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华人物故事汇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顾抒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江南女孩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她在敦煌实习时被千佛洞所震撼,决心留下来守护这座石窟。因为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她放弃了在北大的毕业留校机会,响应祖国号召,来到苍凉的戈壁滩上,每天爬着摇摇晃晃的蜈蚣梯,日以继夜地艰苦工作着。
她说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和爱人长期分离,将幼子寄养在亲戚家,只为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献给敦煌石窟。
她的名字叫樊锦诗,为了守护荒野大漠中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她从一头青丝变得白发苍苍,把名字刻在了敦煌这片土地上,人们把她誉为“敦煌的女儿”。
作者简介
顾抒,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她的作品注重悬念的设置,语言清新,风格诡谲,被评论家称为“秘境小说”。其创作的系列青春悬念小说《夜色玛奇莲》目前已累计销售近100万册,版权成功卖到我国台湾地区。曾获第十届《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第三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二等奖。2014年获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称号。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三危山的金光
敦煌——沙漠里的童话世界
蜈蚣梯上的女孩
黑夜里的眼睛
江南囡囡
北大,北大
我的命就在敦煌
花点点手绢
树下弹筝
西行护宝
老鼠、驴车和热血的抉择
一杯沉甸甸的咖啡
心之所向
真正的“供养人”
天各一方
难陀与孙陀利
二十一年后的团聚
推迟一点儿,再推迟一点儿
希望它再存在一千年
千年莫高,梦幻佛宫
绝不当“王道士”
敦煌的春天
我就是这个“调”
禅定佛的微笑
一生所爱,一世守护
未来在你手中
后记
序言
写给小读者的话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一
定读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
凉州词》吧?“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你们也必能倒背如流:“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
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边塞
悠远苍凉的风光。两千多年
前,汉武帝反击匈奴,打通
了河西走廊,“列四郡,据
两关”。“四郡”为武威、酒
泉、张掖、敦煌。“两关”就
是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从中原
往来西域的门户。
敦煌,自从丝绸之路的
驼铃叮当响起开始,就与中
国的文化艺术和□□结下了
不解之缘。公元三□□□,乐
僔和尚在此见到了三危山的
万丈金光,开凿了敦煌的□
□个石窟。此后不断有人捐
资开窟,修建寺院。随着丝
绸之路的繁荣兴盛,敦煌石
窟在隋唐时竟达到了上千个
,被称为“千佛洞”,其中保
留了无数历史文化遗产和艺
术瑰宝。
无畏于黄沙漫天,一代
又一代的敦煌人痴心不改地
守护着这块“圣地”,哪怕远
离自己的至亲,哪怕一度被
世人遗忘。他们将一腔热血
交付于此,从鲜衣怒马的少
年变为满面风霜的老人。他
们将一生岁月交付于此,只
求敦煌石窟从人间消失的时
刻推迟一点儿,再推迟一点
儿。
在这群默默无闻奉献的
敦煌人之中,有一个瘦削却
坚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她就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
院长樊锦诗。这个江南长大
的女孩,在一九六三年以北
大历史系毕业生的身份正式
来到敦煌,一待就是五十多
年,再也没有离开。为了敦
煌,樊锦诗告别了温暖家园
,只身奔赴缺水断电的内陆
小城;为了敦煌,樊锦诗曾
与爱人分离了整整十九年,
也亏欠了两个孩子许多;为
了敦煌,樊锦诗在艰难时刻
无法一直陪伴家人,只能听
着九层楼的风铃声,独自怀
乡……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从
危险的蜈蚣梯顶端一点点地
开始考古工作,与同事们并
肩清理流沙,直到后来和莫
高窟人以科技手段保护石窟
,守护敦煌,如今推出数字
电影《千年莫高,梦幻佛宫
》,尽可能地留存下每一幅
珍贵的壁画与文物资料。
敦者,大也。煌者,盛
也。敦煌石窟的文化艺术是
中国的骄傲,敦煌文物和经
卷的流失却令人心痛不已。
樊锦诗说过:“你对它有深
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
保护它。”
孩子,不妨翻开这本书
,看一看樊锦诗与她倾尽心
血守护的敦煌吧!
愿你们永不忘记守护这
份宝藏的前辈们。
导语
本书从敦煌“千佛洞”的故事讲起,重点讲述了樊锦诗如何从一位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风华正茂的北大才女,因一句“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而选择守护莫高窟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本书既为我们记录了樊锦诗先生伟大的一生,也为我们记录了莫高窟艰辛的发展史,小读者们通过本书,也会继续坚守他们的精神,并会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后记
二〇二〇年七月,敦煌
研究院工作人员李萍向我们
说起了这么一件事——
“前年十月的一个下午,
三点多,我忽然接到樊院长
的电话。她说,你从数展中
心上莫高窟来,见见我。
“我到莫高窟时,樊院长
刚刚收拾好东西,她拿出一
件琉璃饰品递到我手里。
“敦煌研究院的风气一向
朴素,这么多年,樊院长从
来没送过我什么。我拿着琉
璃饰品,惊讶极了。
“樊院长又说:‘你从很年
轻时就跟着我,我交代给你
的工作,从接待部的讲解员
开始,到现在建立、运营数
展中心,你都完成得很好。
我就要回上海了,整理房间
时找到这个,送给你吧。还
有两包茶叶,送给你的父母
。’
“我的心中一阵伤感,眼
泪当时就流了下来——刚来
莫高窟时,我还是个二十出
头的年轻人.当时樊院长和
现在的我一样,是个中年人
。如今我都已经五十七岁,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樊院长
已经一头银发,成了八十多
岁的老人……唉。我舍不得
她离开敦煌,舍不得她老。
“可是樊院长却一滴眼泪
都没流,只是轻轻地说:‘
不哭,你的眼泪就是多。这
有什么呢?人都要老的。’
“就像以往一样,她是那
么坚强、执着,充满了生命
力,一辈子都想着工作。躺
下是敦煌,眼睛睁开也是敦
煌。
“樊院长很少当面表扬我
们。作为莫高窟文物保护新
模式的推行者,我没有辜负
她的希望。所以,这次离开
敦煌,她特意把我喊来,与
我道别,又给了我这珍贵的
表扬。”
……
精彩页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一个一头青丝的少女,伸出自己纤瘦的双臂守护敦煌莫高窟,将一生的时间付与大漠风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为莫高窟付出了一切,内心的信念与乐傅和尚一样纯粹,一样虔诚,只是召唤她这么做的,并非三危山的金光,而是这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艺术。
她名叫樊锦诗,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博士生导师,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在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但在这些身份之前,她首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
看,高高的蜈蚣梯上,那个脸庞圆圆、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正出神地望着洞窟里的雕像和壁画,浑然忘却了洞外的世界。“看一个——好。再看一个——还好。连着看了好几天……哎呀,好像进入了一个艺术的宫殿,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第一眼,就注定了她一生将与敦煌结缘。
“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惊心动魄。”樊锦诗永远忘不了那份最初的感动。
敦煌莫高窟一共留下735个洞,4.5万多平方米壁画,3000多身彩塑,1个藏经洞。
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高33米,巍峨壮观,也叫“北大像”。“九层楼”附岩而建,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第305窟,隋代的飞天正在凭着栏杆俯瞰人间。她们有的坐在莲花上,有的从天而降,那曼妙的姿态像在游泳,又如同在飞翔。虽然是静止不动的壁画,却充满了动感,仿佛她们真的要走下墙壁,来到人间似的。
172窟南壁的盛唐《观无量寿经变》、220窟南壁的初唐《无量寿经变》等描绘出的整个西方净土世界,把一部佛经变成了一幅大画。里头有莲花,有宝树,有池塘,有歌舞音乐。那细致的一笔一画,鲜艳的色彩,实在令人过目难忘……
敦煌不只是古代佛教徒们的圣地,莫高窟的艺术世界里,还藏着一个包罗万象、无比辽阔的现实世界。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人们的生活场景都被记录在了众多洞窟的壁画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他们的播种、收获、宴饮、乐舞、嫁娶、战争、出行,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千年前的人生百态尽在其中。
在敦煌,甚至还可以看到古代孩子们的生活呢。
在特殊保护洞窟第220窟的南壁上有一幅初唐时期的化生童子壁画,欢乐嬉戏的三童子中,两个童子身着汉族传统的红色交领半臂、绿色短裤,另一个童子则穿着背带条纹的波斯小口裤,那样的服饰代表了唐代的风尚。
第112窟中唐时期的群童采花,217窟盛唐时期的童子叠罗汉,148窟盛唐时期的童子演奏乐器,以及敦煌供养人壁画里的孩子形象,都让樊锦诗感到趣味无穷。
“是啊,敦煌真是太美了,里头什么都有。”几十年过去了,樊锦诗还是会以梦幻般的语气这么对人们说。她曾为来到敦煌参观的孩子们讲解文物,一讲就是近一个钟头。 “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也看见了亘古不变的世相与人心。”这是敦煌研究院在一次展览中书写的一段前言。
P5-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