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于1953年去神岛旅游后所创作的中篇小说。故事以一座与世隔绝的海岛为背景,岛上的人们心思单纯,世代以渔业为生,这里萌发了一段牧歌田园式的纯美爱情。穷人家的渔民新治与大家闺秀初江相遇相恋,然而,两人的恋情并非一帆风顺,被人嫉妒,也曾遭到初江父亲的反对。两人凭着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小说家、戏剧家。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亦有“日本的海明威”“当代日本的达·芬奇”之称,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为了纪念他,日本还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并于1988年创办了三岛由纪夫奖。三岛的主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潮骚》《爱的饥渴》《金阁寺》《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导语 享誉世界的文学经典,入选日本文部省指定中学语文教科书。 《潮骚》作为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对纯美爱情的讴歌。 同名电影由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倾情演绎,展现了一段至为清澈美好的初恋。 一部犹如渔歌式的青春小说,无数读者看过后说“我又相信爱情了”! 全新译本,新锐学者精心翻译,还原原作清新优美的风格。 书评(媒体评论) 三岛是为了文学生,为 了文学死。他是个彻头彻尾 的文人。 ——莫言 像三岛由纪夫这样才华 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 百年都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潮骚》这样洋溢着幸 福的书,作家在其写作生涯 中只能写出一本。三岛由纪 夫的三部杰作中,如果说《 假面的告白》是黑色的、《 金阁寺》是红色的,那么《 潮骚》就是透明的。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潮骚》是希腊古典主 义与日本传统古典主义的完 美结合。 ——唐纳德·金 精彩页 歌岛是一个方圆不到四公里,人口只有一千四百人的小岛。 岛上有两处最美的景点。一处是八代神社,位于该岛的最高点,面向西北而建。 从这里眺望远方,伊势海周边的景色尽收眼底,歌岛就位于它的人海口。北边毗邻知多半岛,东北方毗邻渥美半岛,西边隐约可见从宇治山田到四日市的海岸线。 登上两百级的台阶,到达一座牌坊,牌坊两边有一对石雕唐狮子守护。回头望去,亘古不变的伊势海显现在眼前。这里原来树木茂密,错落有致的枝叶构成一座天然的“松牌坊”,为游人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天然画框。但是,就在前几年,这里的松树都枯死了。 春天,松树才刚开始发芽的时候,海岸边早就被海藻染成了赭红色。西北季风持续从港口吹来,让赏景的游客感到阵阵寒冷。 八代神社里供奉着绵津见神。对这位海神的信仰,是渔民们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他们经常来这里祈祷,希望出海时能够一帆风顺。如果不幸遇到海难,获救后就会第一时间来到这里上香进贡。 八代神社里珍藏着六十六面铜镜。有八世纪的葡萄镜,还有日本仅存的中国六朝镜的仿制品。镜子后面雕有一群鹿和松鼠。古时候,这些动物从波斯的森林出发,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陆地运输,然后远渡重洋,横穿大半个地球,最后代代定居在这座岛上。 另一处最美的景点就是东山山顶上的灯塔。 灯塔屹立的断崖之下,传来伊良湖海峡的阵阵浪涛声。起风时,连接伊势海与太平洋的狭窄海峡,总会涌起无数旋涡。海峡的对面,靠近渥美半岛的一端,在那片乱石林立、荒凉的海岸边,有一座伊良湖海峡的无人看守的小灯塔。 在歌岛灯塔上,往东南方向望去,能看到太平洋的一角。黎明时刻,站在凛冽的西风中,从东北角的渥美湾望去,偶尔能从远方的群山中看到富士山。 从名古屋和四日市进出港口的轮船,穿过海湾里散开的各色渔船,通过伊良湖海峡时,灯塔员用望远镜打探,可以迅速报出船名。 透过望远镜,看见三井航线上的一艘一千九百吨的货轮——“十胜丸号”。身穿制服的两名船员正在货轮上一边走一边闲聊。 不久,又有一艘英国的“塔里斯曼号”轮船驶入港内。一名船员在甲板上玩套圈,他的身影小巧而明显。 灯塔员坐在值班室的办公桌前,在船舶出入登记表上记录着船名、信号标志、通过时间和航向,并将其做成电文发出。港口上的货主收到他的通知,可以提前做准备。 每当下午,太阳落到东山后面,灯塔附近就笼罩在一片阴影里。雄鹰在明朗的海面上空翱翔,好像要与苍天比高低。它展翅飞翔,马上就要俯冲了,却忽然退回空中,飞走了。 傍晚,一个年轻的渔夫手里提着一条大比目鱼,急匆匆走出村子,直奔灯塔。他刚满十八岁,前年毕业于新制中学。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只有那稚气的脸庞和自身年龄相称。他的皮肤黝黑发亮,鼻子端正且极富岛民特色;嘴唇干裂,黑眼珠炯炯有神,这是以海为生的人从大海那里得到的恩宠,并不是智慧的体现——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糕。 他还穿着那身已经穿了一整天的捕鱼服,裤子和粗布夹克是已故的父亲留给他的。 年轻人穿过安静的小学校园,来到水车旁的山坡,拾级而上,到达八代神社的后方。神社庭院里被一片薄暮笼罩,里面的桃花依稀可见。从这里继续攀登,十分钟内就能抵达灯塔。 这条山路崎岖不平,即便在白天,不常走的人也会被绊倒。然而,他即使闭上眼睛,也可以踩着松树根和岩石前行。即使像现在这样一边思考一边走,也不会被绊倒。 P2-5 |