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口屹立着售货员张秉贵的塑像,为什么他的塑像能屹立在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商业街呢? 张秉贵小时候当过童工,做过学徒,后来成为了王府井百货大楼里一位卖糖果的售货员。为了让顾客方便满意,他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五两。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不同的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心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钱数。他在柜台前工作三十多年,接待了四百多万名顾客,没有红过脸,也没有吵过架。 只要心有大爱、志存高远,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奇迹,平凡的人也可以成就非凡的事业。 作者简介 葛竞,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协会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作协代表大会最年轻的代表,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9岁开始发表作品,13岁在台湾出版一本童话集《肉肉狗》,获杨唤儿童文学奖。代表作系列魔幻小说《魔法学校》累计发行百余万册。作品曾获中国十大品牌童书,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好书,作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长篇电视动画片,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国家动漫精品工程一等奖、福建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版权输出到韩国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目录 写给小读者的话 燕京第九景 巧手养成记 狂风暴雨那一夜 难以忘却的国庆节 学无止境 神奇的“一抓准” 不可思议的“一口清” 当上了师父 红遍中国的“一团火” 无私著书 生活中的他 火种的传递 序言 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大 楼的门口,屹立着一座半 身塑像。 那是一位慈祥亲切的 老者,他衣着整洁,面带 微笑,凝视前方。 塑像的基座上,镌刻 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云同志的题词:“一团 火”精神光耀神州。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你们肯定会疑惑:到底是 怎样的一位名人,其塑像 能屹立于闹市之中?为什 么他的精神会照亮整片神 州大地呢? 答案可能会让你觉得 惊讶,因为他只是一位普 普通通的售货员,有着一 份十分平凡的工作。但正 因为这个普通人做好了自 己平凡的工作,才变得很 不平凡。 也许你们会问:售货 员怎么才能变得不平凡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 能见到很多售货员,他们 在百货公司、菜市场、服 装店里忙碌着,从事的工 作既不像特警那样惊心动 魄,又不像影视演员那样 光鲜亮丽,到底有什么特 别之处呢? 他又有什么秘诀?他 在小小的柜台上做出了怎 样不平凡的业绩? 他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当时众多顾客慕名而 来,就是为了目睹他“一 抓准”“一口清”“接一 问二联系三”的高超售 货艺术。 他有着“一团火”精神 ,在百货大楼站柜台三十 多年,他接待了四百多万 名顾客,没有红过一次脸 ,没有吵过一次嘴,时时 刻刻让顾客如沐春风。 他有着锲而不舍的钻 研精神,业余时间努力学 习心理学、市场学、哲学 、公共关系学知识,并结 合自己的服务实践写出了 几万字的专著,将宝贵经 验无私地分享给读者。 …… 我想,这和你们心目 中的售货员形象大不一样 吧?现在,你们是不是已 经对他充满了好奇和崇敬 ? 他就是人民的售货员 —张秉贵。让我们一起走 进他的故事,去感受什么 才是“一团火”精神! 导语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 本丛书讲述的是中华先锋人物的故事。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们用充满浓郁童趣的美文,描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闪光的足迹。 本书讲述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三十年如一日坚守柜台的故事。 精彩页 你们知道老北京的“燕京八景”指的是哪八处景色吗? 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将北京的八处景色誉为“燕京八景”,它们分别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和居庸叠翠。 这些景色中有秋风,有夕阳,有白雪,有明月,个个都优美绚丽,令人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鲜明的北京风貌,让北京人引以为豪。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竟然因为一个人,出现了“燕京第九景”的称号! 人也能变成景色? 没错! 这第九景与众不同,它并不是真正的景色,而是一个人的工作状态。 当时,许多市民为了看他工作,经常三五成群地约着一起去。有时候看他的人太多,把百货大楼挤得水泄不通,有时甚至把他所在柜台的玻璃都给挤碎了! 大家不妨猜一猜: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场景会让人如此好奇?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让大家都对他这么热情,这么崇拜呢? 这个“燕京第九景”的地点,位于王府井百货大楼一楼的糖果柜台,而这个“大明星”,其实就是糖果柜台的一名普通售货员——张秉贵。在一年的新春佳节之际,一位年逾古稀的顾客给他送来了这样一首赞美诗: 首都春浓任君游,柜台送暖遍神州; 燕京八景添一景,秉贵售货领风流。 这首赞美诗道出了无数顾客的共同感受,人们很钦佩他的优质服务和售货技艺,把他当成了心中真正的“大明星”。更重要的是,人们为他自豪,为他骄傲,所以他工作的场景才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 清晨,天微微亮,张秉贵就早早地起身洗漱。张秉贵虽然为人俭朴,但平时却十分注重仪容仪表。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衣着总是干净整洁,纤尘不染。 因为在张秉贵的心里,他的着装外貌、仪容仪表就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这就像人们都愿意身处美丽整洁的环境中,谁愿意周围总是脏乱差呢? 张秉贵心想:身为服务行业的一分子,第一面一定要让顾客心情舒畅。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经济都不宽裕,买不起像样的衬衫,但为了使自己着装规范整齐,张秉贵便买来一种假衬衫领,衬在工作服里,就好似穿了衬衫一样。 这种假领子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独特的产物,它是一种可以套在脖子上,只有上半身和领子,却没有衣袖的“超短款”衬衫,这可比一件真正的衬衫便宜多了!对于俭朴而注重仪表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很巧妙的发明。 张秉贵每天都会坚持刮胡子、换洗衬衣领和擦皮鞋,时间久了,他的同事有点迷惑了。 在他们眼里,男人就应该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尤其是那个年代的男人,在忙碌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谁还顾得上自己的外表呢? 张秉贵,可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这么爱干净、这么讲究外表的男人。 “张秉贵,你作为一个男同志,怎么和女同志一样,这么讲究呀?”一次,同事疑惑地问他。这个疑问中,既有不解,其实也带着一点儿调侃。 “我们站柜台的,当然就得有个干净利落的精神头儿,这样顾客才会高兴地买我们的东西啊!特别是我们卖食品的,如果邋里邋遢,顾客就先倒了胃口,谁还会再买我们的东西呢?”张秉贵回答。 张秉贵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自信,而且坚定。他在乎的不是别人会怎样去看自己,而是这件事情是不是正确的,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好。 这一点就很了不起!因为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大家怎样做,自己也怎样做。这不仅是从众心理,更是自己的信念不够坚定,没有真正把事情想清楚、想明白的原因。 同事们听了张秉贵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们也学着张秉贵,逐渐重视起了自己的仪表,一个个大男人都变得讲究起来了! 到了百货大楼,走进糖果柜台的张秉贵就好似战士进入阵地一样,时时刻刻都提着十二分的精神。所有的糖果在那一瞬间都化作了张秉贵的小兵,在他的手里听话地任他“调遣”。 P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