的有无日机,同时又想事先找到一个可以躲避的安全地带。但是,列车是加速地行进着,即使找到了一个地方,可是一眨眼便就飞也似的过去了。于是在车厢里寻觅车厢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恐怖的成分——没有安全不炸的地方。人心都悬着,恐怖在无尽的原野上和连绵起伏的山间毫无顾忌地前进着——过了一个山洞又是一个山洞…… (三)一个准汉奸 车上的人并不十分挤,全都是到汉口和长沙的。老资格的旅客,当黑暗伸出无比的巨掌覆盖丰腴(y0)的大地,深远的天空不断地闪出数点明星时,吃过了一点东西便都躺下来睡觉了。我和一些朋友却不知道疲倦似的在聊天,不时向车窗外偷看一两眼,一幅又一幅的风景比赛地跑过去。 在我们闲谈时,一个穿白色的破衬衫的胖子,不时地绕来绕去,坐了一会儿走了,可是没一会儿又来了。我们奇怪地注视着他。他似乎也知道有人在注视着他,态度因而就不自然起来了,于是流动得更快。我们就更注意他,并且还暗暗地派了一个朋友跟着他。 有一段时间他不到我们这节车厢来了。 可是到了一个记不起是叫什么名字的站头,那时候约莫有12点钟,他凸起大肚子两只手抱着一大包东西一划一划地走进来,怕人看见似的歪着身子很快地溜过去,走到车的另一端不走了,鬼鬼祟祟地把那一包东西放进女厕所去。自己想走开,并且真的已向我们这头走来了,可是望见我们派人跟着他,那位朋友到女厕所去张了一张时,他马上就赶回去站在女厕所的旁边。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