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大众心理类图书。 当我们面对别人或公众的指责、质疑时,你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是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定,甚至是攻击。外在的力量成为对立面时,是容易觉察的,当这个外在的公众或他人换成自己的经验,或换成自己的认知,我们就很容易掉进自我肯定的陷阱。对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熵减意识,堪破自我迷思,澄明心灵秘境。 我们心中所肯定、相信的经验和认知越坚决,一旦这些经验和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势必带来心理层面的紊乱。系统性、结构性的心理紊乱,是具有强烈破坏力的心理熵增,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具备并保持一定的熵减意识。 我们应该锻炼自己的熵减思维,不仅用它来审视自己,也用它来审视社会以及他人。 作者简介 大卫·麦克雷尼 畅销书作家,著有《熵减心理学》。 本书作者将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这件事上升到为亿万大众所关心,是美国心理学知识推广普及的代表性人物。他曾为多家出版物撰稿,包括《大西洋月刊》和《今日心理学》。 他撰写的心理学博客专门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出发来探讨促使人们做出错误决策的各种因素,赢得美国民众普遍赞誉。 目录 前言 1.叙述偏见 2.普遍信念谬误 3.逆火效应 4.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 5.外部动力错觉 6.晕轮效应 7.自我消耗 8.多元无知 9.衣服认知 10.“无真正苏格兰人”谬误 11.去个性化 12.沉没成本谬误 13.过度合理化效应 14.自我增强偏见 15.不对称认知错觉 16.觉醒的错误归因 17.事后归因谬误 致谢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自欺的书 ,也是为自欺正名的一本书 。你应该知道,自欺和手指 以及脚趾一样,都是人类的 构成部分,而这正是我在这 本书中要跟大家探讨的内容 。当然,自欺可不是什么指 骨,也不是什么趾骨。 你认为自己聪明、能干 、理性,因为人类不但发明 了微积分,还发明了姜饼饼 干。如果你生来就不甘平庸 ,那么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 力,你的自信心应该已然爆 棚。这是一种所有人类都具 备的人性弱点,并且它有多 种表现形式,而我正是因此 才将你看作是普通人类的一 员。如果你是一条超智能的 狗,或者是来自于外星种族 ,亦或者是来自未来的机器 人历史学家,请接受我的道 歉,并直接跳转到本书第一 章开始阅读即可。如果你不 属于上述情况,那请随着我 继续开启你的顿悟历程吧。 人类的思维显然比其他 任何动物的思维都更广,更 强大,这是人类历史上无法 忽略的事实。你可能在最近 一次参观动物园或看到一只 狗与它自己的后腿展开殊死 搏斗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 点。人类这一种群可能是进 化过程中的绝对顶点,甚至 可能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制 高点和优秀的终极成果。这 着实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想法 。甚至在我们发明旱冰鞋以 及萨尔瓦多·达利(著名的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出 生之前,伟大的思想家们就 喜欢沉湎于这种信念。当然 ,一旦你有了这种想法,你 就会出其不意地给你的老板 发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你 打算改行去做直肠科医生, 或者你将会阅读到一篇关于 热狗披萨如何成为美国最受 欢迎的食物的新闻报道。无 论何时,每当你观察人类的 处境,了解了一些能够让你 欢喜雀跃的事情时,你的谬 见就会进一步得到证实。 事实是,人类大脑产生 的思维是有严重缺陷的。有 些事情你就是不擅长,而且 永远也不会擅长。让你哑口 无言的证据比比皆是。每个 市场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发明 和应用在售,计算器、记事 本、待办事项清单、支票簿 、闹钟等等,而这些都是用 来弥补你的这一缺陷的。并 且所有专业领域的存在,无 一不是为了弥补你能力不济 的鸿沟。 我们关于自欺的科学研 究的讨论最好以“先入之见” 这一概念开始,那就让我们 以一个简短的故事开篇。这 个故事是关于达特茅斯学院 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三十一 次足球比赛对决。这一比赛 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探索人类 思维的旅程,之后大家会对 人类思维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 达特茅斯学院和普林斯 顿大学均成立于18世纪中期 ,都是美国东北部常春藤盟 校的成员。想必大家都听说 过其他六所常春藤盟校,分 别是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 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 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常春 藤联盟是“精英人士”的代名 词。这些学校的名字是简历 上最受欢迎的亮点字眼之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常青藤联盟”一词最初是体 育记者用来方便称呼美国新 英格兰地区八所学校而创立 的,而这些学校往往在田径 领域展开竞争,当然在其他 领域也有竞争。 1951年,达特茅斯学院 和普林斯顿大学在这两所学 校举办的最后一场足球比赛 你不会问这个组织是否合法 ,或者被虐待的动物有多大 的机会重新安置,或者这个 组织在资源分配方面是否有 良好的记录。相反,你会问 自己,被虐待动物的形象是 否让你感到悲伤。这个问题 的答案更容易帮助你做出决 策,然后你自认为已经解决 了这些复杂的问题。这种精 神炼金术适用于你生活中的 每一件事情,从你是否应该 辞职到谁应该为总统投票, 都可以应用。借用这种方式 ,一个复杂而令人困惑的问 题会转化为直觉判断,而直 觉判断往往是不可靠的。当 你使用直觉判断时,你倾向 于相信你一直在理性地思考 你的存在,而实际上你只是 走了一条捷径,并且走得义 无反顾。 你精神生活中另一个巨 大的绊脚石是一系列可预测 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 被称为“认知偏见”。偏见是 一种倾向,当各种思维方式 差不多,甚至有更好的思维 方式可以选择适,你还是倾 向于使用一种思考方式。例 如,如果你每次走进杂货店 时都倾向于向右拐,而当你 选择向左拐的时候也不见得 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你的 行为就有向右拐的偏见。大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偏见,大 多数大型连锁店在设计陈列 和布置内部装饰时都考虑到 这一点。大多数认知偏见都 是完全自然的、未经学习的 。它们在每一个大脑正常的 人身上都有所体现。所以, 无论你是生于1902年还是 2002年,出生在埃及还是 阿拉巴马,你都有和其他人 一样的认知偏见。科学家们 推测,大多数偏见是适应性 的。也就是说,在数百万年 的时间里,当你不确定如何 行动或感受时,它们就是可 靠的退路。例如,你有后见 之明偏见,这让你相信你对 未来的预测通常是准确的, 因为你错误地认为你能够预 测出所有事件的结果。然而 ,事实是,你在预测方面表 现得非常糟糕,但在改写记 忆方面却非常在行,只是让 它看起来好像你一直都是对 的。你还会遭受“确认性偏 见”的折磨,这种 导语 熵减问题在心理学领域的具体表现。一般人平时更多关注的是宇宙或物理学层面的熵减问题,却忽视了“吾心即是宇宙”。基于实验和分析的现代心理学,雄辩地证实:人类心理因其内涵复杂完全称得上“内在的宇宙”。对于每个人来说,培养熵减意识,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探究心理层面的自我认知和思维偏差。有的人以“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为借口,识人断事很率意,忽视必要的细究明察功夫,导致思维和行为产生偏差,最后要么不知所以,要么悔不当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掌握熵减思维,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突显熵减意识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家庭、社会由各种人际关系构成,每一种关系都面临熵增问题。在与任何人打交道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熵减意识,正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隔肚皮”,一段好的人际关系,必然是熵减的。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章都是一个受欢迎 的提醒,你不是那么聪明, 但你从来没有感到愚蠢。这 将使你更好地了解自我。事 实证明,我们比大多数人想 象的更不理性,所以尽你所 能给自己反省的机会。 ——红迪网 你不那么聪明,然后才 有必要理解为什么我们都会 做傻事。 ——生活黑客网 你不是那么聪明,但要 心胸宽广。 ——杰森·科特克 美国博 客先驱 多亏了这本令人兴奋的 书,我们终于可以看到自我 紊乱的科学根源。 ——大卫·西罗塔 美国作 家 精彩页 地球上比较简单的生物,如蠕虫、变形虫和生活在水滴里的原生动物,它们的生存法则非常简单。基本上,它们会奔向能够滋养它们的事物,规避对它们产生伤害的事物。它们的现实范围狭窄而简单。它们不会为未来担忧,也不会对过去夸夸其谈;它们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概念。它们的这种系统非常有用,这让它们在没有书籍、没有神话、没有历史的年代里存活了几十亿年。它们的神经系统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它们的大脑(如果能称其为大脑的话),除了以下两种能力,无须具备其他能力:一种是感知事物的能力,但这种感知事物的能力通常都很差;另一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移动,避开障碍的能力。 你的神经系统会复杂一些,因此你的能力不只是刺激和反应。蛔虫大约有300条神经,一只猫大约有10亿条神经,而你大约有850亿条神经。把这些神经元连接在一起,让它们在多个层次上进行运作,你就能比一般的小猫更好地驾驭宇宙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混沌世界。当然,你仍然继承了那些古老的“刺激一反应”的常规习惯,它们是从很久以前遗传下来的——生日蛋糕和灰熊:‘在正常人的大脑中植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但是你有太多的东西可供选择,远远不只是趋利避害。为了匹配你复杂的意识经验,无意识的意识加工,以及应对不断轰击你感官的混乱和头脑中的各种嘈杂,你渐渐形成了一种能力:把一切东西都联系起来,造就一种更简单但不精确的东西,这些东西内容更丰富、更有趣,且可以在大多数场景下应用。你的大脑里有一团非常复杂、功能强大得惊人的神经组织,所以你在寻找其他动物不曾寻求的东西:意义。你清醒的精神生活的日常现实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把事件变成故事,故事变成记忆,记忆又变成你生活故事中的章节。当你和其他人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用同样的故事形式告诉你他们的现实,并且故事越好,你越有可能接受他们的解释。 笑话、电影、漫画书、职业摔跤、电视节目和新闻节目——它们都以叙述的形式对事实和现实进行戏剧化的解释,这与我们在汽车里安装椅子的道理是一样的。人体的形态非常适合座椅。形态造就了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臀部所在的地方。婴儿喜欢听从前到后的顺序演奏的古典音乐,不喜欢逆序演奏的。这促使维瓦尔第以第一种方式而不是后一种方式进行作曲。同样,婴儿们第一次聆听到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演奏的维瓦尔第的音乐时感到愉悦,而拒绝听逆序演奏。艺术是对那些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追求,而这些符号是不存在的。你所认为的美丽或丑陋,是沿着古老的、既定的、通向微笑和蹙眉的路径,进入到你的头脑中的。虽然这些感觉经过了文化观念、社会规范等因素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改变会发生改变,但是你所追寻或规避的事情,追其根源都始于原始动机,你的那些下意识的反应会表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的大脑以故事的形式来理解它的输入和记忆,因此无论信息在哪里呈现,这种形式都会出现。你的思想形成了这种形式。无论在何处,只要信息在大脑间传递,都会以此种形式进行。 这就是你的叙述偏见——当你有选择的时候,你更喜欢用叙述的方式来传达和接收信息。你更喜欢故事的结构,你已经明白这是讲好故事的基础。这个故事由三幕到五幕组成,在开幕时,故事的主角被迫面对逆境,要有一个转折点,主角打算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冒险,于是开始了一段旅程,主角在其中不断成长,这使他终于战胜了千难万险。根据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说法,除了悲剧,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这样撰写的。还有一些警世故事,主人公还没有成长,却因为做出了愚蠢的选择,屈服于软弱,结果败北。这两种版本的故事,你都会喜欢,因为你也是使用这种办法来了解生活的意义。你用这种方式,简化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你是谁,你为什么在这里,你完成了什么,你要去哪里。相比于书籍、电影、游戏、讲座等每一种传递信息的形式,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显得更好。 P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